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曾经与陆逊评论周瑜、鲁肃、吕蒙三人,说:“公瑾威武刚烈,胆量谋略比常人要强过一倍;所以能击败曹操,开拓荆州:他的才能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后人很难赶上他,如今您是赶上他了。公瑾当初邀子敬来到江东,把他推荐给朕;朕与他饮酒畅谈,他立即说到建立帝王基业的大计划。这是第一件称心事。后来曹操借助收降刘琮的优势,声言将要率领几十万兵马分水陆两路一起东下。朕普遍邀请众将,询问适当的对策,没有人愿意先回答;至于张昭、秦松诸君,都说最好派使者写文书去迎接曹操。子敬立即驳斥说不能这样做,劝朕赶紧召回公瑾,交给他一支大军,迎面痛击曹操。这是第二件称心事。而且子敬在决定计谋策划主意方面,比从前的张仪、苏秦要超出许多了;虽然后来他劝朕借给刘备南郡这块地盘,是他的一个短处,但是这并不能损害他的两大贡献啊。周公也不要求一个人十全十美,所以朕也忘掉子敬的短处而看重他的长处,并时常把他比作辅佐光武皇帝的元勋邓禹。吕子明年轻时,朕认为他只是接受任务时不计较困难与容易,果敢有胆量而已;到了他长大之后,学问扩展增加,谋略奇妙周到,可以说仅次于公瑾,只是谈话发言时表现出来的才华不及公瑾美妙罢了。在谋取关羽一事上,子明胜过子敬。子敬在回答朕的信中说:‘凡是帝王兴起,都有表面上看来与自己敌对然而实际上却在帮自己奠定基础的政治势力:所以关羽不值得担心。’这是子敬内心感觉到解决不了关羽,而在表面上说出的一种大话;朕也宽恕他,不随便加以责备。但是子敬治军扎营,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所指挥的区域内没有荒废职责的罪过,路不拾遗:他的办法也很好啊。”
评论说:曹操凭借汉朝丞相的资本,挟制天子扫荡群雄;在刚占领荆州的城池之后,又率大军扬威东下。当时江东参加商议对策的人无不怀有疑虑而产生二心;周瑜、鲁肃却能表现出独立判断的英明和超出众人的见识:确实是天下奇才啊!吕蒙既勇敢又有谋略,能够决断和认清用兵计策;骗降郝普,擒杀关羽,是其中最妙的两例。当初吕蒙虽然轻率凶悍,后来却能克制自己,表现出国家级杰出人物的气量:岂止是一员武将而已!孙权对以上三人的评论,优劣长短公允恰当,所以在这里对其记载采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