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gi Aviation Archive Collector Series AA32101
Messerschmitt Bf 109E Diecast Model
Luftwaffe III/SKG210 Wespen, Eastern Front, 1941
狗仔AA32101
Bf109 E-4/B型(但是实机照片注释是E-7/B型)
德国空军ZG1(ZG代表驱逐机)黄蜂联队第3大队
东线 1941年
机体两侧主体、机腹和机翼下表面涂装为RLM65(天蓝色)。机体的上半部分还刷了RLM02浅灰和RLM71暗绿组成的双色碎片迷彩,机翼上表面和水平尾翼同样是浅灰和暗绿组成的条纹迷彩。机鼻为略显眼的绿色涂装,同时后部有醒目的联队队徽黄蜂。这种涂绘方式并非自始即有,而是出现于1940年与1941年之交,并在1942年初,第二代ZG1重新编成后才成为联队标准涂装。引擎罩两侧小倒钩式样的零件是发动机排气管。左侧排气管后上方突出的零件是增压器进气口。进气口旁边的红色三角代表润滑油品种标识,不过因为反映到模型上太小,所以标识里面也没印字。发动机整流罩上有两挺7.92毫米MG17机枪。机号斜上角的黄色三角代表燃料加注口及辛烷值标识。机翼两侧上表面、下表面和机体混合编码中间都有十字徽。十字徽前后注意四位字母数字混合编码,这是德军机身标识的重头戏,也是德军标准的编码系统,理论上除昼间战斗机外的所有德国飞机都能通过这个编码系统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无线电呼号,或者说能根据这个系统反推出任何一架正在服役的飞机。前两位为数字加字母混合,表示联队;后两位为字母,分别表示单机号和中队,同时按中队不同单机号用不同颜色涂刷。数字加字母的联队编号为空军总参谋部发放,随机编号无规律可循,要查只有看表格,所以我们着重说说后两位数。因为编码中不包含大队这个概念,所以第四位数字除表示中队外,还包括了联队部和大队部这两种单位。命名规律为联队部A,1—5大队部为B—F。从联队的第1中队起到第15中队使用H到Z。其中I、J、G、O、Q五个字母因为容易混淆平时不用,如果中队数量多于15个,则从Z后开始表示第16—20中队。第三位字母表示飞机在中队中的编号,同样以字母顺序抽出I、J、G、O、Q后表示前21架的顺序,如飞机多于此数则从Z后接上。同时第三位字母会根据所在单位不同用不同颜色涂刷。联队部和大队部为蓝色或绿色(一般联队为蓝,大队为绿)。战争初期一个大队为3个中队时,各中队以白、红、黄三色顺序循环。如第1中队属于第1大队,第三位字母用白色涂刷,第四位字母为H;第11中队属于第4大队,第三位字母用红色涂刷,第四位字母为V。随着战争进行,大队中出现第四甚至第五中队,则各中队以白、红、黄、蓝和白、红、黄、蓝、绿顺序循环。以本机后两位刷的字母CD为例,因为是第三大队本部,所以最后一位为D。第三位为C,代表大队部第三号机,同时为了表示大队部,所以字母刷的颜色为绿色。最后一个字母处还有一条代表东线的黄色识别带。凸角补偿方向舵,垂尾上有德三万字符。尾部导航灯没做分色。驾驶舱后方有天线。两翼翼尖的导航灯做了分色。两翼中段伸出MG FF/M 20毫米机炮。翼面下十字徽附近突出的小零件是副翼质量平衡用和空速管。可以通过替换件组成着陆态或飞行态。座舱内带小人一个。






Messerschmitt Bf 109E Diecast Model
Luftwaffe III/SKG210 Wespen, Eastern Front, 1941
狗仔AA32101
Bf109 E-4/B型(但是实机照片注释是E-7/B型)
德国空军ZG1(ZG代表驱逐机)黄蜂联队第3大队
东线 1941年
机体两侧主体、机腹和机翼下表面涂装为RLM65(天蓝色)。机体的上半部分还刷了RLM02浅灰和RLM71暗绿组成的双色碎片迷彩,机翼上表面和水平尾翼同样是浅灰和暗绿组成的条纹迷彩。机鼻为略显眼的绿色涂装,同时后部有醒目的联队队徽黄蜂。这种涂绘方式并非自始即有,而是出现于1940年与1941年之交,并在1942年初,第二代ZG1重新编成后才成为联队标准涂装。引擎罩两侧小倒钩式样的零件是发动机排气管。左侧排气管后上方突出的零件是增压器进气口。进气口旁边的红色三角代表润滑油品种标识,不过因为反映到模型上太小,所以标识里面也没印字。发动机整流罩上有两挺7.92毫米MG17机枪。机号斜上角的黄色三角代表燃料加注口及辛烷值标识。机翼两侧上表面、下表面和机体混合编码中间都有十字徽。十字徽前后注意四位字母数字混合编码,这是德军机身标识的重头戏,也是德军标准的编码系统,理论上除昼间战斗机外的所有德国飞机都能通过这个编码系统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无线电呼号,或者说能根据这个系统反推出任何一架正在服役的飞机。前两位为数字加字母混合,表示联队;后两位为字母,分别表示单机号和中队,同时按中队不同单机号用不同颜色涂刷。数字加字母的联队编号为空军总参谋部发放,随机编号无规律可循,要查只有看表格,所以我们着重说说后两位数。因为编码中不包含大队这个概念,所以第四位数字除表示中队外,还包括了联队部和大队部这两种单位。命名规律为联队部A,1—5大队部为B—F。从联队的第1中队起到第15中队使用H到Z。其中I、J、G、O、Q五个字母因为容易混淆平时不用,如果中队数量多于15个,则从Z后开始表示第16—20中队。第三位字母表示飞机在中队中的编号,同样以字母顺序抽出I、J、G、O、Q后表示前21架的顺序,如飞机多于此数则从Z后接上。同时第三位字母会根据所在单位不同用不同颜色涂刷。联队部和大队部为蓝色或绿色(一般联队为蓝,大队为绿)。战争初期一个大队为3个中队时,各中队以白、红、黄三色顺序循环。如第1中队属于第1大队,第三位字母用白色涂刷,第四位字母为H;第11中队属于第4大队,第三位字母用红色涂刷,第四位字母为V。随着战争进行,大队中出现第四甚至第五中队,则各中队以白、红、黄、蓝和白、红、黄、蓝、绿顺序循环。以本机后两位刷的字母CD为例,因为是第三大队本部,所以最后一位为D。第三位为C,代表大队部第三号机,同时为了表示大队部,所以字母刷的颜色为绿色。最后一个字母处还有一条代表东线的黄色识别带。凸角补偿方向舵,垂尾上有德三万字符。尾部导航灯没做分色。驾驶舱后方有天线。两翼翼尖的导航灯做了分色。两翼中段伸出MG FF/M 20毫米机炮。翼面下十字徽附近突出的小零件是副翼质量平衡用和空速管。可以通过替换件组成着陆态或飞行态。座舱内带小人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