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8日漏签0天
爱风筝吧 关注:10,635贴子:143,04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爱风筝吧
>0< 加载中...

制作一个荷翼比最优的风筝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前段时间,与麦的速mds@麦的速mds 在贴子里讨论荷翼比的问题,萌生了一个想法:做一个荷翼比最优的风筝。为什么是“最优”而不是“最小”呢?因为最小未必最好。一只风筝不但要考虑微风易飞,还要考虑强度、抗大风能力、制作材料是否买得到、制作方法是否可行、美观度等等,只有各方面指标都能照顾到的荷翼比,才是最佳和最优的。
查询百度可知:风筝的易飞程度取决于它的重量和受风面积的比值,也就是荷翼比。荷:风筝负担的自重;翼:风筝翼面的有效受风面积;比:二者的比值。单位是:克/平方分米,公式为:荷翼比=重量÷面积,其中:重量是定值,风筝制作完成后,一般重量是定值(不讨论换杆、加尾等);面积是变值,风筝翼面受风后会向后弯曲变形,迎风面会打折,风越大打折越多,但是我们一般只计算风筝制作完成时的面积,受风后的面积难以量算。
查询百度可知:与荷翼比相类似的还有一个概念,即:翼载荷。翼载荷是指飞机质量和机翼面积之比。通常说的翼荷载是指飞机起飞时的翼载荷,即起飞飞机质量和机翼面积之比。翼载荷是飞机总体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关系着飞机的起降性能、爬升性能、机动性能、最大航程和升限等。总的来说,要求机动性好、起飞着陆速度小的飞机,采用小的翼载荷,而要求速度高的飞机采用大的翼载荷。
翼载荷是航空领域的概念。个人认为,风筝领域用荷翼比更准确些。
贴主翼天飞龙@翼天飞龙 于2021年2月5日发贴讨论过翼载荷,学习后很受启发。
下面,从理论研讨到实际制作,完成一个荷翼比最优的风筝。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玩风筝是一个系统工程,风筝的大小、重量、形状、面料、骨架、提线、制作工艺等,到放飞线的粗细、承载力、线的重量、线的性能等,再到放飞环境、风速、放飞技巧等,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风筝的放飞。
本贴尝试从这些方面讨论一下,抛砖引玉。


2025-07-18 03:43:18
广告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面料。
目前,常用面料有布、纸、塑料膜,而公认塑料膜最轻,所以面料首选塑料膜。
市面买得到的塑料袋膜从0.5丝到20多丝。要得到小的荷翼比,当然面料要轻,0.5丝似乎是最好的。但越薄也越不抗拉,一扯就破,一旦出现地上微风、天上大风就麻烦了;太薄的塑料膜不好施工,做好的风筝容易皱皱巴巴的,不美观。根据我的经验,2丝塑料袋膜最佳:能抗3级风(实测),施工时可以象布料一样裁剪、拼接,色彩丰富,可以做各种拼色风筝。更厚的塑料膜单位面积的重量会更大。
综上所述,面料选2丝塑料袋膜。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骨架。
目前,常用骨架杆有竹子、玻璃纤维杆、树脂杆、碳杆等,碳杆最轻、性能最佳,是当然的选择。
碳杆以1.0mm、1.5mm、2.0mm三种比较适合做微风风筝,合理的长度以内,硬度还可以。0.8mm太软,越长越软。3.0mm以上重量更大了,不考虑。
综上所述,骨架杆选1.0mm、1.5mm、2.0mm,具体选哪种,要根据风筝大小和强度搭配使用,尽可能越细越轻越好。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三,形状。
目前,市面上风筝的形状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三角和类三角、菱形、五角、六角、八角、八星、多边形、鹰形和类鹰形、异形等等,难以穷尽。然而,风筝的形状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风筝的微风性能。一般认为:三角、菱形适合微风,多边形更抗大风。因此,微风风筝选三角、菱形居多。
三角和菱形的顶角在90°±20°范围内,一般认为顶角大于90°更微风,但我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贴吧里有很多贴子认为,菱形比三角更微风。
综上所述,形状选择100°顶角的菱形风筝。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四,大小。
由荷翼比的公式可知:风筝的重量和面积负相关,重量越轻、面积越大则荷翼比越小。但实际情况是:风筝越大,骨架杆越粗、越长,配件越多,蒙面和骨架就越重。因此,要在杆粗和风筝大小上做一个平衡选择。1.0mm实心碳棒最长到1米,就有微弯了,这是极限。如果用1.0mm实心碳棒作为中杆,风筝高不能超过1米;如果用2.0mm实心碳棒作为中杆,风筝高不能超过1.5米。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五,制作工艺。
我见过很多超微风塑料膜风筝,采用的是固定骨架+贴膜的方式,即将骨架杆用粘贴、绑扎、连接件连接等方法预先制作好,不可拆卸,然后用双面胶或胶水将塑料膜(纸)蒙面粘贴在骨架上。其优点是:蒙面强度小一些不影响放飞、携带和保存,受力主要是骨架,骨架杆之间通过力的连接,可以互为支撑,因此,蒙面和骨架杆都可以用更轻的材料,风筝也可以做得更轻。但是,由于骨架不可拆卸或部分不可拆卸,风筝不便于携带,同时也决定了这类风筝不可能做得很大,难以突破荷翼比。有一次,我放了一个2平米的塑料袋三角风筝,一个大爷颇为惊讶,说塑料袋风筝怎么可以做得这么大。
为了便于携带,本风筝采用商品风筝普遍使用的那种可拆卸方式,即:中杆、边杆固定,横杆可拆。
1、为了减少拼接、减轻重量,采用一张整张塑料膜制作;中杆套和边杆套直接用封口机热熔塑封,杆套两端也直接塑封。整个风筝只有2个配件,即2个三通(提线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2、预留较大的泄风口。一般超微风风筝的边杆都是从脚顶到头,边杆长度等于风筝的边长,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兜风,缺点是一旦风稍微大一点(或者收线收得快一点),风筝会围绕提线旋转,如果风筝小,就会象特技风筝那样做旋转动作而不会掉下来;如果风筝大,就有栽头的风险。
我统计了手上的商品风筝:边杆长∶边长≈0.7。也就是说,边杆长比边长短30%左右,这样风筝头部就留出了一个大的泄风口,增强了风筝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
由于本风筝拟采用1mm碳杆做边杆,太长的边杆会走软,边杆越短刚性越强。所以,预留较大的泄风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3、因为是超微风风筝,不考虑包边和其他加固加强技术。最多在风筝头贴一块风筝修补专用胶带,防止风筝落地时戳破风筝头;中杆、边杆尾端贴一小块医用胶布,防止大风时骨架杆戳穿蒙面。
4、提线用0.8号大力马线,不使用提线布。
5、2个三通用中性笔笔芯制作。剪两段7、8毫米长的中性笔笔芯,将一端用钳子夹扁,用封口机塑封两道,用针线缝在边杆上即可。
6、如果中杆太软,就在中杆上适当的位置加装1~2根提线,即采用3提线或4提线的办法。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六,荷翼比测算。
为了找到最优的荷翼比,需要对各种尺寸风筝的荷翼比进行对比分析。然而,实际制作这些风筝费时费力费钱,所以还是用数据测算的方法来得方便快捷省钱。测算时使用的各种数据,也可以为筝友们今后制作风筝提供参考。
荷翼比测算基于以下知识点:
1、测算是基于上面讨论的成果,即:顶角为105°的菱形可拆卸风筝,面料为2丝塑料膜,骨架杆选用1.0mm、1.5mm、2.0mm的碳杆,并按第五点讨论的工艺制作。
2、相似图形的特性: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菱形面积=(两对角线相乘)÷2=(中杆长×翼展宽)÷2
4、假设中杆长为100厘米,根据三角函数正切公式,则:
翼展宽=2×(tan52.5°×二分之一中杆长)=2×1.303225372841×50=130.32(厘米)
5、假设中杆长为100厘米,根据三角函数余弦公式,则:
菱形上边长=二分之一中杆长/cos52.5°)=50/0.608761429009=82.13(厘米)
6、塑料膜的重量=塑料膜体积×比重=面积×厚度×比重=菱形面积×0.002厘米×0.93克/立方厘米
7、边杆长为边长的77%。
8、横杆长为竖杆的90%。
9、1.0mm碳杆重量=碳杆长度(米)×1.28克/米(网购碳杆实测值)
1.5mm碳杆重量=碳杆长度(米)×2.69克/米(网购碳杆实测值)
2.0mm碳杆重量=碳杆长度(米)×4.0克/米(网购碳杆实测值)
10、网购碳杆实测:
1.0mm碳杆长度达到0.9米时,碳杆勉强能保持直线,达到1米就会弯曲;
1.5mm碳杆长度达到1.0米时,碳杆勉强能保持直线,达到1.2米就会弯曲;
2.0mm碳杆长度达到1.5米时,碳杆勉强能保持直线,达到2.0米就会弯曲。


2025-07-18 03:37:18
广告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七,制作。
风筝参数确定以后,制作就比较简单了。
1、取一个0.7米×0.8米的2丝塑料袋,裁去底和一条边,得到一张长1.4米×宽0.77米的塑料膜。
2、以塑料膜的长边为基线,在适当位置,用量角器量出105°点,连接量角器的原点成一条边(注意预留出2厘米制作边杆套)。
3、以原点为基点,将两条边折叠重合,沿折线用封口机封一个套,宽度为6mm,作为中杆套。从原点沿中杆向下量0.9米,标记这个点;从原点沿边杆向下量0.75米,标记这个点;连接这两个点,并用裁纸刀裁切,得到一个菱形风筝蒙面。
4、在边杆预留出来的塑料膜可以封成边杆套,宽度为6mm。
5、剪2段0.5米的1.0mm碳杆,装入边杆套内,两端用封口机封好。剪1段0.9米的1.0mm碳杆,装入中杆套内,两端用封口机封好。
6、剪两段7、8毫米长的中性笔笔芯,将一端用钳子夹扁,用封口机塑封两道,用针线缝在风筝边长的二分之一处,作为三通。用吧友建议用吸管。吸管虽然轻,但用来装1.5mm碳杆太粗,另外吸管热熔后,两个底角太脆,反复使用,1.5mm碳杆有可能会将它戳穿。
7、裁剪1段0.6米的1.5mm碳杆作为横杆,装入三通,横杆与竖杆交叉处用绳子结成绳环绑住。
8、剪一长一短两根0.8号大力马线(其他细线也行),长线一端系在中杆与横杆交叉点至顶点的二分之一处,另一端系在中杆的黄金分割点处(即90厘米×0.618=55.6厘米);短线的一端系在中杆与横杆交叉点,另一端与绳结绑在一起。
9、调提线。提起3根提线,让3根线绷直,调整手中提线的位置,让风筝平面与地面呈5~10夹角,将3根线距离线头3~5厘米处打一个死结,提线完成。
一个荷翼比0.27的风筝大功告成!





  • francis2003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小结
1、面积:翼展1.19米,高0.9米,1.19×0.9÷2=0.5355㎡。
2、面料:2丝(双面4丝)蓝色塑料膜。
3、骨架杆:横杆用直径1.5毫米等径实心碳棒,长60cm;中杆和边杆用直径1.0毫米等径实心碳棒,中杆90cm,边杆50cm。
4、重量:14.47克,其中:塑料膜重10.32克,杆和配件4.15克。
5、荷翼比:14.47克÷53.55平方分米=0.27克/平方分米。
6、放飞条件:0~1级风。
7、外形:蓝色菱形风筝。
8、1个塑料袋0.44元+碳杆4.8元=5.24元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爱风筝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