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社吧 关注:137贴子:112,676

通玄真经(文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诵读,并记录理解。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21 20:42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21 20:44
    回复
      2025-07-27 17:03: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道衰微很久了,只余一点微波。诸子百家,也都是从道德开始讲起。
      文子是从老君那得道的。
      为政有德,才可匡邪,为政以理,才可振乱。
      天下的安危成败,在于君王是否可以任用贤人。
      高位者尽心,隐世者安乐。
      ——
      时代已无君主,众人之德也更加颓败。
      自问自己身处何处,应当如何,是否炙心于显赫,又能否明道。
      我如今已不再对人事政事怀有什么想望,也看穿了一切不过是故事,是故事,便注定会有开始和结局。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5-21 21:00
      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5-21 21:01
        回复
          道是先于天地便存在的。统御万物,却又从不曾见。
          然而天地何来?道本为何?
          是精神?是意志?还是仅仅只是规则?
          我等皆凡人,目之所及,也只日月星辰,四时寒暑,山川湖海,花鸟虫鱼,其余都未能可知。
          知晓天地者,非得道者不能。见于过往圣贤高真之语。
          我们能学习的,也只有这大道的精神,于时时处处,于天地万物中感悟。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5-21 21:12
          回复
            心光常亮,处幽而自明;心志常蕴,性柔而意坚;心思常省,知秽而自洁。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5-21 21:18
            回复
              ps:第一次阅读竖版古籍,但好在并不大困难。
              感谢曾经一篇一篇死磕文言文,且坚持写书法的自己。这样不用额外看注释,繁体字也基本都能认得,轻松很多。放在过去看,一定是犹如天书。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5-21 21:24
              回复
                一天一页,明天继续。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5-21 21:25
                回复
                  2025-07-27 16:5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5-22 19:56
                  回复
                    主要说的还是主体性的问题。
                    但精神上有支点,才可以独立,这个支点绝不能落入尘世内。
                    所谓:胸中有天地浩荡,心头无闲事半分。
                    神凝于内,疾驰时便无恍惚动摇,外在修饰皆不足道,形劳而心弛。
                    像从前,我就会过多的把精力放在精美之物,可喜可厌之人事,这是因为内心没有世外的支点,没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只能于此间消磨罢了。
                    自从上次,我认真告诉自己,这些东西皆非我所求,随时可弃,我果然没有再心心念念,欲罢不能了。
                    物件,说到底,就只是物件。
                    人事,说到底,也只是数据。
                    为了回归,为了真实,为了独立,必须拿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来。
                    然而,一方面不可牵绊,另一方面也绝不可厌世逃离,要对万物顺势而为。以集中的心志应对纷繁的世事,任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心,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也。
                    明白这世事皆是虚空,且是一片匮乏的虚空。
                    只有借由此磨炼精神,脱尽尘垢,才有可能进入真实的世界,那里看似虚无,却是真正的丰盛。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5-22 20:16
                    回复
                      ps:一天一页还是好干的,总比我过去一口气熬夜也要读完整本好得多。
                      我这种一口气想吃成胖子的惯性。就属于是不懂的顺其自然。
                      不知道正常的节奏是什么样,不知道常规的限度在哪里,不把自己把别人逼疯不算完。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5-22 20:34
                      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5-23 22:45
                        回复
                          上述皆非一时之状态感受,而是长久之体化运用。
                          事来则循,物动而因,化万物而不随,皆以无强求结果之心而动。
                          清净平易柔弱,此为无好恶之体现,是非之心蕴于内,不以爱憎施于人。是非用以取舍于自身言行,使神气常恒。非常人之欲毒滞心,封其,至于萎顿软弱,无骨。
                          以内之恒常为一,制外之飞散万千,五藏之魂可得安宁。减思虑,轻知识,重养德。
                          我最大的忧虑仍然来自于生存恐惧,这是自己手里什么都没有的缘故,因为过往的习性,与清净虚无纯粹朴素都不沾边,而是暴躁贪心强制混乱为多,这就导致自己不论干什么都是消耗大于积累,攒不下什么东西。
                          对物的攫取是个死循环,获得的越多失去的越多,因为物最终都将归于虚无。
                          这导致现在的窘境,手里没粮,心里很慌。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5-23 23:04
                          收起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5-24 21:46
                            回复
                              2025-07-27 16:5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真人之心,无喜怒忧思之患,无好坏贵贱之别,重在修己,不与物亲,苦乐无形。
                              这个是一种结果,但怎么达到就是困难所在。
                              光靠自我说服没用的。
                              因果角度,就是得真正内心意识到身负过恶,无有清白无辜之人。往昔至今种种,罪责皆在自己。从此对外无求无怨,因而遇喜怒不生,对尘劳无憎。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24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