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42,831贴子:21,301,880

回复:龟鳖目全种类简单介绍+信息汇集(reptile_checklist2023.9版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1 黑桥摄龟 Cyclemys atripons
1997年被命名,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南部尤其是柬埔寨和泰国、越南南部。它们的脖子具有橙色或红色条纹、喉咙黄色、头顶底色为棕色,有如同豹纹一样的斑点(幼体和亚成体大多没有斑点或不明显)。背甲底色以棕色或者橄榄色为主,通常背甲会有较粗的美丽的黑色放射状花纹和粗大圆点。腹甲黄色(成体)且有V形缺刻,甲桥为黄色底色带有密集的黑色条纹或放射纹或完全黑色(名字由来)。黑桥摄龟腿部的肉基本为黄色或者橙色。
值得注意的是,黑桥摄龟刚出生的苗子头部和背部整体颜色为黑色,腹甲颜色为黄色带有不规则黑点,缘盾腹面交界处有黑色花纹(随着成长会逐渐变成放射纹,到了成体之后缘盾腹面会逐渐变得以黄色底色为主、黑色放射纹为辅的外观)。而亚成体的黑桥摄龟的腹甲也常有细条纹的放射状纹路。但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分辨重点的甲桥颜色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资料不多,国内也没什么人饲养,非常冷门。另外和摄龟属中的美丽摄龟形态上非常像。

属于“黄底齿缘”的一种,注意黑色的甲桥(连接腹甲和背甲的部分)


IP属地:广西62楼2024-09-15 09:47
回复

    橙色的阴肉,颈部明显的条纹,加上黑色的甲桥,就是形态比较典型的黑桥摄龟了。
    濒危级别,具体保护措施未知,野外种群情况未知。摄龟属大多数龟在国内都非常冷门。


    IP属地:广西63楼2024-09-15 09:50
    回复
      2025-07-18 00:14:44
      广告
      3.2 齿缘摄龟 Cyclemysdentata
      关于齿缘摄龟的进一步信息,可参见扭屁股7在十年前于本吧发的帖子:【图片】短贴总结 半水龟入门之————齿缘摄龟简介科普【乌龟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1831年被格雷命名,是相对冷门摄龟属中比较有名的物种。后缘盾略呈锯齿状,是其突出特征。腹甲小,前端平切或圆出,后端有缺凹,每块盾片之间都有放射状花纹。背、腹甲之间和腹甲的胸、腹盾之间有韧带发育,但腹甲与背甲不能完全闭合。四肢灰褐色,趾间具丰富的蹼。齿缘摄龟体色变异甚大,典型的是背腹甲均为棕褐色,背甲上的黑色放射状线纹不如腹甲清楚。
      水栖龟类,但水位以刚过背为适合,无晒背习性。生活于低海拔的小河、池塘及溪流中,幼体多水栖,成体可完全到陆地上生活,但比锯缘摄龟来讲,齿缘摄龟对水的依赖性强。
      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和中国的云南(西双版纳)、广西。是广西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级别,不过分布广泛,亚种众多,一般被认为是东南亚龟中比较成功的一种。


      IP属地:广西65楼2024-09-15 09:55
      收起回复
        较为小众,国内养的人不算多(主要是外表不算出众,以前在广西一带都是菜市场上常见的龟类),对应养殖户也不多,不过繁育技术还算乐观。饲养难度据说很低,生命力顽强,对吃的不挑剔,容易开食。互动性好,价格也不高,150-200元左右。总之,是一种比较冷门但饲养体验不算差的龟种。虽然是半水龟,但是幼体多水栖,成体可完全到陆地上生活,但比其它半水龟来讲,齿缘摄龟对水的依赖性更强。其龟蛋相对它的体形来说是很巨大的。


        IP属地:广西66楼2024-09-15 09:57
        回复
          3.3 白舌摄龟 Cyclemys enigmatica
          2008年被命名,就是以前说的婆罗摄龟,又名神秘叶龟、黑腹叶龟、巽他叶龟、缅甸棕叶龟。白舌摄龟头部颜色基本一致。具体而言就是头色为铜色至浅棕色,但头顶正上方颜色比颞部区域(即我们常说的咬肌附近那个位置)的颜色浅。从正上方向下看,其壳型为比较圆的长卵型(但是壳型和齿缘还是明显不同的),上颌和舌头的颜色为白色(名字由来)。腹甲颜色通常为黑色或者棕黑色、棕色,伴随类似齿缘的放射纹。
          分布于马来半岛南部和大巽他群岛。作为2008年才被发现的物种,相关资料很少。


          IP属地:广西67楼2024-09-15 10:00
          收起回复
            3.4 灰舌摄龟 Cyclemys fusca
            2008年被命名,和发现白舌摄龟的那批人一样。分布于缅甸中部和北部,中国云南南部似乎也可能有分布。其实灰舌摄龟和白舌摄龟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灰舌摄龟的壳型和白舌摄龟相似,从正上方往下看为比较圆的长卵型;成体腹甲也为黑色、棕色或者棕黑色,伴随类似齿缘的放射纹。同样地,灰舌摄龟头顶正上方颜色比颞部区域的颜色浅。但是灰舌摄龟头色为黄色至浅棕色过渡,上颌和舌头的颜色为浅灰色,有时候这些区域还会有更为深色的灰色斑点。不论如何,将灰舌摄龟和白舌摄龟与其他种类区分最靠谱的方法还是看舌头和上颌的颜色。但是就算如此,分辨的难度依然存在:在不知道这是什么种类的情况下,你总不能检查每一只摄龟的口腔吧?
            黑舌摄龟属于“黑底齿缘”,境内有类似个体,称之为云南齿。
            其他有关资料很少。


            IP属地:广西70楼2024-09-15 14:07
            收起回复
              3.5 阿萨姆摄龟 Cyclemys gemeli
              2008年被命名,和前面两种摄龟都是同一时间被命名的。又名印度摄龟,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印度、缅甸、尼泊尔。印度摄龟也是一种外观多变的龟类,成体的印度摄龟头顶正上方颜色较一致为棕色或黑色,但头顶上方的颜色不比颞部区域的颜色浅(换言之就是颜色要么是一样的要么头顶上方颜色更深)、背甲偏长方形且宽度较窄。背甲颜色通常为黄色(背甲黄色的通常为亚成体,幼苗未知)或者棕色、棕黑色。印度摄龟的腹甲放射纹粗且密集甚至全黑,也属于所谓黑底齿缘。
              印度摄龟的头部较为平平无奇,部分亚成个体眼睛后面可能带有一条与皮肤底色对比不明显的弯曲头纹。


              关于这三种2008年才命名的摄龟,资料确实很少。


              IP属地:广西71楼2024-09-15 14:10
              收起回复
                3.6 欧氏摄龟 Cyclemys oldhamii
                关于欧氏摄龟的详细资料,参见扭屁股7在知乎上的文章:欧式摄龟C.oldhamii(含原“条颈摄龟C.tcheponensis”)形态学资料分析 - 知乎 (zhihu.com)。以下介绍多引自此文。
                1863年被格雷命名,甲壳是深棕色的,长方形,缺乏图案修饰。胸骨是深褐色到黑色,有或没有密集的黑色辐射线。头上有斑点,有一个深色的喉咙。颈部从均匀一致的暗色(西部居群)到条纹(东部居群)不同,事实上以前的条颈摄龟现已成为欧氏摄龟的东部居群。甲桥是深褐色到黑色的。幼崽有头和颈部的窄条纹,胸骨边缘有褐色的斑纹,中央有一大片深色区域。欧式摄龟的要点归结为:
                1.背甲:棕褐色到黑色,缺乏花纹修饰或被密集的放射纹填充为黑色。
                2.腹甲:棕褐色到黑色,可能由密集的放射纹构成整体颜色。
                3.头顶有小黑点状的头纹。
                4.脖子和咽喉为均匀的黑灰色,肉色白或微黄:西部居群,即原欧式摄龟。
                5.颈部有黄白到红色的条纹,肉色黄白或带有接近颈纹的发色:东部居群,即原条颈摄龟(或称条颈欧式)。

                东部欧氏,即所谓“黑底红肉齿缘”,市面上价格似乎和齿缘差不多。


                IP属地:广西72楼2024-09-15 14:15
                回复
                  2025-07-18 00:08:44
                  广告

                  西部欧氏,在原四分法中是货真价实的欧氏,与东部欧氏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均匀乌黑无条纹的脖子。


                  IP属地:广西73楼2024-09-15 14:17
                  回复
                    这也是扭屁股7分享的一个信息:平时说的“齿缘”其实大部分不是“齿缘”。市面上很多“齿缘”实际上就是欧式摄龟,真正的齿缘摄龟是淡黄色底板的,最多就是有纹路密集而显得底板颜色较深的个体,而欧氏摄龟是纯正的黑色底板,即所谓“黑底齿缘”。这也由此能看出摄龟属物种之间的难以区分程度。此外,有观点认为欧式摄龟和齿缘摄龟被认为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居群,存在过渡个体或杂交个体,在特征上可能两者兼备或表现出些许特殊性。
                    总之,齿缘摄龟和欧氏摄龟分别作为摄龟属淡色底板和深色底板的代表龟种,在国内相对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IP属地:广西74楼2024-09-15 14:19
                    收起回复
                      3.7 美丽摄龟Cyclemys pulchristriata
                      1997年被命名,又名丽纹摄龟,属于所谓“黄底齿缘”,和黑桥摄龟十分相似。
                      黑桥摄龟Cyclemysatripons和美丽摄龟Cyclemyspulchristriata在摄龟属七分法中同属于“淡腹物种”,也就是黄白色腹甲的品种。两者在形态学上是十分接近的,以至于提出七分法的学者们在论文中认为“两者几乎不能分辨,需要借助遗传标记来进行准确的区分”。
                      扭屁股7有一段经验总结文字,帮助我们从形态学上区分黑桥摄龟和美丽摄龟,摘录如下:
                      1.黑桥摄龟壳型偏圆,后部稍尖;美丽摄龟壳型偏长。
                      2.(重点)美丽摄龟的背甲“丽纹”明显,由大的点状花纹和覆盖面积较大、较规则的放射纹组成;黑桥摄龟的背甲放射纹密度小、规则度低,没有大的点状花纹,只有零星碎点,偶见背甲几乎无纹理个体。
                      3.黑桥摄龟的腹甲放射纹细、长,显得干脆;美丽摄龟的腹甲放射纹粗、短,显得纹理比较碎。当然,两者也都有大量的纯色腹甲个体。
                      另外,两者成体或老熟个体的区别还可体现在头颈部区域
                      1.大部分成体黑桥摄龟能够保持头颈部线纹的鲜亮色泽,而很大一部分美丽摄龟在成年后会出现头颈部线纹逐渐“褪色”的情况。这点区别不是硬性的,存在一部分例外。
                      2.成体黑桥摄龟的头部斑点仍然较小,形如芝麻或连体芝麻;成体美丽摄龟头部斑点几乎都比较大,形成“蠕虫纹”。这一特点适用于大部分个体,个别个体的头纹介于两者之间。


                      IP属地:广西75楼2024-09-15 14:23
                      收起回复

                        美丽摄龟的头纹,比较像蠕虫纹,总体颜值在摄龟属中算比较高的。


                        IP属地:广西76楼2024-09-15 14:23
                        回复
                          补充一段雾里看花——谜一样的摄龟属_网易订阅 (163.com)这篇文章中的话,是为学者们对摄龟属分类的一些信息:
                          “在2008年,Fritz等人通过分析mtDNA、nuclear DNA和ISSR以及运用关于摄龟属的一些在形态上的信息等发现:摄龟属可以按照腹甲的颜色划分为两大类群:即成年龟为黄色腹甲和黑色腹甲这两大类群。
                          同时,Fritz等人也在黑色腹甲这一大类群中划分出了欧氏摄龟和其他三个新物种:白舌摄龟、灰舌摄龟和印度摄龟。而成年龟为黄色腹甲的类群则包含黑桥摄龟、齿缘摄龟、丽纹摄龟这三个种类。Fritz等人还提到,黄底和黑底的两类摄龟,它们腹甲缺刻形态、股盾与肛盾中缝长度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然而个人觉得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大家都知道成年的齿缘摄龟有黑底而且成体壳型也是圆形的类群,而在论文中,Fritz并没有深入地讨论“成体黑底圆壳齿缘”,这也留下了重重疑云。我估计他是将成体的黑底齿缘都划分为了欧式摄龟。
                          但是很明显,这和Fritz等人论文中所给的“成年欧氏摄龟背甲矩形”的描述明显不符。
                          那么黑色腹甲的“齿缘”究竟应该算欧氏摄龟还是齿缘摄龟呢?不过想一想,既然摄龟属在分子学上有证据证明属内的种类分为黄底和黑底两个类群,如果黄底和黑底的“齿缘”都属于“齿缘”,那齿缘摄龟这个种类就包含了两个类群,这在摄龟属里面也就独一无二了。这也是蛮有趣的一点。
                          除此之外,如果Fritz等人真的认为齿缘都是黄底的而且结论正确的话,那么黑底的条颈摄龟和“黑底红头纹”齿缘摄龟的界限就会很分明了。
                          虽然说Fritz等人和Prashag et al.(2009年)的文章中也认为但凭形态学上区分摄龟属的种类不太现实,但是在Fritz等人的论文中还是给出了关于成体摄龟属分类的索引。本文的内容,尤其是印度摄龟、欧式摄龟、灰舌摄龟、白舌摄龟与丽纹摄龟的分类中有引用。
                          总之,摄龟属的谜团还有很多很多,这有赖于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够解决——当然,这需要它们的野外种群能坚持到人类研究透了的那一刻。”


                          IP属地:广西77楼2024-09-15 14:27
                          回复
                            摄龟属的七个成员介绍结束,接下来的池龟属只有一个成员黑池龟,就是大名鼎鼎的斑点。
                            4.池龟属 Geoclemys——黑池龟 Geoclemys hamiltonii
                            1831年被格雷命名,又名哈米顿氏龟、斑点池龟。斑点池龟更多是形容幼体繁多炫目的斑点,黑池龟更多是形容成体变得乌黑朴实的背甲,而哈米顿氏龟的学名是为了纪念苏格兰学者弗朗西斯·布坎南·汉密尔顿,他是斑点池龟等几十种生物的命名者,在19世纪早期为探索、调查印度的生物作出了卓越贡献。
                            头大,头部黑色,上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斑点,根据斑点的颜色分为白斑点黑池龟和黄斑点黑池龟2种,颈粗,颈部有黄白色小斑点。背甲黑色或棕黑色,布满不规则的黄白色斑点,边缘的斑点多而清晰,背甲有3条突起的脊棱,中间一条尤其明显,这点很像鳄龟。腹甲黑色,布满黄色或白色的不规则斑点。四肢扁圆,灰褐色,布满细小斑点。
                            属水栖龟类,栖息于小溪、河流、沼泽等地,适应性强,性情活泼,不怕人,但环境温度要求较高。作为热带龟,最好不要让其冬眠。


                            IP属地:广西78楼2024-09-15 14:31
                            收起回复
                              2025-07-18 00:02:44
                              广告
                              广泛分布于南亚地区,中国华南、华东等地有少量养殖,在广西主要在钦州、南宁、北海等市有养殖。
                              濒危级别,南亚地区对食用龟的需求一直很大,斑点池龟在南亚各国的野外种群情况都不容乐观,数量逐年减少。不过此龟繁殖能力很强(雌龟可储存雄龟精子在体内达五年之久,非常离谱),加上繁育难度不大,国内广西、海南地区的气候基本能满足斑点池龟的饲养,目前国内人工繁育大获成功,对野生斑点池龟的作宠物捕捉需求已经不大了,市面上一直有着渠道稳定的斑点池龟。幼体颜值颇高,很受追捧,但成体后背甲的斑点基本都会消失,只留下缘盾一带还有斑点残留,加之成体体型较大(750px+),家庭饲养有一定空间需求,这些都在今年显现出来,将十年前疯狂的斑点池龟价格狠压了下来。作为早年被疯狂炒作的一种龟,十年前斑点池龟甚至能卖到4000元,而现在价格稳定在30-70元左右,已然跌下神坛。总体来说,斑点池龟具备独特的颜值,互动性也很高(有“斑点狗”之称),幼体水性很好但成体反而一般,还是比较适合家庭饲养的一类龟。

                              成体斑点,斑点只残存于缘盾上了,这时称其为黑池龟或许更合适。前段时间问了郑州花鸟市场这边的斑点价格,稳定在30-50元左右。


                              IP属地:广西79楼2024-09-15 14: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