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吧 关注:23,449贴子:899,172
  • 1回复贴,共1

吕布要成功需要的真的是谋士吗?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大多数的文章中提到吕布无疑会放大他的武力,进而放大他所谓的见利忘义的思想(其实可以换成大义灭亲,或者其他接近词语)另一方面会大肆贬谪吕布的智商,并斥责吕布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吕布可以说是东汉末年最早背上“有勇无谋”定义的人。那么其他几人是谁呢,我们类比一下
首先是关羽关二爷,话是吕蒙说的“我料关羽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必然有勇无谋。”看看这用词遣句多么的让人感到亲切。简直就是与之前他们嘲讽吕布吕大爷的基本毫无差异。
接着是张飞,具体谁说的忘了,“张飞此人,好酒无德,鞭挞士卒,欺压百姓,有勇无谋。”然而真实历史上,张飞是出名的儒将,是以计谋见长的。武力虽然说也不弱,但是绝对也算不上超一流水平。
接下来是赵云,这句话出自诸葛亮一次北伐时期,“我谅赵云年老体衰,素来有勇无谋。”悲剧的是其实这是一个FLAG,说完这句话就被人家赵云直接杀了四个人,差一点达成五杀成就。
除以上之外,还有马超,乐进,文鸯,许诸等十来人均达成“有勇无谋”成就。我们看到这些人往往都是有着大型战略战术战役的成功者。既然如此那为何说是有勇无谋呢?
我们还是老生常谈那个士气论,凡临战为将或谋士需鼓舞士气,如何鼓舞,贬敌抬己。敌人强横,说其智略不备。敌人智略卓著,说他胆小怕事身体不行。比如诸葛亮就一直被嘲讽为体质柔弱,胆小谨慎。
那么有勇无谋适用于什么情况呢?首先必然是战将,必须可怕至极。有着成熟完备的前车之鉴,一提起名号就能让全军丧胆,在这种情况下,将领对于军队的安慰只能是对方有勇无谋。
那么我们回归题目,吕布的成功需要的是谋士吗?
当然需要,但是这种需要并不是出谋划策,而是补全吕布的计划,并实施。
吕布从小聪敏过人,习文断字,众皆称颂。在丁原帐下被引为主簿(机要秘书)可见吕布的谋士功力之强。但是吕布军存在的问题就是兵少,将多,缺乏调配。
吕布在徐州时,虎步江淮时期,兵马不过三千,富余战马低于四百。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吕布有十健将。而谋士只有陈宫这个凑数货。至于吕布之所以用陈宫的原因也不外乎就是陈宫忠梗,且能够执行命令,甚至在小范围内还能帮吕布分担压力。但是看历史我们可以得知,郝萌之乱后,吕布就对陈宫不再信任。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导向了敌对的派系。
吕布缺乏世家大族提供的后勤和兵源,又因某种原因或是担忧,不愿意掠夺百姓。导致了兵粮,兵源始终严重缺乏。如果说吕布缺少谋士,那种类一定有萧何的类型。
吕布的战略战术眼光真的差吗?突袭兖州的时候,几天之内,曹操只剩五城,如果不是袁绍来援,夏侯惇荀彧死守,兖州早就易主了。(当然中间还有猪队友打的憋屈仗,陈宫和张邈强行输给程昱荀彧送经验),可见吕布并不需要韩信型人才或者他就是韩信型人才。
吕布和曹操等人相比所缺乏的正是曹操等人经常骂吕布的“狼子野心”。正因为没有与实力相配的野心,所以吕布也就根本没有战略布局。吕布一开始的愿望就是大汉人臣,走到最后也不过就是在一方称霸。这不是吕布的短视,而是吕布没有谋权篡位的愿景。他缺乏一个张良型的人才作为指路人,看清前路。
说到底,吕布类同韩信,却又不同。他厚待诸将,爱惜士卒,为保百姓,不惜投降。但是他始终是站在寒门的角度上,东汉末年,在门阀林立的割据势力中,吕布是唯一一个内部纯净的核心集团没有任何世家大族参与的诸侯,在这也是在世家大族称雄的年代,吕布必然败亡的原因。毕竟唐朝的时候,还有“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的口号。


IP属地:内蒙古1楼2020-03-08 07:54回复
    这里的谋士我想特指一下出谋划策型,毕竟在曹操刘备身边多是这种人才,治国理政的人才都相对较少。


    IP属地:内蒙古2楼2020-03-08 0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