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足球吧 关注:119,686贴子:1,172,233
  • 0回复贴,共1

尝试拆解荷兰对英格兰比赛的战术考虑。科曼并非想象的庸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一众已经结束了欧洲杯之旅的强队主帅中,公允评价科曼的表现不算是差的,起码也不差于法、意、葡、比那几支队伍主帅。特别是在排兵布阵和临场调整上,还是有自己的清晰思路,实际效果也并不差。虽然好几场比赛踢得不好看,也是基于球队实际情况作出的理智选择。这里就试着站在球队主帅的角度,分析一下科曼在对英格兰比赛中的战术选择和后续变化。
在赛前部署中,作为主教练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双方的优势劣势。科曼肯定认同这支荷兰队整体实力不如英格兰,特别是中场大伤后差距很大。但是荷兰在体能储备上有优势,英格兰连打两场加时消耗巨大,球员体能会下降得比荷兰队更快。所以科曼的总体思路很明确,就是上半场让出球权打防反,消磨英格兰队体能,等下半场再追求进攻。
上半场阿克和邓弗里斯很好地贯彻了教练要求,采用兑子战术牢牢锁住了萨卡和贝林厄姆,但是相对应荷兰两翼进攻也基本废掉了,前场只能凭三前锋加西蒙斯四个人的个人能力创造机会。西蒙斯打进世界波有一定意外成分,如果接下来能守住,等英格兰开始心态不稳急于进攻,可能马伦和加克波的反击机会就来了。可惜邓弗里斯接着就犯规被吹点球,英格兰及时扳平让他们增强了信心,发挥出中场优势,对荷兰形成了压制。这段时间阿克和邓弗里斯对英格兰两边的限制仍然很有效,但荷兰后腰位置的薄弱让福登在禁区前沿连造杀机。
德佩受伤下场是一个关键点。科曼换上费尔曼应该不是预案而是临场做出的决定。换一个中场上来的主要意义是要加强中路防守,人员质量不行用数量弥补,双后腰不够就摆出三后腰。实际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费尔曼上场后福登在禁区前沿翻不起风浪了。但是没了德佩这个核心接应点,荷兰这边组织进攻也更难了,甚至把球传过半场都不容易。
下半场一开始科曼用伟哥换下了马伦,也是看到马伦上半场基本没有表现。伟哥兢兢业业,在接球、争头球的时候发挥出了自己的身体优势,但是欠缺速度和创造力使他的作用还是不如德佩。在科曼的计划里本来伟哥是不该这么早上场的,只能说事出无奈。
下半场荷兰开始有意无意模仿上一场土耳其的防守体系,扎稳了后场篱笆,英格兰队也没这么容易打进来。双方对耗到6、70分钟后,英格兰体能下降已经比较明显了,无力再前场压制,荷兰也慢慢把场上攻防局势拉回到均势。这应该符合科曼事前的期待,但科曼并没有及时做调整出招。可能在他原定计划里,伟哥应该是这个时间段换上场来冲击的。看看替补席,科曼手里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的进攻牌可打。
相比科曼,南门手里的牌厚度要强很多。看到英格兰进攻遇到瓶颈,他适时换上体能充沛的帕尔默和沃特金斯加强冲击,沃特金斯上来就在右路制造了一次杀机,只是毫厘之间的越位让荷兰队逃过一劫。这时候科曼就很难办了,防守型中场已经没人可换,边后卫对位换人也不见得能有效,中后卫更是不可能随便换。
科曼手里还剩下最后一张底牌,那就是变阵532,同时换上两边范德文和弗林蓬,下西蒙斯和邓弗里斯,阿克回收改打三中卫,两翼齐飞战术。这张牌科曼也是从热身赛开始准备了很久,要留到关键时刻使用。但场上常规时间已到了80分钟以后,科曼还是决定再憋一憋,把这张最后的牌留给加时赛。他的想法可以理解,一是临场改防线站位容易出现短时间混乱,可能被对方抓住机会,二是提早打出明牌,南门在加时赛前就可以针对性调整应对。可惜的是90分钟比赛最后时刻还是没守住,沃特金斯的一个不讲理进球,让科曼的底牌没有机会展示了。为此科曼直到赛后发布会上还是耿耿于怀。
总的来说科曼这场比赛算是有备而来的,战术上没输给南门,只是输给了球队实力不济加运气不佳。如果没有绝杀球,按照科曼的计划进入加时赛,荷兰队凭着体能优势和两边速度、中路高点,再加上费尔曼的定位球配合一众头球好手,应该是有不小机会在120分钟胜出的。还是可惜了,最后也没能看到科曼埋藏已久的胜负手。如果说还有遗憾的话,就是如果能在80分钟用范德文换下阿克,可能就能防住沃特金斯的绝杀球,但这也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IP属地:上海1楼2024-07-11 17: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