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福岛吧。”
永恩应该是没有想到叶宵潇会叫自己,迟疑了一会儿,才回答。
“诶?好普通哦。”
叶宵潇没想到永恩起的名字竟如此普通,在艾欧尼亚,“福岛”几乎是田夫才用的名字,或者说,这就是田夫的代名词。
“是吗?”
永恩揉揉鼻子,付之一笑,只是觉得他的笑容里似乎背负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沉重。
但亚索和叶宵潇哪看得出什么沉重不沉重,只如平日一般闲聊,而今天的亚索说话却不如往日豪气,扭扭捏捏的倒像是那私塾中的白面书生。
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说出来。
“你们可知,若是要让对方知晓自己的心意,该怎么做才是好?”
听到这话叶宵潇还不明白亚索口中那个所谓的“心意”指的是什么,但“写信吧”这句话脱口而出,瞬间点燃了亚索的斗志,四下找起纸笔来。
倒是永恩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一边咳嗽,一边想自己的弟弟是不是开窍了,果不其然,永恩看见亚索拿起笔后又开始一筹莫展起来。
干咳两声,永恩递给了亚索几本诗集,然后拉着叶宵潇的手,不由分说的带着她离开了书房,留亚索一人在那书房里苦思冥想。
“若是不知怎么开口,就看看诗里有没有什么好用的话吧。”
说完,书房的门被合上,只剩亚索拿着笔抓自己的头发。
该写什么好呢?
天都黑了,亚索才抱着仍是一片空白的信纸回到房间。
想到半夜时肚子饿了,亚索才想起那日下山后,那装枣泥酥卷的盒子还放在自己房间,想着冬天的食物放久些也还能吃,亚索打开了那个盒子,却看见盒子中还有个印着喜鹊的红木小盒子。
亚索隐约记着那是易那人带上山的东西,不过怎么会和酥卷一起堆在这里?想着,亚索打开了那个盒子,七姐诞时他和易戴过的那牛郎织女面具,就这样呈现在了亚索的眼前。
唯一不同的是,易所戴过的织女面具上,竟被人用笔写上了字——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正是易的字迹。
亚索拿着面具呆滞在原地,满脑子都是易戴着面具,对自己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样子。
亚索大多数时候不解风情,唯独在与易扯上关系时,脑子总往那风月情爱的方面想,而这易的这句诗,恰好是那古诗十九首上的。
织女和牛郎之间只隔着一清浅的银河,而河岸的两人相视无言,含情脉脉,万般情深都融入这清浅的银河。
他和易之间——也只不过是隔着条清浅的银河,牛郎织女甘心一年一会,鹊桥相见,但他亚索不,他会架着风,踏着水来到易的面前。
亚索忽然想起那日溪边,易对自己说过的话。
“你可知,那牛郎后来可是娶了织女为妻的?”
他们之间只不过一条清浅的水。
亚索猛的执起笔,一句“我心悦你”落在纸上,还不等墨迹全干完,亚索就将信匆匆塞进信封,拿起斗篷就披着这雪夜中的月色上了须弥山。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亚索心中轻盈,生平第一次将踏风身法使到那极致。
冯虚御风,听着过耳风吟,亚索头次觉得前路如此明晰,仿佛一切事物都找到了本质,他同易之间不过也只是隔着条浅浅的银河。
不过一句我心悦你。
哪还须别的什么来传达心意?
等到亚索来到易的屋门前时,天才刚蒙蒙亮,乌漆漆一片,但雪又映得一切畅明。
亚索欢喜的推开门,却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即使面前什么阻挡也没有。
即使,他的易就躺在那里。
永恩应该是没有想到叶宵潇会叫自己,迟疑了一会儿,才回答。
“诶?好普通哦。”
叶宵潇没想到永恩起的名字竟如此普通,在艾欧尼亚,“福岛”几乎是田夫才用的名字,或者说,这就是田夫的代名词。
“是吗?”
永恩揉揉鼻子,付之一笑,只是觉得他的笑容里似乎背负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沉重。
但亚索和叶宵潇哪看得出什么沉重不沉重,只如平日一般闲聊,而今天的亚索说话却不如往日豪气,扭扭捏捏的倒像是那私塾中的白面书生。
最终他还是下定决心说出来。
“你们可知,若是要让对方知晓自己的心意,该怎么做才是好?”
听到这话叶宵潇还不明白亚索口中那个所谓的“心意”指的是什么,但“写信吧”这句话脱口而出,瞬间点燃了亚索的斗志,四下找起纸笔来。
倒是永恩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一边咳嗽,一边想自己的弟弟是不是开窍了,果不其然,永恩看见亚索拿起笔后又开始一筹莫展起来。
干咳两声,永恩递给了亚索几本诗集,然后拉着叶宵潇的手,不由分说的带着她离开了书房,留亚索一人在那书房里苦思冥想。
“若是不知怎么开口,就看看诗里有没有什么好用的话吧。”
说完,书房的门被合上,只剩亚索拿着笔抓自己的头发。
该写什么好呢?
天都黑了,亚索才抱着仍是一片空白的信纸回到房间。
想到半夜时肚子饿了,亚索才想起那日下山后,那装枣泥酥卷的盒子还放在自己房间,想着冬天的食物放久些也还能吃,亚索打开了那个盒子,却看见盒子中还有个印着喜鹊的红木小盒子。
亚索隐约记着那是易那人带上山的东西,不过怎么会和酥卷一起堆在这里?想着,亚索打开了那个盒子,七姐诞时他和易戴过的那牛郎织女面具,就这样呈现在了亚索的眼前。
唯一不同的是,易所戴过的织女面具上,竟被人用笔写上了字——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正是易的字迹。
亚索拿着面具呆滞在原地,满脑子都是易戴着面具,对自己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样子。
亚索大多数时候不解风情,唯独在与易扯上关系时,脑子总往那风月情爱的方面想,而这易的这句诗,恰好是那古诗十九首上的。
织女和牛郎之间只隔着一清浅的银河,而河岸的两人相视无言,含情脉脉,万般情深都融入这清浅的银河。
他和易之间——也只不过是隔着条清浅的银河,牛郎织女甘心一年一会,鹊桥相见,但他亚索不,他会架着风,踏着水来到易的面前。
亚索忽然想起那日溪边,易对自己说过的话。
“你可知,那牛郎后来可是娶了织女为妻的?”
他们之间只不过一条清浅的水。
亚索猛的执起笔,一句“我心悦你”落在纸上,还不等墨迹全干完,亚索就将信匆匆塞进信封,拿起斗篷就披着这雪夜中的月色上了须弥山。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亚索心中轻盈,生平第一次将踏风身法使到那极致。
冯虚御风,听着过耳风吟,亚索头次觉得前路如此明晰,仿佛一切事物都找到了本质,他同易之间不过也只是隔着条浅浅的银河。
不过一句我心悦你。
哪还须别的什么来传达心意?
等到亚索来到易的屋门前时,天才刚蒙蒙亮,乌漆漆一片,但雪又映得一切畅明。
亚索欢喜的推开门,却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即使面前什么阻挡也没有。
即使,他的易就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