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98,076贴子:16,790,628

回复:哲学科学——问与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题:真理的相对性表明真理包含错误的成分
===不一定是错误,更多可能是人类还没有深入到足够具体去理解真理(或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能够充分理解的话,你会发现错误的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够具体而已。(客观)真理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一切的真理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192楼2018-01-09 23:17
回复
    第三题:国家是代表所有人利益的机构表所有人利益的机构
    =====理论上确实应该是这样的,但现实中,却从来没有任何国家(政 .府)能够真正做到代表所有人的利益。只是不同程度的代表其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已。一般说来,一个社会民众的整体理性水平越高,民众选举或支持的国家机构或政 府就越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代表其民众的利益。反之,国民的智力或理性水平整体越低,民众选举出来的国家的正负机构的执行者的理性水平也越低,他们能够给予其社会成员的利益也会越少。


    193楼2018-01-09 23: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abc20081212 释道都没有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消极回避,而儒也没有解决,不过儒家仍然义无反顾不回避的入世态度值得尊敬!而你号称解决了,其实是你还什么都没搞明白!!
      ======你认为怎样才算是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呢?判断解决或不解决的依据是什么?(希望你能够具体举例说明)难道儒释道大师们没有说出他们自己的主张么?你明白他们的主张么?你认为他们的主张有什么可以批驳的吗?(请你具体批驳下)。我在前面说过,人生无法做到完全没有欲望,只要有欲望或存在没有完全解决的欲望人生就一定有意义,这种意义就体现在如何消除或满足欲望以获得幸福。儒释道的思想虽然不同,但他们的观点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欲望的问题和难题来展开的。儒家积极入世是一种满足欲望的方式,但是释道的消极回避世俗的人生态度难道就不是一种如何消除或满足欲望的方式?或者对个人的人生而言难道就不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满足和消除欲望的方式?
      人生即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甚至既可以半出入-入世又可以半入世-出世,但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和态度,它都是人生意义的一种体现形式。有的人可以通过出世与世无争的方式来满足他们认为最应该去满足的欲望。而有的人则常常去选择为了功名利禄的竞争和拼搏来满足他们欲望。你又用什么标准来评定他们是对的还是错的,有意义还是无意义的呢?不管怎样,这些不同的生活态度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消除身心的欲望以获取快乐和幸福或最大化的快乐幸福。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这一点我在前面一再跟你说明而且也十分明确的强调。而你自己看不明白、理解不了就认为儒释道的大师们和别人都跟你一样看不明白还没有理解人生的意义。如此看来,你证明对错的方法和方式就是,只要你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别人也一定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也必定是错误的,你的思维逻辑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194楼2018-01-17 12:11
      收起回复
        人生的出世入世态度,其实又好比是对待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战争。比如很多时候对于两国之间的战争,有些人主张采用直接对、抗兵戎相见的死拼对碰方式,而有人则主张谈判和解甚至是一定程度的退让方式,也可能采取边战边和兼有的方式。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最终都是为了避免两国的冲突和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和平。难道你认为,凡是主张和谈方式解决的就一定是错误的、是**?只有双方死拼到底、两败俱伤来达到停止战争的方式才是积极的、正确的解决争端的方式?


        195楼2018-01-17 12:21
        收起回复
          人死了之后就真的不存在了吗?
          当然不是的。人(乃至万物)是由两大要素构成的。一个是物质,另一个是与每个人体和精神对应的宇宙信息,如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组生物信息(即人体平衡规定值或灵魂规定信息)。人死亡之后,构成人体的物质或能量虽然是分解了,但它们并没有真正的被消灭,它们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现代科学的物质不灭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能够有力地证明这点。
          此外,我们每个人的遗传信息更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是永恒的。人体物质解体分解了,遗传基因组信息分子却是永恒存在的并维持原样。只要将来的客观条件由于一个十分十分偶然的机会让原来分解开的人体物质以分解前的模式(即遗传基因组信息或平衡规定值或灵魂规定的模式)全部再次走到一起的话,死去的人就又会再次诞生或轮回到这个世界上了。总之,人死亡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存在,其实只是人体物质的结构形式发生了相变的变化而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18-03-24 14:13
          回复
            @anjolkdc1 从生物(科学)上,“人”这个物种的意识形态的连续性是很长(“长”这个形容词不知道对不对)的,还算一个人;若是从社会角度上,显而易见还是一个人;可若从哲学(形而上学)角度上,一个物体在没有科学意识形态理论下,则是最“完美”且不容逆转的,一旦有了任何形式的改变,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物体
            =======
            多谢你的参与,你这里涉及到一个绝对理念概念和现实中与这个理念概念对应的客观事物的问题。确实,理念的或“完美”的东西只是存在于超物质或非物质的绝对理念世界(如绝对空间世界)当中,而不存在于现实的物质世界的客体当中。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绝对完美的物体,而只能满足于认知相对的大致上完全的物体。


            199楼2018-04-30 16:24
            回复
              @anjolkdc1 还有点忽略心理学观点诶(主要是术语方面)。。。
              ===========
              嗯,能否具体说说,比如具体是哪些或哪方面的心理学的术语被忽略了?


              200楼2018-04-30 16:28
              回复(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201楼2018-04-30 16:30
                回复(1)
                  广告
                  立即查看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202楼2018-04-30 16:33
                  回复(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203楼2018-04-30 16:39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204楼2018-04-30 16:49
                      回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