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以下评价全部取自重编程领域大神本人所述。
重编程不能说是弱卡,也不能说是强卡,只能说是一张改变游戏玩法的卡。当你选择了重编程这条道路,就意味着你和绝大部分的球卡要说再见了。
根据笔者的计算,球机卡(特指在负集中情况下无法发挥的卡)在机器人卡组中的占比约为1/3,这乍一看很糟糕,但要知道,常规的机器人打法一般都是大卡组,因为机器人的卡牌本身就是绝大部分都将就能用,但是极为出众(点名批评观者的那一堆假卡)的又很少,但当我们去看一些其他的角色卡组,你会发现本身就存在着大量捏着鼻子都不会抓的卡(战士的白卡垃圾堆,猎人的换皮防御天团,观者的保留预见阿尔法),因此可以说,重编程机的本质是“更接近于战猎观的打法”。同时我们会发现,在面对觉醒者和老头的时候,对抗二者的难度也是和一般的球机反过来。再其次,能用的卡少,意味着洁,而重编程机本身就是要洁的,因为重编程的的数值基本依赖于多次打出重编程,减小卡组加快循环速度就是有必要的。由此也引出了重编程的强度问题,重编程的强度其实是在打出三次重编程或者两次重编程+让集中掉光之后才开始正面快速提升的,因此,重编程的主要问题就在于重编程的效率太低(还有机器人对力敏的利用效率一般),而重编程机的卡组构筑一切都要围绕多次打出重编程服务,依赖于全息,快速检索,超频,甚至是弹回,这也就是为什么重编程必须要敲。
那么我们前面是假定了我们已经选择了重编程,但是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选择重编程呢?
道理很简单,编程和球卡是冲突的,你只需要在看重编程的时候衡量一下自己卡组的球卡成型程度就可以了,更加简化一点就是:一层的时候看到重编程,前面如果没抓球闪寒流,就可以考虑转。
接下来具体讲一下重编程的打法。
重编程的成长和运转离不开关系,重编程打出去的越多就离胜利越近。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全息影像,看见全息就抓,全息既能把重编程抓回来再打一次,而且还吃敏捷可以再启动过程中防住对面。除此之外就是洁,抓快检超频编冲。
当然,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可以采用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一张重编程不够就上两张,两张就不够就上三张,数量能堆起来转个P(
接下来是重编程的数值。编程机相对来说是不依赖卡牌本身的数值,而是将卡牌作为力敏的输出端口,前面举的全息正是一个例子。机器人本身对力量敏捷的利用效率是比较差的,不像其他三个角色都有正八经的多段攻击卡(飞剑,千穿,发泄)。对此,笔者的建议是:
第一,使用带有运转或零费的攻防卡,如全息,超越光速,扫射,充电,均衡,蒸汽。同时0费无色卡深呼吸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可以把打完的重编程都洗回去,同样的,重启也能实现这个作用。
第二,抓硬化,狂乱撕扯。
第三,用机器人的最强多段弹幕齐射输出。
乍一听这很矛盾,因为弹幕齐射是需要球的,而编程会把球废掉,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首先,等离子球是不受集中影响的,所以编程机可以抓聚变。其次,初始卡组给的电击也可以挂球,还可以找绿混沌和彩虹专门挂球。
总结起来就是,编程机挂球只管挂不管推就行了,其实只挂球上去效率是比想象的高的。
再说一下其他要注意的点。球机因为冰球的存在所以每回合都能稳定起防,但编程机没抽上来防就是真的没有,因此蛇眼,金字塔和机器学习对编程机的效果很好。等离子球不受集中影响,因此挂等离子球和机器学习配合能实现运转上的成长以此补充不足。
编程本身的效率并不高,不是胡局不要指望能一直出数值的同时成长,要把握好大量叠力敏和专注于攻防的转换节点,不要忘了编程机可以随便射爆,在有足够人工制品的情况下编程也可以当成一个一次性效果辅助球机用弹幕输出。
最后,编程机在删卡的时候记得删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