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篇,堂堂连载

蒙古鞑靼时代最为主流的盾牌使用藤条编织,再在中央冠以金属盾心而制成的,通常是圆形,凸面,直径约莫50厘米或以上。这种盾牌在突厥语中叫kalkan,在蒙古语中叫khalkha。藤条通常被羊毛或丝绸包裹以在盾牌表面形成几何花纹。依据细密画来看,在15世纪前半叶,伊朗西北部的藤盾除了在中央有一个盾心外,四周还加装了四个较小的盾心和镶嵌了贵金属和宝石的装饰片。这种基于蒙古鞑靼盾牌的新式盾牌与十五世纪初被发明出来,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伊朗和土耳其颇为流行。比藤盾略为少见的是圆形皮盾。它们的直径相比藤盾较小,表面绘有华丽的花朵纹饰,中央的盾心还有金属镶嵌。
十四世纪后半段是杏仁形盾牌(筝形盾?)在中东和东南欧最后的时光。这种盾牌由拜占庭人于七世纪引进,后来也被蒙古人学走。但是从细密画来看,它们很少被使用。就像西方的一样,东方的筝形盾也由薄木板制成,表面覆盖有彩绘的皮革或织物。或许,在库班地区festive村发掘的游牧墓葬里发现的三块金属圆护就是安在筝形盾上的。它们中得两个直径15.8厘米,另一个直径9厘米。小圆护和其中一个大圆护是镀了一层银的平面铁板。圆护的周边打了小孔,孔中还能看到穿插其中的铜丝。另一个圆护是纯银的。在它的背面,能看到0.5厘米厚的木板残留和覆盖在木板表面的皮革。根据N.N.veselovsky的说法,这个盾牌属于fedorov davydov,但是它究竟是圆盾还是筝形盾却不得而知。它们很有可能是一个梯形箭筒上的装饰,因为在墓葬中,这几个圆护的上端摆放了几个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