那会儿我脑子里还抱有读书破万卷的梦想,手里有个用了多年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大部分我看过的书,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增加上面书的名字和数量。后来这本笔记不翼而飞,我怀疑是卞小伟半夜上厕所找不到卫生纸给顺走了。总之,我们那次去书市是为了提高自我修养,增加胸中笔墨。
进去之后,我们才知道书市其实就是层次高点的农贸市场,摆摊开铺的贩卖各色图书,但是他们从不主动招揽顾客,也不吆喝觉得那样有辱斯文,甚至有人主动打听他们都不搭理眼睁睁的看着顾客从自己眼皮子地下溜走。
范昶玎买了好些教人为人处世、说话办事的书,他告诉我们,他老爸在他来B大前就嘱咐他少玩游戏多看些对人生有启发的书,等到踏上社会即便身无长处但是大脑得到了强化和武装。范昶玎还说他老爸就是个例子,他老爸起初是个国营单位的小职员,后来公私合营丢了工作,他爸在地摊上买了本《人性的弱点》利用失业的时间仔细研读,终于悟出了发财的道理,从此之后财源广进。我们都看不惯范昶玎那套理论,认为大家都是人为什么那些出现在飞机场大厅或是电子市场屏幕上的人就能凭一张嘴牛逼,要说扯淡谁能比过我们。所以不管范昶玎怎么推荐,我们死活都不买,后来我有幸和文化圈扯上了点关系,心中暗叹幸亏当初没上范昶玎的当。
池博青是有备而来,他事先给自己列了个图书清单,只要是老夏在课上提到过的或是私下聊天讲到的他都要买,甭管花多少钱只要能像老夏一样牛逼他就是倾家荡产都愿意。但是他转了一圈又一圈,老夏嘴里说的那些书一本都没买到。池博青每到一个铺子前报出书名,老板都会下意识的看着他的表情,想知道池博青是认真的还是在耍他。后来等到池博青找不着工作考了研究生又考了博士,才发现老夏说的那些英文材料都是发布在国外牛逼杂志上的论文,那些杂志国内根本没有,老夏的学生知道他喜欢这个常常从国外寄,老夏在家闲着没事做点翻译顺便积累点上课吹牛的材料。
卞小伟除了专业课本平时只看和电脑有关的书,来报道的时候箱子里有一半地方是《电脑爱好者》。他经常会扯出一本和我们吹嘘里面的游戏攻略有多烂,他的攻略比上面写的更牛逼。那时候互联网大热,成了比房地产和股票更大的泡沫,我们觉得有利可图都撺掇他给电脑杂志投稿,但是看过卞小伟的稿子后,我们觉得肯定没希望。卞小伟的文字表述能力可没他说话那么流畅,由于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稿子里充斥着各种“这样”、“那样”或是用图画代替的部分,要是真寄给电脑杂志社,责任编辑肯定以为是恐吓信。
我最爱旧杂志。池博青他们都搞不懂说杂志这种东西不是半月刊就是月刊,人都趁着文章报道还热乎就买来看,你怎么净捡别人的冷饭吃。我的想法不同,不管是多么热门的文章或是报道很快就会变成过去被人遗忘,我躲过了人多口杂,众说纷纭的阶段,避免自己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事后用冷静客观的心态去分析文章到底是好是坏,消息到底是八卦还是事实。
星座王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