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吧 关注:384,121贴子:5,891,428

关于这次楼市下行的个人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2021年8月起至今,一二三四线城市房价集体持续下行甚至腰斩。其原因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跟就业X势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在2021年之前,大家的普遍意识是工作会几十年稳定至退休,且工资多多少少会持续上升,而月供二三十年都是不变的那么多甚至是只会越来越少(等额本金),所以不用担心,且房价一旦上涨,自己就赢了。但是没想到2022年纷纷出现了C员S业或者降薪的情况。慢慢的2021的高房价与就业情况严重不匹配了,所以房价就跟着持续下跌。
而且这次房价大下行,也证明了绝大多数人的到手月薪是7000元以下的,不然怎么会支撑不住高房价?(所以大家务实一点吧,别各个都感觉月薪过万很简单,真月薪过万的也少装X吧,有本事你买房去呀,在网上秀存在感,在200万的房子面前,你就算月入两万又如何?)
最后,我想,房价即使掉了30%或者腰斩,可大家的月薪也降了30%呀或者直接S业。举个例子,原本房价是1万5一平,你的月薪是5000元,后来房价跌到了1万1一平,你的月薪也变成了4000元,所以对于还没买房的人来说,房价似乎相当于也没降吧?1万5的房价就算腰斩还值7500呢,可你直接是S业,月薪为0。
所以即使是下行的房价,对应现在的就业,依然是高山峻岭呀。
(注:本人不是房空也不是房多,因为南京只有两套房子,不配做房多也不配做房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15 21:09回复
    中年危机的说法有好几年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15 21:39
    收起回复
      2025-07-25 22:42: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应该是分析最靠谱的,前几次下行,但是大家收入是上行的,这次下行,但是收入也下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15 22:14
      收起回复
        明年应该不乐观


        IP属地:云南5楼2023-12-15 22:20
        收起回复
          我同学就是建筑公司材料员,以前跟他说省着花,他不,说是有养老保险,现在公司直接放长假,工资也没攒下几个,直接抓瞎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2-15 22:34
          收起回复
            等额本息,买贵了,当时有疫情,感觉这个疫情特别恶心人,忽然就觉得做人没意思了。现在没钱装修,房贷要死不活,最主要对未来没有期待了,忽然觉得自己活的很失败,不如别人躺平玩一阵子,上班一阵子。他们比我早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以前躺平是件很丢人的事情,现在反而觉得这才是对的起自己活在世界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15 22:41
            收起回复
              我也觉得不乐观,虽然今年为止我们公司销售额还是有点增长,但是接单未交货的减少了很多,说明明年难了。房地产相关行业。其实这点增长也是靠放宽授信来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12-15 22:51
              收起回复
                收入只是一方面。你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
                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前两次下跌分别是08年和15年。08年上涨直接原因是四万亿刺激,底层支撑是城镇化进程产生大量劳动力人口。15年后上涨直接原因是棚改货币化,底层支撑是居民债务(官方数据,居民债务收入比从15年的90%左右,涨到现在的140%+,而美国的居民债务收入比是120%左右)。
                房价底层是购买力人口+流动资金。
                购买力人口影响因素有自然增长(出生/死亡/老龄化),非自然因素有人口迁移(迁入/迁出)。至于购买力人口是涨是降,各地统计局都有官方数据,建议自行查阅。
                流动资金影响因素则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外资。实际的可支配收入和官方口径不太一样的是,你还需要扣除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指为了应对未来而进行的主动储蓄行为,非社保)、广义税负(请自行搜索广义税负的概念)。外资则是资本流入和流出。以上具体数据,也都有官方的口径。
                至于之前两条路还能走吗?国内城镇化进程已经基本到顶了,剩下的进程是靠农村老年人自然逝世完成。居民债务收入比已经远超欧美国家,说白了居民借不动钱了。
                以上,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相关数据。官方都有,而且水分也不大,只是平时几乎不会有人去看、去思考数据之间的联系罢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12-15 22:58
                收起回复
                  2025-07-25 22:36: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越到这个时候,越是体现出来家里有家底的重要性。谁也不能说个人努力是不对的,但是在下行期间,努力是最不值钱的。容错率才是王道,啃老丢人,啃不着可能没命。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15 23:04
                  收起回复
                    公务员,事业单位都强制降薪了,我每天都在想被迫失业了应该找什么工作去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12-15 23:13
                    收起回复
                      这玩意儿本质是向未来借钱,当未来不那么美好的时候,那这资金链条也就断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15 23:22
                      收起回复
                        相信后人的智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2-15 23:25
                        收起回复
                          因为三年口罩告诉了人们,人生不只是为了房贷而活,三十年房贷太长远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减薪?失业?疾病?死亡?乃至亲人的疾病你要不要拿钱出来救?谁敢保证三十年内全家人无病无灾,收入稳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2-15 23:40
                          收起回复
                            以前就是高估,总觉得5年收入翻一番,30年杠杆说上就上,25岁背的房贷35岁就能还完,更没有预料到中年危机会越来越严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12-16 00:05
                            回复
                              2025-07-25 22:30: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3年疫情反倒救了很多人。没这3年硬封,房子还要骗很多人冲进去,如果再迟多两年爆炸真是复刻日本丢失的20年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3-12-16 00: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