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2017/11/15 上傳微博(篇200b)
2017/11/15
MW評:周深專輯〈深的深〉裏的第6首曲《風景》--他的演繹賦予詩篇似的歌詞一種流動的生命力(篇二)
2017/11/15
前續篇一(200a)......
為令歌評文意銜接,歌詞的第一二段内容(200a)重貼在這篇博文裏。
歌詞:
全曲可分為A B兩大部份,旋律也是分為1 2兩節,但内容可分為一 二 三 四 五5小段。
(A)這部份旋律有1 2兩節,內容有三段。第一段與第二段旋律相同,是旋律1;第三段是旋律2。
内容第一段
1)斜的雨斜落在玻璃窗
黃的葉枯黃在窗台上
背著雨傘的少年郎
他穿過一簾雨投來目光
内容第二段
1)路過的人都向他張望
他卻將一支口琴吹響
再見吧那旋律依稀在唱
再見時已不是舊模樣
内容第三段
2)以後春花開了秋月清
冬陽落了夏蟲鳴
誰來唱歌誰來聽
誰喊了青春誰來應
a「以後春花開了秋月清」
b「冬陽落了夏蟲鳴」
a b這兩句歌詞要一併來解讀,因為實在非常精妙。高老師「套中套」連用了排比、對比的修辭法,來表達時光的流逝,季節的更替,盡在年復年的「春花開」「秋月清」的靜態描寫,以及「冬陽落(落動感比花開明顯)」與「夏蟲鳴」的動態叙述;還有其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中,「春花開」對比了「秋月清」;「冬陽落」對比了「夏蟲鳴」。而a句的靜態和b句的動態又是另一組對比。此外詞語相互之間又有排比與對比,所以說是「套中有套」。這兩句歌詞節奏分明,鏗鏘流暢。
c「誰來唱歌誰來聽」:春、夏、秋、冬季節重覆了,更迭了;終於少年郎又再出現在眾人面前了。他在歌聲裏訴說著:「我的天!又有人聽到我唱歌,又有那麼多人聽到一個叫周深的男生在大家面前唱歌。」(寫到這裏,奶奶不禁淚目了,為小深深難過!!他只不過是小小的願望可以安靜用心來唱歌,似乎也不是那麽容易啊!)
d「誰喊了青春誰來應」:青春的歲月就是這樣無聲無息地在眼前溜走,任你是誰喊住了不要走啊!也不會有回應!時間的腳步只有向前走,也不會為任何人停留!
大家來看看深深怎樣演繹這四句歌詞,簡直美到宇宙銀河天際裏去啊!四季轉換的那兩句旋律非常優美,唱來是迭盪又寧謐的;但到了第三句,他唱出了因有人聽他唱歌,他感動而驚嘆的心情;到歌詞第四句,激動情緒爆發了,那種對青春呐喊式的呼號用了高亢嘹亮的高音把「青春」的唱詞迸發出來!「誰來應」唱了3次,每次唱法都有少許不同。這一句的背景音樂是逐漸急促節奏的結他,伴隨著的就是那長長動聽的小號響起了。然後整段過塲音樂也是長長的小號與急促的結他以及弦樂互相襯托追逐。這段樂曲充满了氣勢!
(B)這部份旋律有1 2兩節,內容則有三 四 五 段。
內容第四段
1)窗外的風吹窗裡的鈴
窗裡的人是窗外風景
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a「窗外的風吹窗裡的鈴」
b「窗裡的人是窗外風景」
這兩句歌詞的靈感相信是來自
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段是曲子《風景》命名的來由。借用了卞之琳詩句的意境,樓上人由「落花無意,流水無情。」過渡到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有情。」的甜蜜夢境中,人生充滿美好的憧憬與盼望,自我療傷,自我從愁緒中解脱出來。風吹響了深深所在窗內的風鈴,「窗裏的人是窗外人的風景」不就是說深深是許多窗外的人(生米)美好的夢境,美好的憧憬,美好的期盼所投射的對象麽?
c「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d「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c「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d「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對深深來說,小小年紀就在陌生的外國漂流學習。他吃了那麽多的苦,做事向來穩打穩扎的,是個不會急躁冒進的人。相信從來就不會有「年少輕狂」的心態的,「詩與風情」「語無倫次的叮嚀」可能也是他一直嚮往的情懷。這兩句應該是高老師年青時的心境,現在緬懷一下吧!
c d深深重覆唱了這兩句,背後是輕柔的結打聲伴奏。
2017/11/15
MW評:周深專輯〈深的深〉裏的第6首曲《風景》--他的演繹賦予詩篇似的歌詞一種流動的生命力(篇二)
2017/11/15
前續篇一(200a)......
為令歌評文意銜接,歌詞的第一二段内容(200a)重貼在這篇博文裏。
歌詞:
全曲可分為A B兩大部份,旋律也是分為1 2兩節,但内容可分為一 二 三 四 五5小段。
(A)這部份旋律有1 2兩節,內容有三段。第一段與第二段旋律相同,是旋律1;第三段是旋律2。
内容第一段
1)斜的雨斜落在玻璃窗
黃的葉枯黃在窗台上
背著雨傘的少年郎
他穿過一簾雨投來目光
内容第二段
1)路過的人都向他張望
他卻將一支口琴吹響
再見吧那旋律依稀在唱
再見時已不是舊模樣
内容第三段
2)以後春花開了秋月清
冬陽落了夏蟲鳴
誰來唱歌誰來聽
誰喊了青春誰來應
a「以後春花開了秋月清」
b「冬陽落了夏蟲鳴」
a b這兩句歌詞要一併來解讀,因為實在非常精妙。高老師「套中套」連用了排比、對比的修辭法,來表達時光的流逝,季節的更替,盡在年復年的「春花開」「秋月清」的靜態描寫,以及「冬陽落(落動感比花開明顯)」與「夏蟲鳴」的動態叙述;還有其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中,「春花開」對比了「秋月清」;「冬陽落」對比了「夏蟲鳴」。而a句的靜態和b句的動態又是另一組對比。此外詞語相互之間又有排比與對比,所以說是「套中有套」。這兩句歌詞節奏分明,鏗鏘流暢。
c「誰來唱歌誰來聽」:春、夏、秋、冬季節重覆了,更迭了;終於少年郎又再出現在眾人面前了。他在歌聲裏訴說著:「我的天!又有人聽到我唱歌,又有那麼多人聽到一個叫周深的男生在大家面前唱歌。」(寫到這裏,奶奶不禁淚目了,為小深深難過!!他只不過是小小的願望可以安靜用心來唱歌,似乎也不是那麽容易啊!)
d「誰喊了青春誰來應」:青春的歲月就是這樣無聲無息地在眼前溜走,任你是誰喊住了不要走啊!也不會有回應!時間的腳步只有向前走,也不會為任何人停留!
大家來看看深深怎樣演繹這四句歌詞,簡直美到宇宙銀河天際裏去啊!四季轉換的那兩句旋律非常優美,唱來是迭盪又寧謐的;但到了第三句,他唱出了因有人聽他唱歌,他感動而驚嘆的心情;到歌詞第四句,激動情緒爆發了,那種對青春呐喊式的呼號用了高亢嘹亮的高音把「青春」的唱詞迸發出來!「誰來應」唱了3次,每次唱法都有少許不同。這一句的背景音樂是逐漸急促節奏的結他,伴隨著的就是那長長動聽的小號響起了。然後整段過塲音樂也是長長的小號與急促的結他以及弦樂互相襯托追逐。這段樂曲充满了氣勢!
(B)這部份旋律有1 2兩節,內容則有三 四 五 段。
內容第四段
1)窗外的風吹窗裡的鈴
窗裡的人是窗外風景
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a「窗外的風吹窗裡的鈴」
b「窗裡的人是窗外風景」
這兩句歌詞的靈感相信是來自
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段是曲子《風景》命名的來由。借用了卞之琳詩句的意境,樓上人由「落花無意,流水無情。」過渡到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有情。」的甜蜜夢境中,人生充滿美好的憧憬與盼望,自我療傷,自我從愁緒中解脱出來。風吹響了深深所在窗內的風鈴,「窗裏的人是窗外人的風景」不就是說深深是許多窗外的人(生米)美好的夢境,美好的憧憬,美好的期盼所投射的對象麽?
c「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d「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c「原諒我年少的詩與風情」
d「原諒我語無倫次的叮嚀」
對深深來說,小小年紀就在陌生的外國漂流學習。他吃了那麽多的苦,做事向來穩打穩扎的,是個不會急躁冒進的人。相信從來就不會有「年少輕狂」的心態的,「詩與風情」「語無倫次的叮嚀」可能也是他一直嚮往的情懷。這兩句應該是高老師年青時的心境,現在緬懷一下吧!
c d深深重覆唱了這兩句,背後是輕柔的結打聲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