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其实涉及一个悖论在里面,如果都追求精度,把排名低的学科都砍掉,那参评的学科就少了,参评学科少,取2-3的A+,每个学科又只有1-2个A+,精度不是又降了?比如南大的大气学科,第四轮排名第三,名次还行吧,但因为参评学科少,只能第一才可以A+,结果来一个并列第一,两个A+,南大第三直接B:如果下一轮参评学科数量大减,A类也会跟着大减,是不是意味精度也跟着降低?所以,还是要撑握一个度的问题,要有一个杠杠,达到什么条件才能开,条件没达到的不给开,不能一刀切。如果开的学科大减,就变成第四轮样,工科高校的文理科都不参评,一众文理强校的文理科因为参评数量少而A类很少,所以才有第五轮强制符合条件的学科都必须参评,扭转了这种不公平竞争和不合理现象。要么你就停开这些学科,要么就必须参评,并且未参评的学科也不能打包到另外的学科,杜绝了第四轮很多工科学科把不参评的理科打包到工科拿到好成绩,并且因为大量工科学科的理科没有参评,也致使文理强校因为参评学科大量减少而损失了巨多的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