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押韵的问题,俺来说两句:
格律诗押平水韵,平仄不通押,句中各字也有平仄限制;
词押词韵,比平水韵宽,主要是邻韵有合并,平仄也不通押,句中各字有平仄限制;
元曲押曲韵(这个俺不熟,貌似也有专门的韵书),平仄通押,句中各字也有平仄限制;
京剧押十三辙,平仄不通押,句中各字没有明确的平仄限制,但是有讲究(因为京剧按字行腔,不必像曲牌体那样严格按腔填字,但如果字安排得很奇怪,腔就不好唱,会别扭)。
越剧押韵,我认为不必按诗韵那么严格,而且越剧的语言是方言,在押韵方面肯定跟京剧也有不同。《戏文》很久前曾有一期刊登过越剧的音韵表,有心的童鞋可以找找看,实在找不到,用越剧调哼哼能不能上口,我觉得也就差不多了,哈哈。平仄能不能通押的问题,其实看下经典唱段就知道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押“岫、流、柳、柔、友”;“我家有个小九妹”,押“佩、会、来、该、妹”,都是平仄通押的。
其实格律真的是一个很基础也比较简单的问题,我觉得更多的精力应当放在遣词造句上,这个语感是要靠多读诗词经典、多看戏曲经典培养出来的。诗词也好,戏曲也好,都不是简单把七个字或十个字凑到一句,然后押个韵就了事的。当然,话说回来,很多老段子水词儿也不少,昨天听京剧的《哭灵牌》,讲关、张二人被害后,刘备哭兄弟然后立志发兵东吴报仇的那档子事儿,本来挺悲的一场景,刘备童鞋来一句“哭一声豹头环眼孤的好兄弟”,我立马乐喷了。您说您是来哭灵的呢您还是来搞笑的呢?哪有哭死人往相貌上哭的……
格律诗押平水韵,平仄不通押,句中各字也有平仄限制;
词押词韵,比平水韵宽,主要是邻韵有合并,平仄也不通押,句中各字有平仄限制;
元曲押曲韵(这个俺不熟,貌似也有专门的韵书),平仄通押,句中各字也有平仄限制;
京剧押十三辙,平仄不通押,句中各字没有明确的平仄限制,但是有讲究(因为京剧按字行腔,不必像曲牌体那样严格按腔填字,但如果字安排得很奇怪,腔就不好唱,会别扭)。
越剧押韵,我认为不必按诗韵那么严格,而且越剧的语言是方言,在押韵方面肯定跟京剧也有不同。《戏文》很久前曾有一期刊登过越剧的音韵表,有心的童鞋可以找找看,实在找不到,用越剧调哼哼能不能上口,我觉得也就差不多了,哈哈。平仄能不能通押的问题,其实看下经典唱段就知道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押“岫、流、柳、柔、友”;“我家有个小九妹”,押“佩、会、来、该、妹”,都是平仄通押的。
其实格律真的是一个很基础也比较简单的问题,我觉得更多的精力应当放在遣词造句上,这个语感是要靠多读诗词经典、多看戏曲经典培养出来的。诗词也好,戏曲也好,都不是简单把七个字或十个字凑到一句,然后押个韵就了事的。当然,话说回来,很多老段子水词儿也不少,昨天听京剧的《哭灵牌》,讲关、张二人被害后,刘备哭兄弟然后立志发兵东吴报仇的那档子事儿,本来挺悲的一场景,刘备童鞋来一句“哭一声豹头环眼孤的好兄弟”,我立马乐喷了。您说您是来哭灵的呢您还是来搞笑的呢?哪有哭死人往相貌上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