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双语实验学校...吧 关注:780贴子:22,461

回复:2022年下“五个一”阅读之一本专著《目标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一8班 李敏
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前景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永久性职业”这一概念被人们所质疑。作者在书中指出,相当多的年轻人在接纳成年生活角色时,比如“父母”、“职员”、“配偶”,会迟疑不决,“延迟承诺”现象普遍存在,迟迟无法完成青春期向成年的过渡。他指出,这是“漂泊的青春”,是由于年轻人没有明确的方向感。据统计,现在只有五分之一的年轻人有明确目标,有四分之一的年轻人对未来不抱任何想法。如今只有少数年轻人在为成人生活做着准备,这种准备包括自我的评价,以及可以带来“召唤”感的目标性意图。这种现象没有受到能够对他们施加影响的人们足够广泛的重视。
远大目标对于精彩的人生是如此的重要,因为目标是使我们在精神上保持方向正确的舵。他认为,“当年轻人面临生存挑战、追逐成就以及服务他人时,他们会做得最棒”。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2-12-15 15:51
回复
    目标感,成就精彩人生
    读《目标感》有感
    六年级 朱芳芳
    看了《目标感》这本书,我明白了目标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对目标感的认识清晰明确,才是成就精彩人生的关键。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们真正懂得每一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青少年培养成人,成为社会和家庭共同期待的人才。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经济、文化、社会的不确定性变得越来越高的世界里,当前父母和老师最紧迫的事情是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方向感使得他们能够跨越雷区---威胁他们这一代人的漂泊、迷茫、冷漠、焦虑、恐慌以及自我沉溺。
    这本书最可贵的一点还有就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用这样的办法,作为老师,学校中的目标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你在学校从事学习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科目?为什么阅读和写作很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校教育的目标,还可以让他们看到一个受人尊敬的成年人自身对目标的追寻。每门课程都应该把“为什么”问题放到最前面来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首先帮助学生找到目标感并且确立目标感。
    对于目标感的确立,还可以通过正面的榜样来进行强化。鼓励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关于确立的目标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以及这些目标感给生活带来的意义。
    读这本书的意义就是培养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样的人生观对于儿童极为重要,有这样的人生观,儿童才能茁壮成长,会朝着积极的目标前进,而不会让困难阻挡他们的步伐。有目标感的孩子,他们会发现好的进攻就是最佳的防守,以帮助他们抵抗来自周遭世界的认为他们“无法做到”的态度。对于老师来说,我们不应该对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必须要时刻检视我们的社会是如何对待孩子的,确保我们督促孩子去做的一些事情,表明了我们对他们能力的坚定信心,以及对他们取得成功的期待。
    所以,这是一本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的书,对于教师来说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IP属地:江苏18楼2022-12-15 15: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树立人生的目标
      三(1)部 侯海芹
      读了《目标感》一书,感受颇多,有目标不一定会成功,但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目标感的人。有人觉得,目标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极少有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们甚至不敢有目标,怕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因为目标是分阶段的。或许你的目标,现阶段的你根本不可能完成,那你可以试着把这个目标变成几个小目标。你要知道,目标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如果你还不能确定你人生的大目标,那就先确定一个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向你的大目标靠近,这样至少你可以保证,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之前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之前,都会把第二天要做的事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然后第二天做一件事就在那后面打一个勾。就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开始变得有条理,感觉每一天都在进步。这就是目标的意义所在,总能轻易激发你的热情,可以让你变得越来越好。人生不是努力就可以了,在努力之前,你得先明白你努力是为了什么。不要总是在原地埋头苦干,在做之前,学会为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再努力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不论你现在身处于人生的那一个阶段,请记得,做一个时刻有目标感的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12-16 14:34
      回复
        追求有目标的人生
        四3部 王伊
        目标与精彩的人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它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活力,一个是适应力。为什么有深度目标的人会更有活力?是因为活力来自目标的激励作用。长期目标带来激励作用,而适应力来自奉献精神。
        年轻人的目标感形成,也有赖于社会为年轻人打造有目标感的文化。因为他们对目标的探索也需要借助其他人的指导,他们所发现的目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所处文化环境中价值观的影响。目标即是绝对的个人现象,同时又是社会现象,它是向内审视,同时向外探索的产物。有害或堕落的文化环境会消弱父母的影响,而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气候会鼓励父母对孩子的指导。
        目标感文化的构建,需要从多维的细节层面入手,需要个人和机构承担起责任,从他们话语、行为、树立的榜样中传递出这些价值观。目标感文化是无法被强制培养的。目标感文化并没有物质上的先决条件,无论经济富足还是经济萧条的时代,都可以去建立目标感文化。最贴近目标感文化的先决条件,是社区的观念。我们应在建设社区的过程中,为年轻人提供积极的活动和生活指导。学校也可以在建立目标感文化做出贡献,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组织标准化考试,更必须跟学生沟通为什么"的问题,即学生在学校从事学习活动是为什么。我们的媒体也应该更多地宣传正面榜样,传递正能量的文化。
        远大目标对于精彩的人生是如此的重要,因为目标是使我们在精神上保持方向正确的舵。他认为,“当年轻人面临生存挑战、追逐成就以及服务他人时,他们会做得最棒”。而没有建立目标感,人到中年就很难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2-12-16 14:53
        回复
          教育过程中的目标感
          三2部 夏雪
          这本书让我们真正懂得每一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青少年培养成人,成为社会和家庭共同期待的人才。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经济、文化、社会的不确定性变得越来越高的世界里,当前父母和老师最紧迫的事情是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方向感使得他们能够跨越雷区---威胁他们这一代人的漂泊、迷茫、冷漠、焦虑、恐慌以及自我沉溺。
          这本书最可贵的一点还有就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用这样的办法,作为老师,学校中的目标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你在学校从事学习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科目?为什么阅读和写作很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校教育的目标,还可以让他们看到一个受人尊敬的成年人自身对目标的追寻。每门课程都应该把“为什么”问题放到最前面来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首先帮助学生找到目标感并且确立目标感。
          对于目标感的确立,还可以通过正面的榜样来进行强化。鼓励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关于确立的目标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以及这些目标感给生活带来的意义。远大目标对于精彩的人生是如此的重要,因为目标是使我们在精神上保持方向正确的舵。他认为,“当年轻人面临生存挑战、追逐成就以及服务他人时,他们会做得最棒”。而没有建立目标感,人到中年就很难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IP属地:江苏21楼2022-12-16 15:06
          回复
            追求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取向
            四3部 张婷
            一个人重要的人生取向是在青春期孕育出来的。作者提出了年轻人建立目标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青少年在寻找目标的过程中常陷入三类误区:1.意识不到目标感的必要性;混淆消费者和生产者;只关注目标带来的现实利益。
            2.拥有强大目标感的青少年通常会经历两个启示性时刻:他们发现世界上有些重要的东西可以被改正或改进;他们发现自己可以为此做出努力。3.针对这两个启示性时刻,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两个关键的入手点帮助青少年培养目标感:第一,帮助青少年找到他们关心的真问题;第二,提供可靠的支持系统。
            有目标,犹如在黑暗中有一盏明灯指引;有目标,犹如在多条岔路的森林里有一个指南针。所以目标是我们做事做人的必要素。而目标感则是一个人的能力,当一个人有了目标感,就像拥有了一个永远属于自己的工具。这个工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随时指导自己的人生,使得自己的人生随时调整方向,走向属于自己的光辉道路。
            那这个工具如何得到呢?这种东西是抽象的,所以需要精神的培养,无疑读书是最廉价的自我培养,同时又是效果最好的行为。因为书中之思想,拥有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读书,得有一个内驱动力,才可以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内驱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培养目标感呢?这就得需要点点滴滴的影响了,而点点滴滴的日常,需要有一个刻意的环境,当然那种幸运的遇到这种环境,也是有的。
            书中对于发现孩子的目标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需要父母做到。就是善于倾听,只要认真倾听,发现细微处的思想,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让目标感这个种子种下。让其正向生长,至于发展成什么样的目标,父母不能干涉,只要是正向的目标,对孩子支持就行。支持包括精神与物质的,如果目标是有危害的可以阻止,引导到正向。对于目标感的说法,书中有几处说法,有的人是毫无目标,有的人是有目标但是空想家,有的人是有目标但是浅尝辄止。而真正的目标感是从理想到现实的过度的,可以具体实现行动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2-12-16 15:07
            回复
              热爱生活,帮助孩子培养目标
              四3 唐喆
              读了《目标感》这本书很受启发,知道了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是成功而幸福的?有些人的人生是充满波折和哀伤的,年轻人拥有未来不同人生轨迹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知道了的人生目标”到底是指什么?“人生目标”就是“终极关切”。只有积极、贴近社会的目标才能带来持续的激励、动力和造应力,这些是真正的人生目标所具有的特征。之所以这么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我们人类自然体质带来无法改变的特性:当我们对他人作出善意的行为和表达同理心时,我们就会体验到一种“道德升华”的感觉。在工作中寻找到目标感的人更有可能远离职业卷,对工作保持积极投入状态,就是年轻人能带个目标感进入职场,他就能有效的避免掉入漂泊的陷阱。一个崇高的目标不一定非得是英雄式的,或是需要非常大胆的冒着生命,有很多对激动人心的拯救世界的勇者行为的描述。但是,在日常的普通生活中,同样也可以找到崇高的目标。比如一位母亲照顾自己的,一位老师交给学生知识一位医生为病人诊断这些都是在追逐崇高的目标。培养孩子的目标感需要父母的高度参与,需要父母经常与孩子分享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认真倾听孩子对于兴趣的表达并采取各种措施来支持这些兴趣,发展,认真倾听他们的渴望尊重他们的想法在他们遭受到挫折时解救他们,尽可能保护并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2-12-16 15:09
              回复
                三3部尹盼盼
                最近读了《目标感》这本书,让我对目标感有了新的认知。从小到大,我们都会制定各种“目标”,比如:幼儿园要得到老师的表扬、考试拿到满分、中考高考考入理想的学校、工作升职加薪、结交更多优秀朋友……
                然而心理学家威廉·戴蒙认为,这是特定的行为指标,而不是你人生的目标。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目标呢?他说:“真正的目标是一种终极关切,是关于‘为什么’问题的最终答案。”目标是把“我”和世界连接起来的真问题,它能帮我们校准人生中的每一步动作,还能赋予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而这正是这本书的价值。
                如果你对未来感到迷茫,它能帮你找准好目标的必备元素和实践步骤;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这本书更能提供一个具体的锚点,教你协助孩子找到他的未来方向。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2-12-17 06: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3部尹盼盼
                  最近读了《目标感》这本书,让我对目标感有了新的认知。从小到大,我们都会制定各种“目标”,比如:幼儿园要得到老师的表扬、考试拿到满分、中考高考考入理想的学校、工作升职加薪、结交更多优秀朋友……
                  然而心理学家威廉·戴蒙认为,这是特定的行为指标,而不是你人生的目标。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目标呢?他说:“真正的目标是一种终极关切,是关于‘为什么’问题的最终答案。”目标是把“我”和世界连接起来的真问题,它能帮我们校准人生中的每一步动作,还能赋予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而这正是这本书的价值。
                  如果你对未来感到迷茫,它能帮你找准好目标的必备元素和实践步骤;如果你已为人父母,这本书更能提供一个具体的锚点,教你协助孩子找到他的未来方向。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2-12-17 07:05
                  回复
                    寻找目标 实现目标
                    二2部 张正国
                    《目标感》这本书是作者威廉·戴蒙在青少年目标感培养这一领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部作品。在这本书中,作者对目标的定义是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书中的论点基于一项耗时7年的社会调查。这是一本关于管理学的书,作者通过主人公罗哥先生成功挽救工厂的经历,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管理这门学科。其实目标有着很大的威力:给人指引明确的方向;目标使人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目标能使自己更好的把握明天,清楚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成为好的倾听者,首先要成为好的“访谈者”,激励孩子去做深入思考和详细表达个人观点。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没有目标,我们就不会努力,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这本书里面很多打破常规的思维禁锢之地,年轻人漂泊不定,没有归属感,其实就是缺乏目标,很多时候去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在确立个人的目标。我们应该把这样的目标感传递给每一个孩子,传授孩子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让孩子了解知识和真实世界的联系,孩子们如何给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提升自己的目标感。目标他是我们人生路上指示牌,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终点靠近。告诉孩子你从工作中获得的目标感和意义,包括你的工作对世界的贡献。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即使过程艰幸,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IP属地:江苏31楼2022-12-17 13:24
                    回复
                      鉴定目标,向前激进
                      一2部 赵露露
                      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人们常常都会陷入怎样的误区呢?作者按目标感强弱,把追寻目标的人分成四类:疏离者、空想者、浅尝辄止者和目标明确者。疏离者的误区是,根本意识不到目标感对幸福生活的必要性;空想者的误区是,混淆了消费者和从业者,对目标缺乏现实层面的了解和努力;浅尝辄止者的误区是,只关注目标带来的现实利益,认识不到目标超越于当下的意义。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清晰、长远的目标呢?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两件事:第一,找到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第二,结合自身能力,通过不断地努力去解决它。这样看来,没有目标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在我们对目标拥有足够的敬畏感时,只有拥有一个清晰,长远的目标,才能保证持续、有方向且有效的努力,而这些是做成一件事的重要因素。要想活出幸福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校准当下的每一步动作,还能赋予你人生持久的意义感的目标!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22-12-17 15:20
                      回复
                        人要有目标感
                        五3部 鲍建华
                        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前景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永久性职业”这一概念被人们所质疑。作者在书中指出,相当多的年轻人在接纳成年生活角色时,比如“父母”、“职员”、“配偶”,会迟疑不决,“延迟承诺”现象普遍存在,迟迟无法完成青春期向成年的过渡。他指出,这是“漂泊的青春”,是由于年轻人没有明确的方向感。据统计,现在只有五分之一的年轻人有明确目标,有四分之一的年轻人对未来不抱任何想法。如今只有少数年轻人在为成人生活做着准备,这种准备包括自我的评价,以及可以带来“召唤”感的目标性意图。这种现象没有受到能够对他们施加影响的人们足够广泛的重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2-12-17 15:23
                        回复
                          倾听孩子的心声、树立准确的目标
                          三1部:王恩平
                          今天有幸拜读了《目标感》这本书,感受颇丰。这本书让我们真正懂得每一位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青少年培养成人,成为社会和家庭共同期待的人才。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经济、文化、社会的不确定性变得越来越高的世界里,当前父母和老师最紧迫的事情是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方向感使得他们能够跨越雷区---威胁他们这一代人的漂泊、迷茫、冷漠、焦虑、恐慌以及自我沉溺。
                          书中对于发现孩子的目标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需要父母做到。就是善于倾听,只要认真倾听,发现细微处的思想,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让目标感这个种子种下。让其正向生长,至于发展成什么样的目标,父母不能干涉,只要是正向的目标,对孩子支持就行。支持包括精神与物质的,如果目标是有危害的可以阻止,引导到正向。对于目标感的说法,书中有几处说法,有的人是毫无目标,有的人是有目标但是空想家,有的人是有目标但是浅尝辄止。而真正的目标感是从理想到现实的过度的,可以具体实现行动的。


                          IP属地:江苏34楼2022-12-17 18:46
                          回复
                            何为目标感?为何要有目标感?如何建立目标感?
                            四3部 孙虎
                            据调查研究显示,在12-22岁这个年龄段里,每5个年轻人中仅有1个人能清楚地表达出他们“想要去什么地方”“人生中想要实现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60%的人或许已经在从事有潜在目标感的事情,或许已经培养出了一些模糊的志向,但他们都缺乏对这件事的真正投入,归根到底还是目标感不够强。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对未来压根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任何所谓的目标,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在《目标感》这本书中,作者对目标的定义是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
                            这里所讲的目标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要达成的某种结果或行为,比如“今晚玩得开心一点”“找到一个便宜又方便的房子”“成功减肥三十斤”等,它的影响应该更深远,也更加稳定,比如“成为一个真诚、可靠的人”“传承父亲的手艺”“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爱戴的老师”等,这些目标听起来虽然有点空、有点大、有点远,但却能激励你不断前进,不断为此付出和努力,并且能在个人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如何建立目标感呢?书中给了我们答案:1、树立起较强的家庭责任意识,和家人保持亲密关系、培养出优秀的孩子……2、脚踏实地地学东西、做事情,认准一个目标,持续努力,直到目标达成,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就放弃。


                            IP属地:江苏38楼2022-12-18 11:0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目标,指引前行
                              三2部 徐静雯
                              这本书一共分为7章内容,分别是:漂泊的青春、为什么目标对精彩的人生是如此重要、谁在茁壮成长,谁又未走上人生正轨、对有高度目标感者的深入访谈、超越急功近利的文化、家庭中的目标感培养、为年轻人打造有目标感的文化。从每一章的标题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威廉•戴蒙在心理学领域深耕多年,发现很多孩子越长大越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不知道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而这本书就是给父母的一个警醒,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引领孩子寻找并确定愿意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才能够让孩子的人生更加有意义,也更懂得为了自己的人生去努力。
                              为什么作者特别强调目标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呢?就是因为目标是通过让人超越自我并投入到一系列的活动中,来带给个人满足感的。有目标的人不再思考自身,相反会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或问题,而且这种持续的活力源自于目标感所带来的激励感,而不断增强的适应力则源于对超越我们自身的事业的坚定奉献。目标看似摸不着,但是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很多父母却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并没有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要通过学习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和展望。
                              人生目标是短期目标和驱使大多数日常行为的动机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根源。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构建人生的目标感,点燃自己的人生。


                              IP属地:江苏39楼2022-12-18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