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是那句话---人的观念是最难改的,今天谁也没想到100架PFV就能摧毁十几架(俄方观点,乌方认为是几十架)重兵把守,远隔5000多公里的战略轰炸机群,按传统思路就是什么隐身啊,电子对抗之类建设成本巨大,因为米帝证明传统思路是行得通的,大家都模仿走这条路,只是没想到会有人以FPV去干。
现在FPV已经占据了战场上大部分伤亡比例,远超一战时期的机枪大炮。但仅在去年还一堆人不服,各种死皮赖脸地抬杠鼓吹坦克集群大纵深突击,态度和上面某个老兄喜欢卖弄自己杠精嘴脸类似反正就是死杠。
一战时期理论上来讲完全具备了技术条件,潜艇船速水上15节,水下7节,二战达到了20节,水下8节,说慢的,一战时期所有水面舰艇全都慢,主力舰22节而已。
至于航程就不用说了,潜艇别的本事没有,就擅长大航程。
水下续航时间:24小时。
通讯--已经广泛用了电报机。
既然是伏击,那就提前到伏击点呗待命呗,晚上浮起充电,白天潜伏在潜望镜深度,连速度都不用管了。
你都伏击了,还考虑什么速度?航速为0,连能耗都很低。
潜望镜侦察范围有限,那就以5公里间隔,部署4艘潜艇,3列12艘潜艇形成一个5X4X3X5=300平方公里的超大范围伏击区域。任意相邻两艘潜艇间隔5公里,敌舰即使从中间穿过,白天潜艇总能发现2.5公里外的敌舰吧。
为了驱赶不必要的商船和及时收听希佩舰队发出的敌舰队动态信息,最好有艘驱逐舰在周围游弋,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
好了,万事俱备,就等希佩这个诱饵的表演了,就看他怎么吸引英舰队穿过这片水域。
有人可能还是会咬着航速慢不放,拜托,你哪怕只有两艘潜艇发起成功的伏击,已经足够使追击的敌人阵脚大乱的,别太贪婪了,想让所有潜艇都赶过去搞狼群战术?省省吧。
可惜,一战潜艇都是孤狼行动,一战二战间歇期,IJN搞出了九段渐减邀击战略,开始把潜艇作为一个集群使用,二战时期邓尼茨才正式发明并实践了狼群理论。
现在FPV已经占据了战场上大部分伤亡比例,远超一战时期的机枪大炮。但仅在去年还一堆人不服,各种死皮赖脸地抬杠鼓吹坦克集群大纵深突击,态度和上面某个老兄喜欢卖弄自己杠精嘴脸类似反正就是死杠。
一战时期理论上来讲完全具备了技术条件,潜艇船速水上15节,水下7节,二战达到了20节,水下8节,说慢的,一战时期所有水面舰艇全都慢,主力舰22节而已。
至于航程就不用说了,潜艇别的本事没有,就擅长大航程。
水下续航时间:24小时。
通讯--已经广泛用了电报机。
既然是伏击,那就提前到伏击点呗待命呗,晚上浮起充电,白天潜伏在潜望镜深度,连速度都不用管了。
你都伏击了,还考虑什么速度?航速为0,连能耗都很低。
潜望镜侦察范围有限,那就以5公里间隔,部署4艘潜艇,3列12艘潜艇形成一个5X4X3X5=300平方公里的超大范围伏击区域。任意相邻两艘潜艇间隔5公里,敌舰即使从中间穿过,白天潜艇总能发现2.5公里外的敌舰吧。
为了驱赶不必要的商船和及时收听希佩舰队发出的敌舰队动态信息,最好有艘驱逐舰在周围游弋,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
好了,万事俱备,就等希佩这个诱饵的表演了,就看他怎么吸引英舰队穿过这片水域。
有人可能还是会咬着航速慢不放,拜托,你哪怕只有两艘潜艇发起成功的伏击,已经足够使追击的敌人阵脚大乱的,别太贪婪了,想让所有潜艇都赶过去搞狼群战术?省省吧。
可惜,一战潜艇都是孤狼行动,一战二战间歇期,IJN搞出了九段渐减邀击战略,开始把潜艇作为一个集群使用,二战时期邓尼茨才正式发明并实践了狼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