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吧 关注:873,616贴子:11,829,247
  • 9回复贴,共1

华五土木硕士转行探索+土木本科毕业四年同学聚会感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学校初九就开学了,但是我还有一点春节戒断反应,无心学习,所以想抽空将我近半年的一些转行研究感悟做一些分享,一家之言,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兄弟们多多包涵。回学校前跟本科同学和高中同学都聚了聚,对于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也有些感触,我后面也简单聊一聊,感兴趣的兄弟帮忙顶一顶帖子,谢谢诸位!


IP属地:上海1楼2024-02-21 14:48回复
    我近期探索过的转行方向主要有互联网和大客户销售。
    考虑互联网行业主要还是高薪的诱惑让人欲罢不能,因此我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去研究。互联网的相关岗位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了,产品、运营、研发等等都有我们土木佬的踪迹可循。一开始我是想要干干试试研发的,主要看准的方向是算法,因为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哈哈哈。我一开始对于算法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只感觉这岗位还是挺高大上的,所以我在网上看取取经就开始学了。先看一下西瓜书和统计学习方法学点理论,再搞了个小项目实践。在做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了一些问题:1.这个岗位的实际工作技术含量比想象中的要低。2.互联网研发类工作社会属性弱,每天坐在工位的时间太长,不太适合我这种喜欢到处吹牛扯淡的弄潮儿。3.我不是一个专注的人,在缺少七年科班基础的情况下,我很难在这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当然,我不能碰到一点问题就放弃,那也太草率了一些。于是我决定先去互联网行业看一看,再做决断。于是我开始准备寒假实习投递,最终获得了一家中厂的战略分析实习,主要的方向是AI业务的分析。入职后干了两周就过年了,我也亲身感受了一波互联网的工作节奏,主要有几点感悟:1.互联网工作的社交属性是真的很弱,岗位和工作都是螺丝钉化的,不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2.互联网的工作节奏比较快,目标导向明显,即便是我实习的公司已经算965了,但是工作时的难受程远超我曾经在地产的时候。3.互联网的高薪和卷都是真实存在的,适合以高薪为人生追求的人。我当时在的部门叫总经理办公室,四个正式员工(三北大一复旦)+两个实习生(另外一位北大本复旦硕)。学历卷到极致,工作节奏快,都让我有些不适,所以开学后我就撤了。


    IP属地:上海2楼2024-02-21 15:05
    回复
      2025-07-21 13:07: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段实习让我对于转行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方向性:适合+快乐。这两点本身也有关联,只有适合才会快乐,快乐的工作才算是适合。我们土木现在是跌落谷底了,但是不能因此就自乱阵脚,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青春岁月几何,不能这样随意挥霍,要明确自身的需求和追求才能行稳致远。要搞钱就向钱看,要生活就要避开那些卷七卷八,牺牲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的工作。


      IP属地:上海3楼2024-02-21 15:10
      回复
        所谓适合,我觉得主要是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要拿优势去就业市场竞争,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所谓的高薪。职业生涯少说也有三十年,在一个自己不擅长的岗位上奋斗三十年无疑会与他人产生更大的差距,追赶的过程本就辛苦,辛苦一生不值当。从自身的角度而言,我是一个相对外向的性格,喜欢与人沟通交流,情商智商都还在线,我希望自己的工作是能够将这些特点展示出来,而不是为了工作将这些特点抹平,削足适靴非我所愿。所以我把目光转向了下一个岗位,B端销售。


        IP属地:上海5楼2024-02-21 15:20
        回复
          对于这个岗位,由于实习机会比较少,所以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朋友和网络。通过跟朋友交流和自己上网检索,我基本了解了这个岗位的基本情况与职业发展。我朋友建议入行先从售前工程师或者解决方案入手,先掌握一点的技术,接触业务和客户,再看自身是否适合销售这个行业。他还给我推荐了一本书以便我了解售前解决方案、项目经理、销售等销售业务相关的岗位——《商战往事》。但是综合看下来,确实是比较适合我的一份工作,所以也是我未来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这个工作有以下特点:1.前期薪资待遇高于一般岗位,低于技术性工作。2.自由度较高,天花板不限,能者上弱者下。3.不适合的话工作压力不小,只能挣到底薪,但是底薪也还不错,跟传统的C端销售不一样。4.需要参加一些应酬,但是不是特别夸张的那种。5.后期发展比技术性工作要好,人脉资源有积累,社会管理经验丰富产生一定的复利效应。总体而言下限中等水平,上限尽情发挥,但是没有技术岗位那种稳定性。


          IP属地:上海6楼2024-02-21 15:29
          回复
            研究生这一年半,金融行业实习了一年把行业耕崩了(也算是一盏行业冥灯哈哈哈),互联网也探了探(实在是不感冒),科研机构也待过了,多少还是有些感悟。
            1.行业都是有周期的,不要对于当下光鲜亮丽的职业有滤镜,不过是周期红利,说完蛋就完蛋。
            2.选择职业尽量选择职业生涯长、天花板高的职业。我们作为转行人员,转进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时间成本的,只有职业生涯够长,我们才能吃到行业的一些红利,否则转进去行业又完蛋了,那不是瞎耽误功夫。只有职业生涯长,天花板够高,我们积累的行业经验才有价值,否则不过是高级流水线工人,年老体弱就会被新来的工人替代。
            3.选择有复利效应的工作。我们当下是被各种压力裹挟,所以相对浮躁,大家都想赚一笔快钱。但是大环境下行的时候,赚快钱的难度陡升,还是要做长期主义者。长期主义的好伙伴就是复利思想。能够产生复利效应的有:资产、人脉、长周期行业经验等等。我们常说体制好,它好就好在可以产生复利效应,稳定中上的收入可以积累资产。工作过程可以积累人脉,职业生涯相当长。其实我前面说的销售也是可以产生复利效应的,因为客户资源做的好只会越来越多,销售岗位的行业壁垒也较小,可以跟随行业迁移,基本不受行业周期影响。我能想到的职业还有教培:生源积累基本上是稳定增长的,虽然说现在碰上政策收紧,但是我身边做教培的朋友也都赚不少,比在外面打工强很多。而且教育这个行当自古有之,即便是人口减少也不会很快就弱势下去。


            IP属地:上海7楼2024-02-21 15:44
            回复
              同学聚会感悟
              春节期间和很多同学都聚了聚,我感觉大家都过得还不错,没有明显上的差距,无论是选择工地、转行、公务员的朋友,现阶段都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我确实感受到,公务员后期是会好一些的,因为我之前说的复利效应。
              读研好不好?
              综合来看,我们那时候选择直接读研的同学,下限都明显提高了很多,如果目标是为别人打工,那读研是有必要的。如果未来想要自己有一番事业或者进体制,那本科毕业就可以去了。像我这个年纪,已经有不少同学在创业路上了。工作后读研是最没有必要的,因为时间不等人,工作经验基本作废,除非为了换赛道和应届生身份,不然得不偿失。


              IP属地:上海8楼2024-02-21 15:51
              回复
                219629840


                IP属地:上海9楼2024-02-21 15:52
                收起回复
                  2025-07-21 13:01: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晚点更,有人感兴趣再更


                  IP属地:上海11楼2024-02-21 15:53
                  回复
                    有观众讲起来才带劲嘛哈哈哈!
                    考公or考研失败or被裁员,是不是完了?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碰上了口罩,碰上了经济下行,我们土木还碰上了行业暴雷,几重因素叠加,肯定是有点难受的。但是我观察我的大学同学们,即便碰上了这些问题,基本上花半年时间就能重新收拾行囊,轻装上阵,目前大家也都过得还不错。有一个同学在地产工作半年就被裁员了,碰上疫情也没那么好找工作,歇了半年后入职了沿海城市的招商办(合同工)。另一个同学考公进面多次,但是都抱憾而终,现在在航空公司工作,一切顺利。还有同学跨考教育学失利,现在在深圳做专职家庭教师,月收入一两万不等。综合来看,这些看似大的波折,在我们人生这场长跑中其实也微不足道,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我们当下的境遇是连续选择的结果,未来也会在当下的选择与努力中变得更好。大家如果现在也处在困难之中,不要过度焦虑,行动起来都会变得更好。


                    IP属地:上海20楼2024-02-21 18: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