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社吧 关注:137贴子:112,684

回复:分享一个观点:不评判的观察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公式意味着在人际沟通中,表达同样的语言内容,但使用的语气、语调、音色、音量、情绪、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息不同,那么接受方的感受和理解就会完全不同,而且人们会更依赖非语言信息来理解对方所传达的意思。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8-17 11:41
回复
    03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原因就是在人际沟通中人们会不自觉的加入大量的自我对话式的“评价”,这些评价几乎都是指向非语言信息的。所以非语言信息对人们沟通结果的影响非常巨大。更可怕的是很多评价是在沟通还未开始时就已经发生了。
    看下面这个例子。(两人见面,还未开始对话前的刹那间)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8-17 11:41
    回复
      2025-07-28 14:27: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也许我会觉得你很有学者风范,而我又很钦佩有学问的人,觉得你和我是同类人,所以想要和你交谈。还有一种情况会是,我觉得自己很无知,而你的学者身份使我自觉饰愧,那么我就会低下头,觉得自己很丢脸。换句话说就是,我根据自己的评价形成了対你的印象。
      同时,你也一定在默默地揣测我。也许你闻到我身上有香水的味道,就断定我是夜总会里的歌手,这可能令你很反感,所以不愿搭理我。你也可能由我的香水味判断我是个爱整洁的女孩,么你就会想尽办法与我搭讪。同样,这—切都只发生在我们开始交谈前的一刹那。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8-17 11:41
      回复
        评价来源于过往的生活经验。这种评价会让人们混淆当下和过去。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8-17 11:42
        回复
          有位妻子把丈夫当做父亲一样看待,就这样一起生活了三十年。当然结果是她承受着失望带來的痛苦。最后,做丈夫的终于勃然大怒,向妻子嚷道:“我不是你爸爸”。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8-17 11:42
          回复
            除了对外貌、表情等“图像”信息会有潜意识的评价外,人们对“声音”信息也会有评价。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8-17 11:42
            回复
              比如这个声音代表对方在犹豫,那个声音代表对方不够自信等等。人们会依据这些自动的评价做出自动的反应。而且重要的问题是人们对自己声音所传递的信息,其实并不了解。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8-17 11:43
              回复
                想一想你第一次听到自己说话声音的那一刻,是不是很吃惊,觉得那个声音一点都不像自己。再有,如果你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听,很多时候你会觉着自己说话的逻辑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完美。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8-17 11:43
                回复
                  2025-07-28 14:21: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次,我的办公室里来了一对母子。当时,母亲很大声地对她的儿子说:“你总是大吵大嚷的”。儿子很平静地答到:“你现在不就在嚷吗?"这位母亲当时还不承认。碰巧我的录音机正开着,我就让她听了听自己的声音。听过之后,她严肃地说:"我的天啊,那个女人说话声竟这么大。”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8-17 11:43
                  回复
                    04
                    最好的沟通是两个人完全活在当下,如实观察、如实反馈、如实倾听、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如果说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那么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就是一种修行。不带评价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8-17 11:44
                    回复
                      结束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8-17 11:44
                      回复
                        个人:
                        评价,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称其为评判。
                        因为评价在我的感知中相对平和,评判是裹挟了个人喜怒的更为粗暴的方式,也更加接近实际状态。
                        评判行为几乎如顽固病毒般充斥着人类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人会随着这个惯性时时刻刻的向外发射自己的情绪,在判断生成的那一刻一切就已经走向了一个固定的不可避免的模板式结局——用专有名词说,这个也可以被叫做“习气”。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8-17 11:49
                        回复
                          评判的根据是来源于人的过往生活经验,又或者往世的业力惯性,多数人对此是处于一个无知无觉的状态里。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8-17 11:50
                          回复
                            所以各类失控事件的发生,我们这边也习惯叫业力的爆发:往往是来不及反应,一切就在电光石火间,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开展完,结束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8-17 11:52
                            回复
                              2025-07-28 14:15: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当然,这也是过往我自身一直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4-08-17 1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