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大同吧 关注:39,390贴子:2,347,932

回复:【代王府复建的猜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A是现在的九龙壁,在新王府正门的西南;
按照规划(参看前面章节),B是九龙壁的新位置,也就是要移到正门裕门的正前方,重新回到大东街的北面,不过位置东移啦!
C是原来的王府北门,明代广智门遗址,处在新王府北门的西面;
D是王府二门裕门;E是三门端礼门,看地基规模不小;F是四门承运门;
G就是辉煌壮丽的正殿——重檐九间的承运殿,看地基面积与华严寺大雄宝殿相当,大家想知道建好后有多大,去华严寺看看大殿,可以想出个差不多吧!呵呵呵
H是新的北门广智门,在原门之东;J是长春宫,K是存心殿,都还没建,老房子没拆完,估计今年或明年会开工吧?
L是社稷坛、大成殿的位置,还有几栋楼没拆完;N是谨德殿区域;O是广瞻仓,长春宫,望亲楼等建筑的“规划用地”;P是宗庙,Q是燕居之殿等宫殿的“规划用地”。
这么多建筑,难怪要新征地啊!原来的面积的确不够用,可以理解!



IP属地:陕西116楼2012-04-07 21:44
回复
    不敢当,我开始也疑惑啊!
    我考虑了以下几种可能,说来大家一起讨论:
    一,拆迁的问题。因为楼没拆完,要赶时间,所以往东移了!可能吗?估计没人信,反正我不信!当然,知府大人也不信!
    二,保护文物的问题。传说发现了几口明朝的井,还说要就地保护,所以位置移了!我不知道井具体在哪里,可是井能有多大呢?需要把几万平米的中路七八座宫殿都移开吗?我似乎不信?不知道有没有人信?当然,规划的和文物局的人可能不信?
    而且,去年7七月我去现场看过,地基的基坑有7、8米深,而且面积超大,挖的黄沙见底,那时的代王府就是一个大沙坑,根本没啥前朝的遗迹了吧?


    IP属地:陕西118楼2012-04-07 21:53
    回复
      2025-05-12 11:38:02
      广告
      老朋友都来了,谢谢关注!看来选周末写东西还是比较好的!同意!这的确是重生,毕竟原物早死了!呵呵呵


      IP属地:陕西119楼2012-04-07 21:55
      回复
        三,代王府的重生。我不知道这个词算不算原因,可我也不知道该咋说?为了重现明朝的辉煌而超越明朝!所以扩大王府占地规模和原有建筑规模,完全按故宫的样子建,现在的故宫也基本是清朝重建的了,明朝那些事儿~~~谁见过啊?


        IP属地:陕西122楼2012-04-07 21:58
        回复
          明天都来猫猫的,兄台好像最近也比较低调啊!呵呵呵。是的,没必要计较,本来就是复建吗!


          IP属地:陕西123楼2012-04-07 22:00
          回复
            可是心里还是有点遗憾,想来:第一,也怪不得知府大人,毕竟没遗迹可寻了,这又不是考古遗址公园;第二,我是伪古建筑爱好者,不是那种只喜欢破庙的人;第三,总比脏乱差强一点,所以,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呵呵呵呵


            IP属地:陕西124楼2012-04-07 22:05
            回复
              最后,要感谢知府大人,这使得《代王府的猜想》一文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继续期待,欢迎批评!


              IP属地:陕西126楼2012-04-07 22:17
              回复
                可能还是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行,2013年估计是不可能全部完工的,能完成中轴线和围墙就不错了!


                IP属地:陕西129楼2012-04-07 22:31
                回复
                  2025-05-12 11:32:02
                  广告
                  常见的情况了,可以说所有的复建工程都几乎没做认真科学的前期考古清理与调查,都说了要打造中国最大的影视基地了,以前还满心希望古城有朝一日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前年大同城墙加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预备项目,最近听说又被剔除了,看来暂时无望了~~~~~~


                  IP属地:陕西132楼2012-04-07 23:44
                  回复
                    同意前辈的高见,按照明代的规制,宫城之外本来就是有皇城围绕的,我所指的、现在所恢复的,实际上只是原来宫城的范围,按理说,明朝代王府在宫城外应当是有皇城围绕的,只是明代大同城的面积太小,又西有大北街、南大东街的阻隔,所以皇城只能向东、北两面拓展,实际面积不可能太大,但应该比现存代王府遗址面积要大些。
                    不过,代王府的宫城是由遗迹可寻的,也就是处于广智门南,大北街东,大有仓巷西,大东街北的这片区域。
                    


                    IP属地:陕西139楼2012-04-08 13:30
                    回复
                      其实朱桂王爷当年应该也够憋屈的,他虽贵为亲王,以及守边的塞王,却住在这么小的王府里,不用说不能和二哥秦王、三哥晋王、四哥燕王、五哥周王等人相比,就是比他地位低的十四弟肃王(府在兰州,今甘肃省政府所在地,本人亲自去看过,比代王府大的不只一两倍!)、十七弟宁王(府在南昌)等人的房子都比他大的多得多~~~~~~
                      知府大人扩展了宫城也好,这样可以盖的更气派些,朱桂爷在天有灵,可以欣慰些了。


                      IP属地:陕西140楼2012-04-08 13:42
                      回复
                        老朋友来啦!等你很久了,欢迎批评啊!欢迎提出高见!


                        IP属地:陕西141楼2012-04-08 13:43
                        回复
                          分析的真的很好,高见啊!不过这些缺陷也造就了大同古城的特色,你说的大同内城街楼(钟、鼓、太平、魁星)没有砖石台座,以前还真没多想,与全国其他府城相比(一般都是下承砖石台座的),这的确是大同比较独特的地方,平遥的市楼(金井楼)与榆次的清虚阁就是平地起楼,下无高台,这么看来咱古城的街楼实际上是县城的规制了!


                          IP属地:陕西146楼2012-04-08 16:19
                          回复
                            同意同意!


                            IP属地:陕西152楼2012-04-08 21:30
                            回复
                              2025-05-12 11:26:02
                              广告
                              有台基才是正常现象,一般台基下都有门洞,起到交通隧道的作用,有图为证~~~~~~


                              IP属地:陕西153楼2012-04-08 2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