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早期皇帝、皇后和重臣埋葬金陵,采取的当是本民族葬法。这虽然没有考古发现,但从其他鲜卑墓葬来看,不同于魏晋和十六国陵墓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北魏平城时代后期帝王陵墓就体现出一定的君统性质,这既集中表现于冯太后的永固陵,也表现在孝文帝规划了洛阳陵区。冯太后生前决定不按照鲜卑传统死后入葬金陵,并选定今大同东北西寺儿梁山(今方山)为自己陵墓所在,孝文帝遵从了冯太后遗命,这就是大同方山永固陵。永固陵的形制与已经发掘的其他大同北魏墓葬都不太一样,比较特别的是进入墓门之后就是一个被称为前室的近方形空间,这个空间与常见的墓葬前室不一样。后来的北魏宣武帝景陵、节闵帝陵、磁县湾漳大墓(可能为文宣帝高洋陵墓)都是这种形制,可见方山永固陵的创制意义;也可见北魏最高统治者可以冲决传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