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线行走的情况分析
世界上没有不打滑的轮胎。任何的轮胎都存在打滑的现象。
举个例子,一台马达后置的车子不安装传动轴,正在直线行走。
设它的【后轮转过30mm,打滑了2mm,那么车子实际前进了28mm】。前轮是被地面推着转动的,因此它转过的长度跟车子前进的距离同为28mm,但由于也存在打滑2mm,故【前轮实际转过的长度为26mm】。这个时候后轮和前轮实际差了4mm,如果【添加一条四驱轴】使它们同步转动的话,那么,前轮少跑的4mm会通过后轮传递动力过来。也就是说,这4mm是后轮的冠齿带动四驱轴做的功。
那么根据后轮冠齿的转动方向,四驱轴(后轮部分)的受力是向下的。四驱轴带动前轮转动,根据前轮冠齿的转动方向可知,四驱轴(前轮部分)的受力也是向下的。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可知,马达前置的车子,四驱轴两端的受力都是向上的。
因此得出结论是,当直线行走时,马达后置的车子不需要压轴,马达前置的车子需要压轴。
(2)弯道行走的情况分析
车子在弯道行走时,根据导轮设定的影响(各种伸头缩尾,缩尾伸头之类的设定),前轮和后轮通过的圆弧的直径有可能不一样,所以和上面的情况叠加之后,会有非常复杂的变化,如果不会分析,那就把马达拿掉,把车子放在弯道里面往前推,然后观察传动轴是否跳动就可以了。
(3)跳跃落地时的情况分析
车子跳跃落地时,如果后轮先着地,那么后轮减速,前轮由于惯性继续旋转,这时前轮的旋转速度远远大于后轮,会导致传动轴突然跳起,因此无论如何,压轴都是必须的。
世界上没有不打滑的轮胎。任何的轮胎都存在打滑的现象。
举个例子,一台马达后置的车子不安装传动轴,正在直线行走。
设它的【后轮转过30mm,打滑了2mm,那么车子实际前进了28mm】。前轮是被地面推着转动的,因此它转过的长度跟车子前进的距离同为28mm,但由于也存在打滑2mm,故【前轮实际转过的长度为26mm】。这个时候后轮和前轮实际差了4mm,如果【添加一条四驱轴】使它们同步转动的话,那么,前轮少跑的4mm会通过后轮传递动力过来。也就是说,这4mm是后轮的冠齿带动四驱轴做的功。
那么根据后轮冠齿的转动方向,四驱轴(后轮部分)的受力是向下的。四驱轴带动前轮转动,根据前轮冠齿的转动方向可知,四驱轴(前轮部分)的受力也是向下的。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可知,马达前置的车子,四驱轴两端的受力都是向上的。
因此得出结论是,当直线行走时,马达后置的车子不需要压轴,马达前置的车子需要压轴。
(2)弯道行走的情况分析
车子在弯道行走时,根据导轮设定的影响(各种伸头缩尾,缩尾伸头之类的设定),前轮和后轮通过的圆弧的直径有可能不一样,所以和上面的情况叠加之后,会有非常复杂的变化,如果不会分析,那就把马达拿掉,把车子放在弯道里面往前推,然后观察传动轴是否跳动就可以了。
(3)跳跃落地时的情况分析
车子跳跃落地时,如果后轮先着地,那么后轮减速,前轮由于惯性继续旋转,这时前轮的旋转速度远远大于后轮,会导致传动轴突然跳起,因此无论如何,压轴都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