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折桂人℃感谢你的评论。
其实这篇文我主要是借两个人的故事来表达“人们只知英雄为英雄,不知英雄为人”的看法。
就像是文里的易,英雄,各种高大的标签贴在他身上,人们歌颂他的“神性”却忘了他也是个人。
而辛弃疾的那首词用在这里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辛弃疾喜欢在词里“用典”,所以如果没有注解的话文章常常晦涩难懂,后人以此诟病他“吊书袋”,意思就是故意卖弄笔墨,显得自己学识渊博,而苏轼则是因为他私生活不规范,但是又写词悼念亡妻被当时的我侧目。
但是在读到书博山道中壁里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时,我意识到,无论后人怎么诟病,当事人(词人)的体会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人们只知英雄为英雄,不知英雄为人。”
所以我在文里写下了被世人误解,但是彼此却了解对方的亚索和易。
以及,“笑稼轩吊书袋,东坡悼亡妻,但也只有真正处于同种境地时,人才能些许体会到那些诗中的情感。”
很高兴我写出的文字能给你感触,至于你最后说的“真爱和物质”,我想,生活是永远离不开物质的,但爱是从来不和任何物质挂钩的纯粹感情,只是我们都是世俗人,所以感情也只是感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