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3日漏签0天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吧 关注:738贴子:25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厦门大学新...吧
>0< 加载中...

17厦大新传考研经验: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写在前面
刚出成绩那会儿,写了一篇经验贴。后来陆陆续续又想起好多关于考研的细节,于是在原有经验贴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本文从考研缘起到初试结束,介绍了我详细的复习方法。希望能对学弟学妹的复习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人今年录取厦门大学新传专硕,初试成绩10名左右,复试前5。初试各项成绩比较平均,复试发挥地比较好。要想进入复试,就必须拿到初试这张入场券。因此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初试备战新得。以下我的分享不是鸡汤,全是干货,文章有点长,希望各位耐心看完,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有所启发。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正文:
刚录取的时候觉得自己考得不算高分,但是后来认识了很多一起复试的小伙伴,发现他们有的不是准备了一年多,就是花了好多钱报了好多班。这时候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像挺厉害的。第一,我是三跨考生,本科跟新闻传播半毛钱关系也没有。第二,我8月中旬才开始准备考研,厦大难度不低,可以说是很晚的了。第三,我没有报过任何班,当时主要是因为复习时间太紧了,感觉没有时间去上课,就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复习了。
所以我一直坚信,自己能考上,是因为找对了方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比努力更重要。找对了方向,努力才能够事半功倍。
方向是导航,但努力才是基础。考研的四个月,我每天早晨6点起,晚上12点左右睡。12月那会休息时间更少,有时候一天才睡四个多小时。每天中午休息半小时,吃饭时间都在背单词,除了生日那天晚上出去吃了个饭逛了逛街,其他所有时间都在学习。虽然只复习了四个月,但绝对是足够努力辛苦的四个月。
因为很多学弟学妹很早就开始准备,我个人认为这样有利有弊,利是可以打好基础,并且时间更充裕,复习起来更从容。弊是考研后期真的非常辛苦,如果自己没有足够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很可能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我身边就有很多很早开始准备,但到最后关头放弃的例子。所以我觉得开始得早是很好的事,但是现在暂时不要把自己置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可以轻轻松松当做是课外积累活动一样去复习。真正等到八九月再进入高度备战状态是完全来得及的。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2025-05-23 01:23:16
广告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 关于选校
我是个福建人,本科就读于北方某211。我并没有经历过很多同学经历的痛苦的选校环节,考厦大新传的理由很简单,第一,以后想回家发展,陪在爸妈身边,第二,我想学新闻传播,第三,厦大新传好。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理由让我一开始就没有去关心所谓的报录比或者是难度,就业,我只知道我要考厦大新传,就这么简单。
有很多学妹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觉得自己没自信,怕自己考不上。我想说的是,在结果没出来之前没有人觉得自己能考上,所以对自己有信心是对自己考研这个决定的最大尊重。而且决定了就不要改,考研路上有很多人会给你很多意见,有些人可能觉得你定的目标不切实际,或者觉得你肯定考不上劝你放弃。但是最最最重要还是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想做就尽全力去做啊,想那么多干嘛?”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 专业课
A.看书
8月中旬回到学校,半个多月的时间把专业课9本书看了一遍,大概平均两天一本。但是在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和广告心理学这四本书上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其他的基本是蜻蜓点水。这将近二十天我每天的任务就只是看书,圈圈画画,不懂的问题就百度解决,基本都可以找到答案。
郭庆光的 《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其实算是传播学书籍里非常浅显易懂的一本了,但是因为我之前完全没接触过任何传播学知识,所以对我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 内容很全,但是比较没条理。传播学和新闻学这两本书我也做了自己的一个框架,按类型把各个单元分类汇总,理解起来就方便很多。基础卷另外两本书是中国新闻传播史和外国新闻传播史,这两本书看起来真的是相当痛苦。但其实在当时就已经了解到了厦大的中新史和外新史的考试重点和考法,因此也是有针对性地看了这两本书。实务的五本书,广告学,广告心理学,公关,电视新闻学和报纸编辑学,除了广告和广告心理学,其他三本书都比较简单,看得也很快。在看广告学的时候,会感觉广告这门学科真的很有趣,也会试着拿平时看见的广告来举例分析。
总之在这不到二十天里,我把九本书过了一遍,实际上我整个考研过程也只过了这一遍,感觉非常值,看书的目的不是要记住什么,而是要将书上的东西慢慢内化,这点对于跨考生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在看书的时候不要太功利,总想着去记住什么,应该想着理解了什么。看完九本书以后心里会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凭我们成年人的思考能力,也能对重点内容进行初步的判断。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B.背书
我记得我们是9月4日开学,那一天也是我正式开始背书的日子。因为自己知道开始地晚,所以我没有做笔记的打算。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所以深知很多考研机构生产的笔记的质量,于是我的打算就是找学长学姐买笔记。我的笔记是从好5个不同的学姐那儿买的,买笔记的时候从不手软,生怕被人有的自己没有。买来以后自己翻看,取百家之长,配合自己的理解和补充,做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我采用的办法是,用最短的时间收集到最好的成品,但是这些成品要为我所用,也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因为不同的学姐思路也是不一样的,看很多笔记也能帮助我拓展思维和打开思路。
学长学姐的经验告诉我,千万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两个月才背书。于是我知道9月份就必须开始背书了。刚开始我每天都会花4个小时去背书,上午俩小时下午俩小时,背书是我认为整个考研过程中最痛苦的事情,并不是内容多么晦涩,而是太容易忘了。九本书第一遍我背了36天。第一遍背完,说实话真的和没背一样。那时候对自己心里的摧残和打击是最严重的。也因为背书的事情心灰意冷,当时觉得自己宛如一个智障,不然为什么背了又忘背了又忘。但是后来也慢慢知道这其实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正常的现象,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忘了继续背就是了。
整个考研期间我把专业课书背了整整8遍,传播学和中新史背了有10遍。到后期背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但实际上我也花了更多的时间去背书。大概到了第六遍第七遍,才真正觉得自己把书背的有一点点熟了。所以背书的要义还是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忘记是很正常的事,不要因为这个去怀疑自己。
关于学弟学妹们问到的背书的方法,我前期是一本书一本书分开背,这样为了解整本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视野;大概背了第四遍左右,我会学科与学科之间穿插着背,比如传播学会和广告学一起背,背着背着还会试着用传播学知识去理解广告学,或者将二者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其次,我背书的时候很喜欢拿自己的话说,我会假装自己是老师,在讲台上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方法特别幼稚但是我真的乐在其中哈哈哈哈)。总之背书这种事情,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方法,可以各种方法试一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C.基础部分
从前厦大是以“重基础”著称的,但是从近年来的卷子可以看出,厦大已经越来越重视灵活运用能力了。以17年专硕卷为例,很多名词解释和简答根本都不是书上的内容,或者是一些比较偏的内容。厦大真的专硕基础卷也变得一点都不“基础”了,不仅仅是背就能拿高分的。所以平时的积累,以及关注热点非常重要。书要背,热点也要关注。看新闻,公众号,报纸杂志论文都是刚需。当然,背书是基础,每一次背书都会是一种新的领悟。
D.实务部分
实务部分我都是自己去摸索和练出来的。我找了历年真题,然后从中找出不同类型的题,比如第一大类论述题,第二大类是操作题(写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策划,广告文案等等),然后自己练。
论述题练习的频率是每三四天一题,我找了考上的学姐帮我进行修改,这是属于收费项目,但我觉得也很合理,我记得一题是66元,当时非常迷信,觉得66大顺,也就很开心地转账了。这种方法也能让我自己更认真对待每一次答题。他们会根据我的回答给出一些他们自己的意见,这让我在无形当中慢慢掌握了答题的技巧,套路和方法。
操作题我是采用了最笨的办法,一道一道题自己去总结归纳。比如新闻评论,我会看大量的评论,然后总结出一个套路,不管遇到什么题都能套进去写;或者是广告文案的模板之类的。偶尔也会练一些这种题给学姐修改。因为厦大专硕的实务部分考的很难,也非常非常灵活,所以平时也会看很多公众号(澎湃新闻,人民日报评论等),论文,报纸(我看的比较多的是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杂志(中国广告,传媒志等)来进行积累,初期的时候也花了大量时间在这些积累的抄写上面。事实证明,厦大专硕的实务的难度真的很大,今年在上线的当中好像没有110以上的,105以上的都算是高分了,还有好几个考90几的。难度可见一斑。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E.真题
厦大的真题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市面上流传的都是回忆版,没有非常准确的真题,更没有标准答案。因此我的建议是,努力去收集真题,然后自己去思考属于自己的答案。我在自己练题的时候,真题就成了我的题库,我会选择一些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题去练习。整个考研过程我总共练了32道题,听起来很少,但是每三四天一道,也足够练一百多天了。
我自己做过一次专业课模拟,卷子是我自己出的。我依然记得那天下午两点到五点,三个小时的时间不停地在写,写到最后我就哭了。。。。真的流下了泪水,后来我就再也没有模拟过,因为实在是,太多字了!!!!!
F.课外书目推荐
1.《小王子》这本书是新传考研人手一本的宝贝,大概11月份会出。里面主要是专题和热点,专题可以帮你整理出知识模块,热点分析也非常深入。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厚,500多页,我当时是挑着看的,并没有全部看完,如果有时间看完是非常好的。对于我这种跨专业的人来说真的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小王子内容非常多,其中专题和热点是两大部分,初试的时候我没有把小王子看完,因为来不及。但是我在看之前就料到我会看不完,于是把所有的内容都分了批次,比如媒介融合,大数据,两微一端这些重要内容放在第一批,次要内容放在第二批,不重要内容第三批。初试前我看了前两批,这样既能保证效率,也能利用时间。
2.《中国广告》这是杂志,里面会有比较新的广告案例,我会选一些比较好用的例子去抄写下来,偶尔看看,看多了就烂熟于心了。
3.《新京报》这份报纸我非常喜欢看,几乎每天都会看,偶尔细细读还会有很多新的收获。
4.《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6》这是人大陈力丹老师的书。每年都会出一本。这本书刚开始看会觉得有点学术,但是如果真的认真去读,对提升自己的专业性会有很大的收获。
5.《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老师的书,我大概挑了重点看,主要是学习写新闻评论。而今年恰好也考了新闻评论。
我看的课外书不是很多,主要是以课本,真题为主。但是我感觉这些已经够用了,加上平时有阅读一些公众号文章的习惯,这些积累的量肯定不会太少。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英语
我英语底子比较好,而且是考相对简单的英语二,因此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英语上,英语我只做了两件事,背单词和做真题。(实际上我认为不管英语基础好不好,背单词加做真题也都足够了。)
单词我是每天都会背的。从开始准备考研到考试前一天没有一天落过。前期用单词书背,后期实在没时间,用百词斩吃饭的时候背。考研英语很多词都是熟词僻意,因此还要背它的多个意思。背单词和背专业课一样,都是背了就忘背了就忘,所以也是需要反复背反复记的。
虽然我是考英语二,但是因为英二的真题少,因此我一开始做的是英一,到了11月开始做英二。做完英一再去做英二有种如有神助的感觉,也会更有自信。我每天下午两点开始做英语(契合考试时间),大概做两篇阅读,限时做,做完之后精读,一句一句去琢磨,去分析它的语法结构等等。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抄下来,有时间就拿起来看一看背一背。其实这个过程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我每天花两个小时做英语,但实际上也只能研究一篇或者两篇阅读。
我觉得到10月中旬其实就应该做英二了,我做得还是有一些晚。因为英一和英二的思维方式的确是有些不同的。英一更注重技巧,有时候看不懂文章都可以做对;但是英二文章比较简单,基本都能看懂,但是它在问题上就会给你设置各种小陷阱。
17年的英语二真的超级简单,我做完大概还剩了快一个小时,于是又做了一遍。但是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难度低,大家都考的一样高,自己的优势也就显现不出来了。


2025-05-23 01:17:16
广告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总结
四个半月的坚持,不长,但这四个多月每一天我都在尽全力。考研前一天晚上一夜没睡,第二天晕晕乎乎地去考政治英语,一样考的不错。考研第二天下午,答完基础卷我就开始坐在位子上默默哭泣,哭了十几分钟吧哈哈哈哈,那时候真就觉得自己终于熬过来了。一出考场就打了电话给我爸爸,我跟他说,我真的尽力了,如果考不上只能说我真的水平不够了。
不过还好,结果是好的。
成绩出来并不觉得自己能考上,因为和自己预想的差了有一二十分吧(我对自己实在是蜜汁自信哈哈哈哈),但是回头想想,我一个三跨考生,也就花了不到别人一半的时间,还没花什么钱,能考这分数,真的该知足了。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学长学姐的帮助少走了很多弯路。当时我把很多好的经验贴打印出来,一遍一遍地看,还划重点,很多经验贴没看五十遍也看了三十遍了。最后自己基本都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内心的焦虑和恐慌不比复试的时候少,那时候跟我爸爸说复试完了之后我也就没什么压力了。爸爸说:“人生,苦海无边的。”现在想想的确是,考研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段非常短的旅程,但也可能是我们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辛苦旅程。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本就是苦海无边,那不如放手去拼一把,万一成功了呢?
想说的太多太多,绝非是这几千字的经验贴所能穷尽的。在考研期间,得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帮助和指导。学长学姐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啊。我也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nice的学长学姐。所以大家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来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因为我复试表现地比较好,也希望有机会能为大家提供复试经验。
最后,祝大家在考研这场硬仗中披荆斩棘,最终脱颖而出!我在厦大等你们。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个人的微信是641825874,有疑问可以来问我喔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为大家附上厦门大学初试参考书目。


  • 只見新人笑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之前发了帖子,现在才看到大家的回复,非常不好意思。也许你们都已经考完了,祝大家好运。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1回复贴,共1页
<<返回厦门大学新...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