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吧 关注:12,345贴子:526,495
  • 61回复贴,共1

北洋水师:一支注定失败的舰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其说北洋水师是被本子打败,不如说北洋水师是大清内部政治势力斗争的牺牲品。1888年是北洋水师的巅峰也是走向失败的开始,从1888年开始大清国内所有政治势力不约而同把矛头指向老李的淮军集团。而作为新式军事力事的北洋水师则是各派首要攻击对象。
主要有1.帝党后党之争,2.皇权与汉臣博奕。3.洋务派与保守派对立,4.地方派系南洋北洋之争。即使北洋水师撑过甲年战争,清廷也不会允许北洋发展壮大。
1.帝党与后党之争
帝党的主要成员包括光绪皇帝、翁同龢、志锐、文廷式和张謇等。
光绪皇帝是帝党的核心人物,翁同龢作为光绪帝的帝师,对帝党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他通过科举考试拔擢人才,文廷式和张謇就是他拔识的人才,成为帝党的中坚力量。
帝党形成于1889年前后,主要成员多为不掌实权的翰林、御史、部曹等官员。他们在清廷统治集团中聚结起来,支持光绪帝恢复实权而实现自已的权力,与后党对峙。作为后党的铁杆子淮军集团自然是帝党的敌对象。甲午战争帝党希望通过战争胜利树立光绪威望来结束后党的统治,却忽视北洋水师经过他们多年来的削弱早成空架子。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对立
新思想带来的新体系冲击士大夫既得利益集团。旧士大夫,绿营,旗人形成顽固派长为维护自已的利益长期阻止近代化体系。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党争也贯穿晚清时期。洋务派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新式学堂,建立近代海军等,旨在通过“自强”“求富”来挽救清朝统治危机。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为清朝培养了近代工业人才,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顽固派秉持着传统的封建观念,盲目排外,反对一切西方事物,认为学习西方是离经叛道。在甲午战争前,洋务派大力发展海军,组建了北洋水师,但在购置军舰、引进技术等方面,受到顽固派的诸多阻挠。他们指责洋务派浪费国家钱财,崇洋媚外,使得洋务运动在推进过程中举步维艰。在战争中,这种党争导致清政府内部无法形成统一的战略思想,洋务派主张利用近代化军事力量积极应战,而顽固派却质疑洋务派的军事成果,对战争的支持态度消极,进一步削弱了清政府应对战争的能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5 04:02回复
    3.皇权与汉臣的博奕
    太平天国后,汉人地方势力逐渐崛起,地方督抚权力增大,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派系。如李鸿章的淮系势力,江南的湘军集团,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影响力。地方派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中央权力存在着博弈。清廷为巩固自身统治。不仅默许各派党争相互牵制,也企图收回地方权力削弱地方势力。把有限的经费资源分给各派,限制一家独大。在军事上,地方军队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协调。例如,北洋水师在战争中多次请求南洋水师增援,但南洋水师的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以东南各省防备倭寇为由拒绝,使得北洋水师只能独自面对日本联合舰队,力量悬殊下最终惨败。在财政上,地方财政相对独立,中央难以有效调配资源用于战争。地方督抚为了扩充自身实力,对中央的财政指令阳奉阴违,导致战争期间清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无法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物资和军费支持。在军事上,地方军队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协调。例如,北洋水师在战争中多次请求南洋水师增援,但南洋水师的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以东南各省防备倭寇为由拒绝,使得北洋水师只能独自面对日本联合舰队,力量悬殊下最终惨败。在财政上,地方财政相对独立,中央难以有效调配资源用于战争。地方督抚为了扩充自身实力,对中央的财政指令阳奉阴违,导致战争期间清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无法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物资和军费支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15 04:09
    回复
      2025-06-28 11:26:04
      广告
      这样的破船还想打过联合舰队 白日做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5 07:08
      收起回复
        88年成军但是翁同龢当年就上书《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了,89年光绪大婚,90年醇亲王死了,北洋水师少了个海军大臣,91年光绪十七年户部奏请南北洋枪炮船只两年又是翁同龢的手笔他是户部尚书!真是好算计94年是慈禧大寿啊,还想买船买炮?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8 02:34
        回复
          胶州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21 15:0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21 20:1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23 00:50
              回复
                据说李鸿章留给自己后人将近4000w两白银。不知道东乡平八郎有多少资产。挺想知道小日子在购买军舰和弹药的时候会不会克扣或者提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23 00:56
                回复
                  2025-06-28 11:20:04
                  广告
                  如果老李的4000w是真的,那就活该北洋水师覆灭,清廷的拨款被各层级层层克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23 00:58
                  收起回复
                    不仅仅是党争的问题。我觉得,北洋水师,从李鸿章到下面都是一群昏头。先说李鸿章,北洋的基地建设和人事管理就很成问题。船坞和部分军械库设在旅顺,主基地由设在刘公岛,刘公岛上还没有淡水。虽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是主基地没有完善的设施也是个大BUG,至少,在烟台和荣城青岛之类地方应该建船坞,北洋舰队也不用耗费大量时间来回奔走修船。人事上,就再别提了,让丁汝昌管理一堆内行本来就是大问题。丁汝昌还不能管陆上炮台,这还不算,连后勤基地他也管不了。戴宗骞这个二货除了会贪污以外也没啥本事,他要是早点自杀让丁汝昌兼任还好一些。然后,再说说买军舰的问题。刚开始买了超扬,到不算是交学费,全世界就那水平,这两舰也挺强手。但是后来就犯傻了,买了定远之类的剑走偏门的试验品。要说李凤苞和许景澄之类的没由刘步蟾、严复之类的专业,那起码照着超扬买放大版就是了。超扬的基本布局本身体也没啥错,这两舰如果放大舰体加强侧舷,放到前无畏时代也不过时。但是却买了定远这类功能限制版加火力减配版(并非305/35)。要说定远和济远买错了也就算了,到第二次购舰时,有默西河奥兰多之类的不买,又买了致远经远之类的烂玩意。再不行买几艘埃斯梅拉达,把原装254换成234的,也比致远四舰好。也不知道李鸿章咋想的,就不能给李凤苞之类的配备几个严复这样的专业出身的跟班吗?而且距离第一次购舰已经有些年头了,自己需要什么还不清楚,还要再接着踩坑。军舰买完了,后续的训练和操作又是问题。就用6镇8远好好训练,研究战法演练舰艇布局,那么大东沟时也不会临时再开会研究阵列,还出现超扬掉队的情况,还有更要命的是,没有设置代理人。没有设置代理人,这都不是海战的问题,而是基本战斗素养的问题。也不知道琅威礼平时给北洋训练个了啥。这里再顺便回到买船的问题。第二次购舰时,福政已经有造船能力,那就应该仔细调查分析,合理分配国内造船能力和购买军舰的能力,根据需求,造一些自己需要并且能造的舰作为补充,买一些自己造不了又有需求的作为支柱。但是福政却又造了重复性的补丁(平远)。我觉得福政就应该造一些通报舰当眼睛以提高侦测半径,同时伺机骚扰,这些船即使损失了也不会太在乎,反正能大量建造。除了平时训练之外,还有情报问题。就算北洋不能派大量奸细得知鬼子的具体出行情况,那也应该了解鬼子舰船的性能和数量,还有各国的实际态度。如果能做到知道本子的舰船数量和性能,大东沟之后一复盘,就能知道本子到底有多少能打的,也不至于自己吓破了胆躲在港口里等死。所以,北洋不仅仅是被翁倔头给抽水耗死,自己也是一堆问题。主要就是,资源配置上的散乱、管理组织上的混乱、前期买舰时的昏头、中期训练上的敷衍、长期情报上的盲瞎,最后只能是后期塌方式的完败。


                    IP属地:陕西14楼2025-03-24 10:36
                    收起回复
                      满汉之争,围绕整个满清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27 0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