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大同吧 关注:39,389贴子:2,347,901

回复:【代王府复建的猜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北京社稷坛,代王府社稷坛复建的主要依据,但规模比这个要小,此外,代王府的社稷坛后也有相应的祭祀享殿建筑:


IP属地:陕西21楼2010-12-17 17:44
回复
    这是北京地坛(包括风云雷雨坛在内)的图片,大家注意,坛上的石雕神龛,里面就是放诸神牌位的地方,我们代王府的主要文物依据,当然规模也要减啦!


    IP属地:陕西22楼2010-12-17 17:48
    回复
      2025-05-12 11:16:27
      广告
      好的,全贴完!谢谢大家的观看,欢迎提意见、讨论并补充资料!以上只是我觉得复建代王府时应当参照的文物资料,不知道设计者们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希望不会太离谱!
      其实,大同现在复建的许多古建筑都存在“逾制”的现象,比如文庙,尊经阁东西有两座角楼,但根据古代的规定,只有曲阜阙里孔庙和北京孔庙可以使用角楼,大同文庙虽久,但作为府一级,在古代没有也绝不可能有角楼,穿越了~~~
      希望在代王府的复建中不要再有此类“穿越”,虽然咱这里是仿故宫建的,但真要建成故宫就闹笑话了!而且一地的王府建筑,在执行中央官方建筑标准的同时,也会结合地方的建筑特色,不知道这些会不会在复建中体现出来,期待~~~~


      IP属地:陕西23楼2010-12-17 17:56
      回复
        25楼的意见很好,但愿管事的人能看到~~~


        IP属地:陕西28楼2010-12-17 23:28
        回复
          很同意dtliuzyu兄弟的看法!


          IP属地:陕西32楼2010-12-18 23:31
          回复
            玄真观听说是清代代王府毁了以后在长春宫和广智门基础上建的,经过多年的折腾,现在也就剩下广智门了;想来当年一方面是利用空地和基础,二来也有镇压王气的用意。


            IP属地:陕西36楼2010-12-19 23:18
            回复
              玄真观听说是清代代王府毁了以后在长春宫和广智门基础上建的,经过解放和文革多年的折腾,现在也就剩下广智门了;想来当年一方面是利用空地和基础,二来也有镇压王气的用意。


              IP属地:陕西37楼2010-12-19 23:21
              回复
                谢谢漫动兄弟,发发感想,真不敢当!这两日一直期待你的高见呢!


                IP属地:陕西39楼2010-12-19 23:48
                回复
                  2025-05-12 11:10:27
                  广告
                  最近半年忙着毕业做论文及考试升学,很久没来发牢骚,不过还是热爱家乡依旧!今晚不做作业了,再继续我的代王府胡想,希望让大家见笑一下!迟到祝一下,各位中秋快乐!


                  IP属地:陕西57楼2011-09-14 23:10
                  回复
                    主要是想就吧友提供的壮观修复效果图唠叨唠叨,在此转引,表示感谢!我暑假回去转了好几圈,怎么就没看到呢?


                    IP属地:陕西58楼2011-09-14 23:16
                    回复
                      重发图,学校网速太慢!


                      IP属地:陕西59楼2011-09-14 23:22
                      回复
                        不谦虚的说一下,这张图上设计的王府主要建筑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当然,以人格担保,之前我没看到这张图!
                        当然,差距也是有的,有些还差的让我有些蹊跷!所以相唠叨几句~~~~


                        IP属地:陕西60楼2011-09-14 23:25
                        回复
                          不知道这张图是否清楚,不行的话得麻烦大家点击放大了看看。主要说说几点没猜到或没来得及说到的地方。
                          首先,九龙壁复归原位。从图上看龙壁将移到和阳街北,我个人支持这种做法!他老人家原来就在街北吗!是解放后扩路移到今址的,这个老大同都知道!而且据传说,之前龙壁向北微倾斜,文物部门以为是地震所致,修复时予以扶正;殊不知此乃古人的高明之处,是故意将龙壁作斜,以使九龙倒影完全投射入壁前水池,以呈现九龙飞腾的奇观;但文物部门无知的“好心”却使这一奇观大打折扣,现在大家只能看到半壁龙了?
                          此乃老人家们传言,我可惜生在八零后,不及见古壁,在此求证知情吧友!


                          IP属地:陕西61楼2011-09-14 23:34
                          回复
                            第三,基本符合原制的三重门。大家看这张小图,看见第一道门为城楼式,第二道门特别高大,五间重檐歇山,大概是“裕门”;第三道门单檐歇山五间,是“端礼门”;第四道门为“承运门”,五间单檐庑殿,样式与我猜想的基本符合,呵呵
                            但有疑问,第一道门为城楼式,这门叫啥名?明代图上没记载,没反映,让人生疑。
                            还有,按明代规制,王府正门号“端礼门”或“端履门”,但志图上显示,第三道门才是“端礼门”,也就是复原图上第三道门,是那座单檐歇山的小建筑,与其正门地位不合;而裕门太过高大,几乎和寝殿长春宫相同,与制度不符,这估计是今人臆造吧?
                            


                            IP属地:陕西63楼2011-09-15 00:10
                            回复
                              2025-05-12 11:04:27
                              广告
                              还有,(抱歉我牢骚多),承运门前莫名奇妙的出现一条蜿蜒的金水河和三座汉白玉石桥,真和北京故宫太和门太像了!但是这东西也没有历史依据,又是今人的穿越吧?我们这王府虽号称“小故宫”,也不一定啥都要和故宫一样吧?起码咱再不差钱,也没那么大地方盖啊?倒不如像横店一样盖个新的得了!
                              


                              IP属地:陕西64楼2011-09-15 0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