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5楼
曹丕和孙权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孙权是与曹操刘备相比的枭雄,至于曹丕差了一个档次。如果你非要把曹丕和孙权相提并论的话,请参考夷陵之战前后曹丕和孙权的表现。个人认为,孙权向曹丕称臣是其外交生涯中用过最高明的一招。当时刘备大军压境,孙权倍感压力,为避免两线作战,委屈向曹丕称臣。刘晔对孙权的心思看得很透,就劝曹丕发兵与刘备一同攻打东吴(魏攻其内,蜀攻其外,吴则必亡)。可惜曹丕不听,相信了孙权是真心称藩的,封其为吴王。曹丕多次要东吴进贡象牙、孔雀、玳瑁等奢侈品,东吴大臣都认为曹丕此举于理不合,但孙权为了稳住曹丕,在这些进贡品上尽量满足他。曹丕还三番五次要孙权将儿子送到洛阳为质,一旦遣子为质,孙权必然受曹丕控制,于是孙权想了很多办法,能拖就拖,还在曹丕的使臣面前表演的可怜兮兮来迷惑曹丕。直到刘备大败,而此时孙权已不怕曹丕,坚决不遣子为质,曹丕才发现上当,三路大兵大举伐吴,但此时东吴危机已消除,曹丕徒劳无获。曹丕这个人,军事战略眼光真是不行,该出兵时不出兵,相信了孙权的鬼话,致使自己错失了唯一一次一统天下的时机;不该出兵时反而出兵,曹丕三次亲征伐吴,都损兵折将徒劳无获。反观孙权,纵横捭阖,倒显得颇为自如。孙权与曹丕虽然年龄差不多,但是政治上孙权明显要老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