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57贴子:412,994

回复:宝钗的愤世嫉俗VS黛玉的颂圣邀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痴拥林派的招数,你和他讲原著,他和你讲续书,你和他讲续书,他和你讲曹公,你和他讲曹公,他和你讲品味,你和他讲品味,他说你没礼貌
=================================================



IP属地:四川112楼2010-04-11 08:53
回复
    第一,贾母希望贾宝玉娶林黛玉,不单是因为她疼爱林黛玉,关键是林黛玉善于讨好她,特别是善于在外人面前给贾母挣面子。如果单是疼爱,贾母也很疼爱史湘云,但她从来没有要贾宝玉娶史湘云的意思。
    第二,林黛玉最看重的就是“宝二奶奶”的位置。林黛玉跟宝钗相比的所谓“劣势”,全比不过一个巨大的优势:林黛玉从不在家长、权贵面前“自许清高、小性子”,她的刻薄只针对下人。在家长、权贵面前,她很会“邀恩宠”,宝钗就相反,多次以个性得罪家长。什么叫“拥有的只有贾母和宝玉,她不想失去”?难道林黛玉嫁了宝玉以外的人,贾母就不是她外祖母了?
    第三,林黛玉就是在迎合老太太,林黛玉的习性和贾母是相反的。你什么时候见过贾母也像林黛玉那样背地里怨天怨地?
    第四,贾母的天平倾向黛玉不完全是因为血缘关系。贾母也非常喜欢宝琴,而宝琴跟贾母的关系比宝钗、黛玉、湘云都更远。可见,贾母倾向黛玉,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林黛玉对贾母的迎合。


    IP属地:四川116楼2010-05-22 11:12
    回复
      2025-07-06 07:30:16
      广告
      可是宝琴刚来,她还没来得及迎合任何人呢。为什么贾母就对她爱的那样了
      ===========================
      所以贾母并没有坚决要让宝玉娶宝琴的意思,只是非常疼爱她而已


      IP属地:四川119楼2010-05-22 11:25
      回复
        外人,也不过就是来了个王夫人、薛姨妈家里的关系人---刘姥姥。
        ===========================
        这已经足够了,因为钗、黛都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她们行事的风格


        IP属地:四川120楼2010-05-22 11:26
        回复
          黛玉要是嫁了宝玉以外的人,那只能是离开贾府。除了宝玉,她还能嫁给谁?
          嫁出去了,还能经常看到外婆吗?
          再者,讨论黛玉嫁给宝玉,这事有点荒唐。黛玉从来没有过婚嫁的念头。
          她想拥有的只是和宝玉最宝贵的爱情。
          ===========================
          说反了!黛玉要是嫁了宝玉以外的人,只要在京城,把贾府当娘家一般经常回去有什么不可以?怎么就见不到外婆了?
          另外,说什么“黛玉从来没有过婚嫁的念头”、“她想拥有的只是和宝玉最宝贵的爱情”,这才叫荒唐!林黛玉最看重的就是宝二奶奶的名位,至于什么爱情,对她是次要的。
          


          IP属地:四川125楼2010-05-22 11:44
          回复
            对。正因为这是她们的一贯生活习性,所以并不是在这种场合的一种迎合。更不能说宝钗的愤世。
            ==============================
            逻辑不通!林黛玉专在这场合搞迎合才是她一贯的生活习性。换言之,就是迎合本身已经是她的习惯。不能因为她有迎合的习惯就说她没迎合


            IP属地:四川126楼2010-05-22 11:46
            回复
              同样的道理,宝钗有愤世嫉俗的习惯,有愤世的习惯就说她没愤世


              IP属地:四川127楼2010-05-22 11:48
              回复
                很奇怪,书中大量的事实都表明林黛玉只追求婚姻上的独占,并不追求爱情上的独占,怎么很多人就是要跟原著的描写拧着、反着?


                IP属地:四川129楼2010-05-22 11:55
                回复
                  2025-07-06 07:24:16
                  广告
                  林黛玉的名位思想反映到情感方面,就使得林黛玉的爱情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功利性。旧时,拥林派论者特别喜欢引用一句“未形猜妒情尤浅,肯露娇嗔爱始真”来强调林黛玉爱情的真挚和深切。一位署名“绮园”的后世读者,甚至把这句诗给批到了庚辰本第677页的页眉之上(该批原文:“一个心弄成两个心之句,期望之情殷,每有是事。近见疑雨诗集中句云:‘未形猜妒情尤浅,肯露娇嗔爱始真。’信不诬也。绮园。”——此批曾被一些人误当作脂批,但其实是后人加评,属于伪脂批)。但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林黛玉的“情”与“妒”,从来都是很有选择性的!——她所嫉妒的,从来都是宝钗、湘云这样的大家贵族的小姐,而对于袭人、晴雯这样的丫鬟,乃至妙玉这样的出家人,她却从无妒意。岂止没有妒意,有时她甚至还主动地呼袭人为“嫂”,以示结好。比如,第31回,她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又说:“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一点也不忌讳宝玉与袭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对于妙玉,她即使在言语不和,话不投机的情况下,也能予以尊重和体谅:“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第41回)。何尝说过一句挖苦和讥讽的话呢?其实,黛玉的这一切表现,说穿了,其内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黛玉最为在乎的是宝二奶奶之位。尽管她也确实深爱宝玉,可这种爱情一开始就是物质性、功利性的,是同结一门好亲,以改变自己寄人篱下之地位的世俗的利益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黛玉对宝二奶奶之位的渴求,在位格上其实更高于她对宝玉这个人本身的爱恋!最少也不会低于这种爱恋!而只有宝钗、湘云这样的大家贵族的小姐,才足以对她的此种名位追求构成威胁。其他如袭人、晴雯这样的丫鬟,乃至妙玉这样的出家人,又如何能够在婚姻上与她一争高下呢?前者顶破天,不过是为妾的命。后者早就被排除在了贾府选择孙媳妇的范围之外。黛玉当然犯不着跟她们较劲、生气了。过去,拥林派论者把黛玉的嫉妒心一概解释为“追求爱情专一”,但面对黛玉嫉妒心的这种高度的有选择性,又该如何解释呢?黛玉怎么就不在袭人、晴雯、妙玉的问题上,要求贾宝玉“爱情专一”呢?或者,她本来就不在乎什么“爱情专一”,而只在乎名位的专一?!当然,要说没有解释,拥林派论者也是可以制造点“解释”出来的。譬如,有人就这样来为黛玉辩护:“袭人服侍宝玉尽心尽意,宝玉也素喜袭人的柔媚娇俏,所以待她和别的丫头相比略亲近些,但绝谈不上心灵上的相通,因为袭人是个普通的女孩子,不通文墨,用今天的话讲,她没文化,是个文盲,所以和宝玉根本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凡是涉及精神领域或思想领域,她就不得其令了。……因此,她不同于宝钗,不同于史湘云,她永远不可能成为宝玉的知己。……黛玉吃她们的醋也就情有可原,不吃袭人的醋也就无可厚非了,但这和袭人是不是丫头毫无关系,也绝不是因为林黛玉骨子里的什么等级观念,更不能说成是以袭人的身份根本构不上对黛玉的威胁等等此类。”(摘录自网文《林黛玉为何不吃袭人的醋》)——但即使是这样来辩护,却也并不能替黛玉的名位之心和等级观念开脱得了什么。这里姑且不论此种狡辩有意忽略了妙玉亦颇有文化,颇有所谓的“精神追求”的情形,单是把袭人与宝钗、湘云之间的区别归结为文化的有无,就显得颇为可笑。我们还是来看看林黛玉对宝钗、湘云的嫉妒,她究竟妒的是什么吧。第32回,作者有一段原文,写的极好: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第32回)
                    
                  ——你看,但林黛玉究竟妒的是什么?她担心的是贾宝玉与史湘云在“精神领域或思想领域”有什么共鸣吗?不,正好相反,她担心的一是贾宝玉与史湘云“由小物而遂终身”,二是两人“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前者指的是婚姻名位方面的事。后者指的是肉体结合的事,但实际上也同婚姻名份有关。因为先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有可能倒逼家长承认他、她二人的姻缘。《西厢记》里的崔、张姻缘就是这么回事。若史湘云与贾宝玉只是作“纯精神”上的交流,那林黛玉才犯不着去窃听、偷窥呢!而前面说过,书中的妙玉就是一个颇有文化的女子。暂且不说她与贾宝玉之间有没有什么“心灵上的相通”,但至少她的才华横溢,对于贾宝玉就是很有一点精神上的吸引力的。可黛玉嫉妒、防范过她吗?就因为她是出家人,构不成“由小物而遂终身”的契机,林黛玉便根本不担心她会“移走宝玉的一颗心”。那么,你说黛玉在意的究竟是文化的因素,还是世俗名位的因素呢?所以,事实与那些拥林派论者所宣称的恰好相反:正是林黛玉骨子里的名位之心和等级观念,才构成了她在爱情上嫉妒与否的理由。也正因为袭人、妙玉等根本构不上对黛玉的威胁,所以,她才从不对这些女子表示出妒心!这一切都是以物质性、功利性的判断为转移的!在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哪里存在什么“纯精神上的爱情”呢?!说出这种没常识的话的人,也未免太可笑了!【注7】
                  


                  IP属地:四川131楼2010-05-22 11:58
                  回复

                    正确认识林黛玉的名位之心和薛宝钗的愤世嫉俗,这跟“片面地认同一个,打倒另一个”毫不相关。曹雪芹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本来就是为批判和反思自己过去重名位的一面。不承认林黛玉真实的性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倒”林黛玉。
                    因此,这话正好对你说:“因为一旦有这个或者那个对立的立场出现,就必然会为之寻找“合理的”文字支撑。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因为你事先就存了揭示林黛玉真实性格等于“打倒”林黛玉的逻辑,所以你会一再无视原文中相反的提示,只拿你认为“合理”的极少数情节说事。
                    再一个,钗、黛确实不是对立的。因为林黛玉追求名位,而薛宝钗不屑于此。二人境界不同,追求不同,自然构不成对立。另外,曹公对这两位女子都非常喜爱,也是事实。因为钗、黛分别代表了他理想中的自我和曾经的自我。不过,曹雪芹不会因为对她们都喜爱,就不加区别地一律赞美。他是会作区分的。林黛玉是风露清愁和莫怨东风当自嗟,薛宝钗是艳冠群芳和任是无情也动人。
                    


                    IP属地:四川132楼2010-05-22 12:04
                    回复


                      IP属地:四川134楼2010-05-22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