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这东西叫五常。然后,在现代首先说的是钱,没钱意味着啥优点都没有。
其次刘备仁义不仁义,不是我们说了算。看看同期人物怎么说: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太史慈: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孙胜、贾诩:刘备雄才。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先主传: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在有些人眼中看来,刘备是失败者,既然是失败者哪有什么权利讲优点,有的只是缺点。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一样如此。在他们眼中,曹操是成功的。当然要说成功的人有多好。
有些人举例说袁绍也很仁义,可问题是,没人说袁绍不仁义呀,袁绍对小弟曹操不要太好,只是他还是被曹操灭了全家。所以拿袁绍跟刘虞等跟刘备比的,本身就已经属于带歪了。刘备有英雄之器,他也攻城掠地,可史书没有记载他有杀降,屠城屠民等,甚至他的攻城掠地中都没有出现屠字,同期人都评他有仁厚是有道理的。蜀汉灭亡时,连黄权的儿子都战死(他完全可以投降,老爸在魏国位居高层),可见蜀汉的魅力。
从贩履织席一步一步走向帝王,你指望他像圣人一样,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