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吧 关注:5,498贴子:11,320

回复:gorelik 十四世纪后半到十五世纪初的蒙古鞑靼甲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05-23 11:34
回复
    十四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是“护颈”(见下图,图1.不是盆领哈。)在东方战场上最后的时光了。这一盔甲部件自公元第一个千年就开始使用,在蒙古鞑靼战士中间一直使用到我们正在讨论的年代。根据tabriz细密画来看,这种护颈要么由缝在织物上,要么用皮条连缀在一起的梯形甲片组成,能覆盖住肩膀,上胸和上背,跟早起蒙古战士由单块皮革构成的护颈很不同。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种护颈存在于十四十五世纪的金帐汗国,因为十六世纪的俄国士兵仍在使用它们。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1-05-23 12:14
    回复
      2025-07-26 09:41: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1-05-23 12:17
      回复
        在我们所讨论的时期,波斯语中称作bazuband的两片式的护臂在中东与中亚都得到了广泛使用。这种护臂最早被记录是在公元第一个千年中期的朝鲜。到了七八世纪,它已在中亚广泛使用了。尽管我们在sakhnovka---位于现在的乌克兰,1240年时被蒙古人摧毁---的村庄附近发现了这种护臂,我们仍无法确定其为本土起源。它更有可能是一件东方武备,被蒙古入侵的脚步带到了南俄。但即使在东方,大规模使用两片式护臂的记录也都不早于十四世纪后期。
        细密画显示极少数两片式护臂还配有由铆钉和铁环链接的小铁片组成的复杂手甲,可惜我们无从断代这幅作品。类似的手甲在15-16世纪的中东也有使用,不过似乎是借用了欧洲人的灵感---欧洲人在十四世纪中期就已经在制作这种手甲了。然而,考虑到手甲是用锁子甲连在护臂上的,而不是类似欧洲式样的单独手甲,东方的甲匠在借用欧洲发明方面应当也适度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1-05-23 14:04
        回复
          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蒙古帝国西部地区广泛使用了新式的护胫。护胫由两片用铰链链接的甲板构成,前端可能还链接一块甲板、锁子甲来盖住脚背。在十五世纪,护胫的上部还会链接一块凸面的甲板护膝,而整套护胫就靠皮带挂在腿上。两片式护胫在第一个千年的后半段就已经在中亚为人所知。在同时期的中亚和东亚,带有护膝板的单片护胫也很流行。尽管十四世纪后半叶以前的中东并没有保留任何相关的图像资料,我们可以推测成吉思汗的士兵把这种护胫传播到了欧洲,证据是十三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带有护膝板的单片式护胫。十三世纪前半期的诺夫哥罗德亦出土了半圆甲片碎片。我们推测蒙古人使用这种护胫是受了畏兀儿人影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1-05-23 14:49
          回复
            人甲部分完毕下面是盾,头盔,和马甲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1-05-23 14:51
            回复
              催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5-26 19:42
              收起回复
                盾牌篇,堂堂连载
                蒙古鞑靼时代最为主流的盾牌使用藤条编织,再在中央冠以金属盾心而制成的,通常是圆形,凸面,直径约莫50厘米或以上。这种盾牌在突厥语中叫kalkan,在蒙古语中叫khalkha。藤条通常被羊毛或丝绸包裹以在盾牌表面形成几何花纹。依据细密画来看,在15世纪前半叶,伊朗西北部的藤盾除了在中央有一个盾心外,四周还加装了四个较小的盾心和镶嵌了贵金属和宝石的装饰片。这种基于蒙古鞑靼盾牌的新式盾牌与十五世纪初被发明出来,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伊朗和土耳其颇为流行。比藤盾略为少见的是圆形皮盾。它们的直径相比藤盾较小,表面绘有华丽的花朵纹饰,中央的盾心还有金属镶嵌。
                十四世纪后半段是杏仁形盾牌(筝形盾?)在中东和东南欧最后的时光。这种盾牌由拜占庭人于七世纪引进,后来也被蒙古人学走。但是从细密画来看,它们很少被使用。就像西方的一样,东方的筝形盾也由薄木板制成,表面覆盖有彩绘的皮革或织物。或许,在库班地区festive村发掘的游牧墓葬里发现的三块金属圆护就是安在筝形盾上的。它们中得两个直径15.8厘米,另一个直径9厘米。小圆护和其中一个大圆护是镀了一层银的平面铁板。圆护的周边打了小孔,孔中还能看到穿插其中的铜丝。另一个圆护是纯银的。在它的背面,能看到0.5厘米厚的木板残留和覆盖在木板表面的皮革。根据N.N.veselovsky的说法,这个盾牌属于fedorov davydov,但是它究竟是圆盾还是筝形盾却不得而知。它们很有可能是一个梯形箭筒上的装饰,因为在墓葬中,这几个圆护的上端摆放了几个箭头。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1-05-27 10:14
                收起回复
                  2025-07-26 09:35: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时隔一周的更新。头盔道,堂堂连载!
                  十四世纪的蒙古鞑靼头盔丰富的种类着实让人吃惊,因此我们不能在这里将他们一一介绍。我们会着重关注那些最主流的头盔的形制和发展趋向。绝大多数头盔都是球锥形,这也是东方头盔最显著的特征。相当一部分头盔是2,4,6或更多块数的铁片铆接而成的,这些铁片有时在接缝处被更窄的铁条覆盖重叠,有时不。头盔的顶部有一个盔顶将铁片收束固定,盔顶的下沿有时会被做出几何形状。最终,头盔的顶端要么是平的,要么是圆锥形的,要么是半球形的。(这里是不是翻译为“头盔的顶端”我不确定哈!谷歌俄译英此处是pommel,牛头不对马嘴了属于是,俄语大佬看了原文后烦请更正哈,我这里是上下文判断的)有时盔顶开了孔,可以插一个小球或者羽管。
                  自十四世纪后半叶以来,一体锻打而成的穹顶盔变得越来越普遍了。但是,这一迭代的过程只出现于旧帝国西南部的领土上。哪怕在十九世纪的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铆接盔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蒙古鞑靼头盔的另一大特征,即铆在头盔额前的长方形或几何形金属板(即眉庇),也在十四世纪后半叶出现。到了十五世纪前期,就很少被使用了。与之相反,细密画上关于护耳的描绘却集聚增多。两到三块铁盘被绳子连缀在一起,悬挂在头盔顿项的侧面。顿项可以是锁子甲,扎甲或,在很少的情况下,板条甲制成的。它们通常能覆盖住后颈,脖子,咽喉,和脸的下部。十四世纪后期,出现了固定在顿项上作为加强件的金属板,能够强化对下颚和咽喉的保护(下图标号8)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1-06-03 21:29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1-06-03 21:36
                    回复
                      关于十四世纪后期伊朗-蒙古头盔的另一个有趣细节是安装在头盔前沿的几何形护鼻器。就跟公元后第一个千年就已经出现在欧亚大陆的款式一样,这种护鼻器是按照眼睛和鼻子的轮廓来制作的。在十四世纪的汗国西部,我们没有找到这种护鼻器。但是在中亚,满洲,中国和朝鲜,它被发展到了十九世纪。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21-06-03 21:43
                      收起回复
                        再进来支持一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1-06-04 11:37
                        收起回复
                          让我们来细致地研究其中一种头盔在十四世纪初至十六世纪的发展历程。这种头盔在近东,中东和南俄都是一种主力战盔。盔体大致是扁蛋形的穹壳状;盔体的下沿有非常宽大的王冠状包边,有着朝上的锯齿;盔体的下沿为了贴合眼睛的轮廓做成了弓形;盔体的额前加装了眉形的眉庇;扁铁条做成的可活动护鼻器穿在眉心处的夹子上;锁子甲顿项分为前后两片,一片覆盖后颈,一片覆盖面部;锁子甲顿项是通过穿过盔体下沿小孔的铁环而悬挂的,铁环链接着顿项最上一排的锁环。(没看懂的详见上图标号11-14的样本)
                          这种类型的头盔已知有四个样本。其中两件保存在伊斯坦布尔的topkapu saray博物馆(上图11,下图1);第三件保存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被标记为十七世纪的“misyurka kalmyk”(卡尔梅克盔?),属于boya and voivode V.V. Golitsyn(上图12);第四件被认为属于一位半传说的奥赛梯英雄,乌兹巴图鲁,保存于奥赛梯的sanctuary rekom(上图13)。我们一直没能直接接触第四件样本,感谢V.B pfaff的绘图。这些头盔都没有没细致研究过,只有伊斯坦布尔stocklein(兄啊,这又是哪啊)保存的一件样本被robinson和nicole考据为十三到十四世纪的突厥头盔,但gambert认为它属于十三世纪的波斯或叙利亚,但是没啥证据。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1-06-04 11:39
                          回复
                            得益于十四世纪后半叶tabriz细密画的精美描绘,我们能很容易的确认这种头盔的起源和使用年限。不过,盔体下沿加装的那个王冠包边有时在画作中被强调过头了。(上图10)这种头盔中最早的实物样本显然是伊斯坦布尔的那一件(下图1),因为他的盔体是多片铆接而成的。克里姆林宫的样本和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件样本可能年代上更新一点,因为它们的盔体是一体锻打而成的,不过古老的多片铆接结构还是被继承了下来。盔体上被打出棱条作为装饰。最新额一顶毫无疑问是乌兹巴图鲁的那一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1-06-04 11:46
                            收起回复
                              2025-07-26 09:29: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新了,好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1-06-04 14: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