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基建行业18年,从施工到地产到监理,参与过房建,厂房,地铁,港口,水运建设,与之打交道的监理企业累计20+,我发现一个监理行业最大的弊端就是,总监项目经理化,很多总监把总监这个岗位看成项目经理管理岗位,而不是技术岗位,理论上总监属于管理岗位,但是监理与施工和业主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管理目标和产生环境效益的对象。落实到工作中就发现,很多总监不写会议纪要,不写月报,不编监理方案,以管理代替技术,我从事工作这么多年,仅见过一家监理总监写会议纪要。总代写的都很少,其余都是专监,相当一部分是监理员在写。大量的内业资料给监理员,造成的弊端就是监理技术含量低,我见过70%监理月报,年前到年尾90%内容相同,仅一些进度或者上级检查内容有替换。内业交给监理员另一个弊端就是监理内部不公平,人员容易流失。在监理岗位,内业资料的强度其实大于现场管理,比如巡视,旁站,取样等。特别是很多监理公司,把一些监理资料员当副总监,额外增加资料员强度,降低监理质量。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大家,总监应该挑起内业资料的责任,抵制监理员做资料的现象,提高监理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