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的机组成员飞行员兼机长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少尉、副驾驶平基▪卢克(Pinky Luke)少尉、领航员阿尔▪萨多克(Al Sadok)少尉、投弹手鲍勃▪安德鲁斯(Bob Andrews)少尉、飞行工程师/机顶炮塔炮手弗兰奇▪库隆布(Frenchy Coulombe)中士、无线电操作员迪克▪佩丘特(Dick Pechout)中士、球形炮塔炮手萨姆▪布莱克福德( Sam Blackford)中士、腰部炮手劳埃德▪詹宁斯( Lloyd Jennings)中士、腰部炮手亚历克斯▪叶利桑科(Alex Yelesanko)中士、尾部炮手休▪埃克罗德(Hugh Eckenrode)中士(取得两个空中击落战果)。
在战争中,体现人性、道德的感动时刻确实很少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圣诞节休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德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弗朗兹·斯蒂格勒(Franz Stigler)于1943 年12月20 日的行动也是如此,正是因为他充满人性的举动,使得九个盟军战士可以活着回家过圣诞节。
1943年12月20日,查理·布朗在(Charlie Brown)少尉开始了他在敌方领土上空的第一次任务。空袭位于不莱梅的福克沃尔夫工厂。虽然到达目标区域的行程属于常规路线,但是不久这次任务就遇到了大麻烦。
布朗的轰炸机占据了整个编队危险性最高的左侧,这是最容易被优先打击的位置,而他们下方的不莱梅,正被一大批德军战机和精良防空设施保卫着。遭遇战开始,两架B-17就被德军精准的射击击中,之后又有几架轰炸机中弹坠落,布朗的座机左翼至少被击中了一次,防空高炮精准的射击打破了机头玻璃,击毁了2号发动机,也对4号发动机造成了损坏。布朗被迫放慢速度,脱离编队,让座机成了掉队者,对大轰来说,这是执行任务遭遇险情时最脆弱的时候。随后,这架大轰就遭到8架德军战机连续猛攻,3号发动机、内部供氧、液压和电力系统也损坏了,防御只剩机背炮塔和机头重机枪还能使用。机组成员大都受伤,布朗肩部中弹,尾炮手休·埃克罗德中士牺牲。由于受损严重以及飞机在急速下降,德军战机都认为他们的目标注定要坠毁的,所以大部分都离开现场了。最后还跟着大轰的德军飞行员是弗朗茨▪斯蒂格勒(Franz Stigler)少尉,他靠近了布朗驾驶的B-17轰炸机,他在等待尾炮手举起武器,等到他飞得更进一步之后,看到了这架B-17的全貌,受伤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斯蒂格勒和布朗互相看着对方,布朗说他闭上了眼睛,希望自己的噩梦能结束。斯蒂格勒希望说服布朗降落,但是他失败了,布朗受伤的身体和缺氧的大脑让他只专注于飞回英格兰。斯蒂格勒没有办法和布朗进行更多的口头交流,他们只能继续通过手势来进行沟通。德军飞行员斯蒂格勒看到布朗的轰炸机正在驶向英格兰,他有机会和理由将其击落,但是他选择了护送布朗等人越过海峡,直到距离英格兰比较近的时候,他才选择了离去。斯蒂格勒永远不会说自己的护送行动,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他相信军事法庭的宪兵会随之而来。斯蒂格勒体现出的人性值得赞赏,但是在战时,他可能会成为德国人民唾弃的对象。布朗驾机平安着陆,但在报告相关情况后,也被告知不要向任何人提起德国人这次意外的举动。
此次事件后,这架大轰再也没执行过任务。1944年4月16日运回美国。1945年8月11日报废拆解处理。
斯蒂格勒和布朗都在二战中幸存下来。布朗退役后居住在美国,而斯蒂格勒在为德国服务了多年之后,选择移居加拿大。布朗对这起事件的记忆非常朦胧,他被鼓励找到护送他们返航的德国人,以填补他缺失的记忆,并确保这不是梦或幻觉。20世纪80年代,布朗想办法通过各种关系终于找到了斯蒂格勒,意外发现他就住在离自己几百英里远的地方(斯蒂格勒移居到了温哥华)。经过漫长的电话交谈,斯蒂格勒填补了故事的空白,并证明布朗的记忆是对的,1990年年末两人终于再次相见,成为好朋友,直到1998年两人相继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