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那些网络热歌时都会感叹审美降级的悲哀,这就是我不想我喜欢的歌沾上抖音的原因,这也是我手机里从没有这个app的原因。也许随着网络的普及,那些歌词简单易懂,叙事贴合现实生活,节奏感强烈,旋律洗脑的作品更容易得到大众的偏爱,也许音乐本身就不该分高雅粗俗,我听我的阳春白雪,他唱他的下里巴人,但我总是想知道,那些流水线式生产的土味歌曲是否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替代效应,这是否是华语乐坛近十多年逐渐没落的原因。音乐的本质是为了给人带来愉悦,那么这些歌曲的盛行是否意味着当下大众压力递增,娱乐至死的生活状态,意味着摆烂逐渐成为更多人逃离现实的方式。我无法接受这样形式的审美降级,也始终揣度不了其背后原因。我从来偏安一隅,对主流的认知并不很深,但每次感受到音乐环境如此变化时还是觉得很无奈,也许当下社会也需要一场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