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照,可以運用AI先沙盤推演,先設想可能動搖戒色立場的情況,例如:
If(觸境)Then(立刻對治思路與行動)
🧠 1. 頭腦自動浮現畫面
✅ 觀想畫面腐壞 →「她三天後屍體會怎樣?」
✅ 默念:「這是影子,不是真人。影像非我。」
✅ 快速呼吸3次+轉念一句佛號:「願我與眾生離欲清淨」
👀 2. 現實生活中看到美色真人
✅ 第一眼觀照,第二眼轉身不追
✅ 默問自己:「我想看皮膚,還是看她腸子?」
✅ 默念:「她有老病死,我也有,我現在要修行」
📱 3. 手機或電腦看到圖片
✅ 馬上關掉或滑開畫面(行動斷貪)
✅ 自問:「這張圖會讓我解脫嗎?還是更困?」
✅ 暫停1分鐘→深呼吸→開靜心 app 或誦一句佛號
💭 4. 感覺立場動搖(懷疑修行方向)
✅ 坐下靜坐1分鐘:「我為什麼要清淨?初發心是什麼?」
✅ 默問:「我追慾望,真的曾滿足過嗎?」
✅ 發願:「願我今生今世,遠離貪欲,走清淨道。」
「欲如火聚,愈添愈盛,終不可止。」——《雜阿含經》
真正吸引你的,不是那個人,而是你內在幻想出來的滿足感、安全感、佔有感。
但外境永遠無法符合內心投射的理想 → 越想要,越落空。
我已經看過這麼多,為何從沒真正滿足?
所有慾望的盡頭,是一個黑洞嗎?
這個欲望過去滿足過嗎?當時真的長久快樂了嗎?
如果我現在順從了,它會安靜多久?幾分鐘?幾小時?
如果我現在說「不」,會不會其實是一種解脫?
我要活在慾望控制我,還是我選擇掌握自己?
我要現在妥協嗎?還是要練出真正的力量?
你聽到的聲音不是問題,你怎麼「起心動念」才是修行關鍵。
能於動中見靜、染中見淨,才是真正的淨行。
「我寧可錯過一段慾望,還是錯過整個清淨人生?」
「真正的後悔,是不是老了才知道自己浪費時間在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