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树吧 关注:5,740贴子:147,214

回复:起于《哭砂》。T.R.E.E,合着你的影子,寻踪那渐渐飘散的旧时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故事的记忆太遥远也淡忘了,看了你的贴,还是不可抑制的哭了,因为她们的故事,也因为你的深情。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71楼2019-12-18 22:41
收起回复
    其四,大纲。
    主要人物:主角是树,蕾。然后是宇,接着是桐,然后是蕾母,树父母,胖姨,还有琼,灿,森等一众朋友,等等。
    这样排序似乎很顺畅。但是当角度换成了“蕾为什么要写挽歌”,再去重读这个故事。会发现,在某个层次的原因里,宇才是主角。这里有个让人很气的点,宇是个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他的很多行为,都在有意识的伤害树,但是你们可曾见过蕾写宇一句不好?她甚至看不见那些尖锐。
    所以,蕾写挽歌的动机,是什么?有多少缘由层叠?这个是生门所在。
    时间线的穿梭。既要看到人物们身上的白驹过隙。还要参考社会发展的年代面貌。怎样的街,怎样的人,怎样的思潮,这些是大环境。
    每个人的内心戏。
    蕾写出来的,是希望大家看到的,也是催眠她自己的。树留下的日记,是能给蕾看到的,无言的内容,比有字的多的多,爱太浓了也酿出了恨。无论宇之后的动机有多么不纯良,都转化自最初的,对蕾诚挚的爱。蕾的母亲,非蠢即坏,但是她又有含辛茹苦这个让人无言的立场。树的父亲,就是男版大龄版的树,太钢了,但自有他父爱如山的那一面,他们同样说不出口。树的母亲,哎,她大概只知道自己是受害者吧,树的悲剧始于她,树自虐奉献型的人格也拜她所赐。桐,桐有着类似于树的,极强的共情能力,比树更机灵,更敏锐,但是不像树那样敏感,热爱树,也热爱蕾,桐最希望树蕾间的爱情纯粹而坚固。朋友们,至少常伴主人公们身边的,都是善良的极好的人,早就心里准备了悲剧的结尾,却谁人能料想如此惨烈。
    真假分辨。
    蕾的文并不全真,但是完全不假。她最擅长用巧妙的衔接给出误导。她还擅长用别人无心的嘴,烘托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有些地方故事人物们甚至是树的表态会有些突兀。前期关联基本在性取向和宇的事情上。后期么,自我洗脑到不再严谨白描,树的心思她都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解读,让一切乱了套,所以迷雾重重。
    反正你们基本都没认真看过文,大多囫囵一遍就开始哭。不然不会都以为,蕾嫁给了宇。


    IP属地:云南72楼2019-12-18 23:43
    收起回复
      2025-05-29 07:18:16
      广告
      其五,线索。
      线索全在文中。发生在哪儿,是不是郎才女貌这类的,最多也就证明下事件的真实性,满足下幻想,这里不提了。我只想解读精神层面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那些个爱恨情仇。我觉得爱是生命的意义。
      可以推断出,蕾有写日记的习惯,树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就有两份日记了。还可以推断出,树留下了事无巨细的完备遗书。蕾的文,用这三份文字资料,缜密的心思,一些幻想,一些期许,一些发泄组成,再由她优美流畅的文采串联,写文时候她一般听着歌,总是串歌词进去,而歌词又加深了她的幻想和美化。树的一些日记文字摘抄在其中,但是若是仔细,会发现另一些被化用反用在其中了,特别是后面蕾的博客文,这些可以可以去推算树的真实想法。
      最大的线索,实则是那些歌。这是个破绽,撕下了一些仍旧深爱的谎。因为,蕾并没有去很认真的解读,她以为也就那样了,就不再深究,她甚至懒得去查一查,她并不是真的在意树的内心。她以为,都是情歌,都是礼物,都是祝福,她收到了。再看树的日记,恍然大悟了一些。然后放出来分享给大家了。
      歌词是重点,但是更重点是曲子,词短何以言思。蕾听不懂曲中意,就妄想忘尽心中情。树对歌曲想渲染的情绪非常敏锐,这除了天赋,大概还来源于树总是为他人设想,照顾别人情绪的思维模式。可惜蕾唱歌那么好听的一个女孩子,却没这份能力。树和蕾的内心世界,真的很不同。


      IP属地:云南73楼2019-12-19 00:43
      收起回复
        其六,举个例子。
        透明的第二道彩虹
        蕾有录《第二道彩虹》,她的声音总是很甜。后面还有篇博文是第二道彩虹。
        天知道,我为了搞清楚那些细腻的感触,听了多少孟庭苇。这不是几遍,或者几天,而是重复着重复,听到我也爱上孟庭苇。
        看蕾那篇博文,树一遍遍的说蕾《第二道彩虹》录的糟糕,命令她唱了七遍,才罢休,亲吻了蕾脸颊,于是蕾抱着树狠狠的哭(仔细读文,这才是顺序)。我疑惑,为什么是七次?很明显的故意。早就熟悉树的性格,口不对心。蕾文中提到过:1不过3,喜欢的数字是9,11月22读着并不该是坏日子……且又是那个年代,这都说明树蕾都很在意数字的意义。我脑子里蹦出了“忍顾鹊桥归路,银汉迢迢暗度”。因为7,七夕。因为彩虹,鹊桥。我心里暗想“糟糕”。
        于是,很仔细的一遍遍的听《第二道彩虹》各个人唱各个版本。确定了,蕾唱的版本来自于孟庭苇。只是啊,蕾唱出的是卓依婷版本的味道,她自己也说,没有一丝忧伤的完成的录音。
        而孟庭苇版本的《第二道彩虹》,听上去非常阴恻忧郁,冷静又破碎,抽离的仿佛,飘忽在冬季灰色的天空中,对所唱所见所期许的一切,挥手告别。于是我跑去看了MV,不知道树亲们,你们多少看过这版MV?看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的话是“所爱隔墓碑”。
        我一直反复的揣度,反复的假设,蕾是太迟钝听不懂么?后来想想不可能的,听不懂歌曲的意境,还看不懂MV如此黑色的意味么?当年是孟庭苇时代,电视上都会放的,蕾喜欢孟庭苇,又是会看电视的,不可能没看过这MV。
        我猜测,最可能,就类似于当时流着鼻血,很疲惫,选择让自己追赶不上树,想放弃了一样。心太疲惫了选择麻木,故意让自己不去懂,其实早该有预感了不是么?只是不让自己去翻看这个不详预感的具体内容。因为想要不主动的,结束这一切。
        而树在当年,想要蕾猜出的迷就是:
        我要离开了,就像这歌儿。你是我最贴心的,唱到第几遍才能明白,才能挽留我呢?唱到第七遍,鹊桥就编织好了,编织好了就必须走了。从此你在人间这一端,我在天堂那一段。
        于是,蕾每唱一遍,就让树的这份黯然期许更失落了一些,一地碎雨。等到第七遍,原来你并不想读懂我的心,最后亲吻你,让我成全你。树心里的辞世诗,就在蕾甜美的歌声里,一笔笔的写好了。所以我会写,蕾是诛心者。
        并非,我脑中戏太多。证据是,树说第二道彩虹是透明的。这个谜题就在那个MV里:一生黑衣的孟庭苇,在灰色的布景里,有个场景是,从左至右的看了一遍,那并不存在的彩虹。
        而蕾,从未站在树的角度去解答过这个谜题。她只是,觉得树在述说,天堂人间都爱着她,觉得二十七的年纪不再是小时候那般单纯美好。
        而鹊桥的想法,我的确联想加联想,除了7,和桥的意象,没有太多证据。但是如果树真的这样考虑,
        鹊桥仙的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多浪漫入骨的人。


        IP属地:云南74楼2019-12-21 02:50
        收起回复
          啊,附录一个,想起来,《第二道彩虹》,还有个痛点。
          原唱是陈秋霞,歌发售在1978年。
          结合孟庭苇MV的内容,那些过往的人人事事,那些回忆里,流逝的时光里的,令人怀念的面孔样子。
          几乎就是树人生的,从开始到结束。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IP属地:云南75楼2019-12-21 03:02
          回复
            其七,等待那百分之五十的不同意,我也想改变走向。
            那就先继续说下《第二篇彩虹》那篇博文。
            那篇文,是对应着树的日记写就的。
            “彩虹一端在人间,一端在天堂”,“一端在你心,一端在我心”应该是摘抄树日记的话。树说过,天晴后可能会有彩虹,所以蕾去吹风淋雨。我想,她是为了见到一个能去得天堂的彩虹。
            然后蕾回忆录歌《第二道彩虹》的样子,还是这个七,还是得提这个第七遍。
            既然是没有一丝忧伤的,以为平静终于到来的录制的,并且事情过了快两年,蕾不可能凭着记忆记住录了几次。这个数字,应该是写在树的日记里的。而那篇日记,都写到一端天堂一端人间了,自然,也盘托出了自己自杀的意向。猜不到树有没有直接写出《第二道彩虹》的悲情,和“七”的意义。但是至少,树提到了这两样。
            蕾写的很隐晦,这个是她不愿分享的事情,她直接写成了树在天堂看着她等着她。因为她写《挽歌》的目的之一,就是得到众人的支持和鼓励,让大家说出她想要听的话“放下树吧,迎接新生活”,然后她就可以先勉为其难,然后在对大家的眼泪和感谢里,去尝试翻过这悲情的一章。而她自己,永远无辜。
            所以她不能写,不能让大家直接读出,树在那个时间点就有非常明确的自杀意向(如果上篇推理没错,那就成了,因为蕾的态度,树坚定了自杀意向)。如果大家读出了,更多人就会质疑蕾,质疑为什么一个常伴身边的最亲密,看不出爱人早就想自杀。
            我对蕾很无语,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
            翻看死去挚爱的日记,看到那一页充满眼泪和绝望的自杀篇章。一般人的第一反应该是天崩地裂,懊悔自责为什么不早知道,后悔自己怎么那么不警觉。会去设想如果能早发现,如果能早阻止,如果能早给出更坚定的诺言,如果能威胁说“你死我也死”。看着这日记,根本奈何不了天,也怨恨不了地,只会自己捶胸顿足,并且伤痛爱人为什么不对自己袒露心迹。
            和谁对谁错谁该担责无关,我只是说,这是人痛失所爱时,会自然流出的态度。对错并不重要,失去才是不可承受。
            但是蕾的态度和立场却在全篇《挽歌》里,都很奇怪。蕾在《挽歌》里拿许多事例证明了自己多爱树。但是,对于树的死,她隐隐的怪过许多人,唯独没有怪过她自己。蕾觉得树的母亲看了树的日记会后悔,会懊恼不早点明白树多爱妈妈。说明蕾潜意识里,也觉得一般人看到这日记的自然反应该是如此。其实凭蕾的聪明,早就明白了吧,就像最初对待shmily的项链。
            最差的可能是:蕾早有预感,所以她不懊恼。树的心迹她早就猜到,但在那一丝预感飘来时,她选择忽略掉。让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无辜的等待最后结果到来。
            树要的不是蕾一遍一遍唱下去,蕾偏偏到最终还坚持如此理解。树要的时间,也并不是手表,蕾偏偏最终,想送出的还只是手表。


            IP属地:云南77楼2019-12-22 01:31
            收起回复
              其八,蕾删文的原因。
              蕾写了半年的贴吧文,无尽的祝福,眼泪,还有质疑都往她那儿飞。没有树,她一个人哪儿招架的了;如果有树,怎么会允许她写那么肉麻的东西出来给那么多人看。
              最后删了文,停了博客,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一个人无法招架那么多幼稚的思想。
              太多人共鸣的是,说这条路多难走走不通。但是她的树说过:我,生活,自己造。
              太多人在眼泪后,去叨絮自己的前任故事。但是树没有过往,回首一生只爱一人。
              太多人想蕾安慰,觉得失恋就是天崩地裂。但是树蕾经历的,是山无棱,天地合。
              太多人也想自杀,决意这是一种华丽效仿。但是蕾最奢求的,是树再活过来陪她。
              太多人骂蕾世俗,觉得陪葬才让爱情完美。但是树蕾的生命,不是剧本可以化蝶。
              太多人想要爱情,叹息找不到像树的对象。但是树和蕾爱的,都是不完美的人儿。
              太多人沉浸与此,是为了原谅自己不坚强。但是蕾的人生路,必须得坚强走下去。
              许许多多的高下立判,让她更伤心,她的树独一无二。
              天马行空的不切实际,让她很恐慌。孩子们以为懂爱。
              虚无的眼泪和祝福语,让她心明了,绝没有感同身受。
              树做了个梦来又走。蕾编制了场梦又戳破。观众想要剧本更完美,忘记了甜美的梦儿,自己也有造的能力。


              IP属地:云南81楼2019-12-24 03:04
              回复
                不是说不想看或者别的什么,你是观众之一,表达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只是她们并非是文学作品的人物,是真实的人,作为一个外人,既然无法感同身受,又怎么能去推敲研磨她们的心理呢?
                另外,不知道你在想到这些的时候,是释然的是痛的还是怎么样的?因为你是深情的,总之,希望你是好好的。
                最后,不要经常熬大夜,注意作息。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3楼2019-12-24 10:12
                收起回复
                  2025-05-29 07:12:16
                  广告
                  其九,树自杀的缘由。
                  这个比较长,分四步写吧。想写的是树内心的恶魔。
                  前提:思维模式
                  树和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蕾是极女性化的。无论她多么感性和柔弱,但是她的人生趋势,以世俗角度看,何时做何事,每一步都把握的很好。99年大学才扩招,蕾是98的,真正的天之骄子;大学间捕获白马王子的心,恋爱婚姻本该圆满顺畅了;失去树以后,在把自己熬成老姑婆之前,极快的速度重新投入工作和婚姻的正轨。这是一种女性化的自保智慧和大局观,大概来源于女性承载了漫长历史中的繁衍生息,如果女性太傻太任性,咱们都没可能存在。蒲草韧如丝。
                  而树的出现是个意外,极女性化的思维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遇到爱情会当掉。蕾揣摩树的时候,多半的心思不是去猜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而是在丈量自己在树心中究竟有几分。失去树以后,她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心力去解,树放弃生命时,是否决定不再爱自己了,这表现在博客文中的那些反复和残忍自问。
                  而树的思维方式,如树日记所述,她有一套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和判断思路。(其实写树用她就行了,她只是没有模板的去做自己,和trans不搭边)。
                  首先,树的确是纨绔子弟。良好的家境是玩世不恭的底气,也造就了纯良。她对这个世界没有成见,这让她潇洒随性。但同时也没有归宿感,这让她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于人世间,得不到安心,就是没有脚的小鸟那种。《哭砂》,与树而言,意义不在于情歌,而是共鸣了,砂无依在天涯,最终消失于风中的命途。
                  树天真浪漫的性格,掩盖在沉稳理性的做事方法下;不可一世的性情,掩盖在努力去平等待人的自我克制下。树人生追求的,都是精神取向的东西,这份内在的纯感性,正好和蕾内在的绝对理性对应了。
                  所以,恕我直言,其实树并没有把生命本身看的多重,这在她的思维模式中,反而是虚无缥缈不值一提的。重要的是,爱情,理想,身体(能动性,并且也和尊严相关),还有没写出来的,情谊,荣耀,自由,信任,等等。
                  另外,树心思缜密,思虑极深,但也都是遵从着她自己的判断思路,比如,蕾被迫不能和她一起了她能理解,蕾起了主动不想爱了的心她就真的不能接受。这用常规思路来看,可以说成是玻璃心和矫情,也可以说是钻牛角尖。而这份敏感,树并不会轻易表露,因为反正说了别人也不理解,说着还婆妈。所以在蕾眼中,树是忧郁的,也是阴晴不定的,那是因为树开心不开心的点和常人不同,蕾一句无心的话,就可能让树的思绪飘忽到很远。


                  IP属地:云南84楼2019-12-25 22:53
                  回复
                    当然没有觉得你有恶意。只是担心在想到这些写这些的时候,是痛的是难过的,发生的已经够痛了,何必再增加。又或许我们相似的地方在于,一生只够爱一人吧。又或许是相爱一定拼尽全力在一起,不相爱是不可以在一起的。而没有遇到那个同类的时候,或许注定了结局。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6楼2019-12-25 23:01
                    收起回复
                      周遭里,感受着孤独,因为没人能懂。看到这些,突然感觉遥远的时间空间里,也还是有相似的人的存在。
                      记得去年圣诞,你传了好多你寻访故迹的图片。 转眼又一年,还差四十几分钟,也祝你圣诞快乐!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7楼2019-12-25 23:16
                      收起回复
                        我想树的落脚点就是那个深爱的人,在她构建的未来的每一处都有那个人,而一旦被告知那个人走了。未来似乎也就不存在了,再次望向远方,一片荒芜。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19-12-25 23:33
                        收起回复
                          其九,树自杀的缘由。
                          我该怎样去写这篇?论毒品的危害
                          对太残忍的事情,都会选择回避。所以一直以来,这一段都被无视了。而蕾在写的时候,也努力再努力的去轻描淡写,愿意把一切归结为,爱的成全。
                          结合年代地点原因,和前后症状。树接触的,应该是阿片类。就是海洛因,又名,四号。
                          四号的在册人员复吸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是一个一脚踏上,就再回不去的绝路,树已经在途。
                          四号本质是一种生物碱,四乙酰吗啡。能在体内分解成吗啡肽,来取代人体自身产生的内啡肽。而内啡肽是一种神经递质,和多巴胺让人兴奋不同,它让人镇静。它控制着人的触动感觉,让人快乐欣喜,也控制着人体的体温,血压,进而参与各种共济平衡,它还阵痛。当阿片类受体习惯了四号,下丘脑就渐渐丧失了自己产生内啡肽的能力,失去了产生兴奋和幸福的能力,世界一片黑暗。
                          所谓意志力,在此物面前几乎无效。因为它比所谓意志力更靠近和能扭转你的思维和大脑。意志力,只在第一次面对它就拒绝它时,有用武之地。
                          上瘾后,如果停止外源性的摄入四号,那么人就会崩溃,很多正常人想都想不到的症状,排山倒海而来。
                          比如,动或者不动身体都会痛,因为缺少镇痛剂。关节的摩擦让你痛;皮肤的存在让你痒;心跳都变成负担,你只会感觉到心脏碰撞像撞车,心脏上下跳动像被紧紧攥住。
                          比如,冷了热了自己再不能掌握。突然间寒冷就袭来,冰天雪地,又突然间仿佛投入火海。冷热就这样时刻交替,寒冰地狱和火山地狱的不自由徘徊。
                          比如,自己都无法维系身体的体面。口水鼻涕失禁,就赤裸裸摊在自己面前。身体是自己的,却控制不了了。但是却没有力气起把手管理一下自己,一切就摊在那儿了。
                          完全睡不着觉,脑子在飞奔,身体很疲惫了感觉被拖着走。骨子里冒出来的瘙痒,是因为那不起眼的血液的流淌,都已经化成万千蚂蚁在爬。
                          以上种种,就是在戒毒所得面对的事情。也是蕾无法描述无法去翻看的那段黑暗的一些部分。
                          3个月后,出来了,接下来面对的是稽延行戒断反应,以上种种状态随时会降临。然后,心瘾伴随一生。
                          吸毒怎么爽,都是以讹传讹。没什么爽的,都是不得已的依赖。我们需要空气和水,但是我们不会说,多爱呼吸,多爱喝水,只有在缺氧状态才疯狂的去努力呼吸。而四号,对吸毒者来说,就是类似空气和水一般的存在,断了就会难受,在生理脱毒前,需要一天一次的补充,才能维系正常人的样子,如同不需要再注意到空气和水那样。
                          心瘾是什么?
                          好不容易经历痛苦和耻辱,生理脱毒了,想着一辈子不要碰这玩意儿。但是,只要情绪有波动,就会不自觉的去想念它;看到人吸烟,就会想起他;甚至看到一张椅子,都会联想到吸毒时的场景,进而想念它。它的样子一不留神的就出现在脑子里了,再一不留神,就重新吸上了。
                          所以,从来没有,毒可以戒掉这个说法。只有一辈子,都在抗争对毒品的心瘾的状态。一辈子的镣铐,很辛苦。
                          树的日记,说发现烟有问题的时候,害怕,也不害怕。当时她就不惜命了,面对不能在一起的将来,心灰意冷,想用别的痛楚和惩罚自虐掩盖心里的痛。
                          都知道的,碰四号,等于去死。只是,不经历过,是无法知道这场自我放弃,根本不是如过去一般潇洒的任性妄为。不似一页书翻过的轻易,它太不堪太沉重了。


                          IP属地:云南89楼2019-12-29 23:36
                          收起回复
                            生日快乐。
                            跨过的那个世纪,就这么容易的流去了五分之一。
                            12月31出生的孩子,日子那么巧。
                            像极了蓝与紫凝练的极光,又似乎是承载晨与昏分界的曙光。海平线,天际线,一生眺望,一生不见。
                            我也得去跨年了,还是牛蛙好吃啊。跨年快乐。


                            IP属地:云南90楼2019-12-31 16:53
                            收起回复
                              2025-05-29 07:06:16
                              广告
                              认真地看了你的贴,你的文笔很好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1楼2020-03-10 1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