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0,002贴子:89,504,619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我周瑜眼皮底下玩阴的,你俩还太嫩了!”
身边永远不离军队的周瑜,有一样事,也永远不会离开他。
间谍。
有军队,就必有间谍。孙子兵法第十三章,用间篇讲,“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谍组织是军队的必备要素。
周瑜作为三国时代的顶尖用兵人物之一,更是深通此道。
所以,刘晔鲁肃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就在刘鲁谈好事情,鲁肃准备要出发的时候,
周瑜过来了,用非常平静,非常轻松,非常不以为然,非常无所谓的态度和表情,告诉了鲁肃一件事儿。


560楼2012-09-18 13:17
收起回复
    周瑜过来,淡然地对鲁肃说了一句话。
    “咱娘(意指鲁肃的娘)已经让我接到吴郡了。”(瑜已徙肃母到吴)
    鲁肃这个时候,第一反应应是震惊,第二反应应该是在心中说一句,
    “你妹!”
    这周瑜,真是心狠手辣啊,一不劝你,二不逼你,直接把你老娘接到自己地盘,剩下的事儿你自已看着办。
    真毒。
    看着周瑜的笑里藏刀的眼神,鲁老板又该发挥绝技了。


    561楼2012-09-18 13:21
    收起回复
      2025-07-27 18:14: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公元202年,新的天下第一诸侯,曹操,写来了一封信。
      已破袁绍,虎距中原的曹操,现在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威风了,他现在很喜欢写信。
      他给孙权送来这样一封信,让孙家送质子。
      孙权接到了这封信,很郁闷,因为这是一个事关江东未来的重大事情。
      送质子,是外交手段中比较实际的一种。曹操打算用自己的实力,威胁孙权,送来质子,作一个比较实际的称臣。有质子在手,虽然不能说就万无一失了,但起码对方的顾忌会多的多。
      一旦送了质子,那就要真的事事听命曹操了,孙权有些不甘心。
      但不送呢?曹操可以就会马上发兵对付自已,孙权有些担心。
      不甘心,又担心,那怎么办呢?
      开个会讨论一下吧。
      在会议上,张昭老同学发挥还是相当稳定的。


      563楼2012-09-18 13:29
      回复
        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5楼2012-09-18 13:35
        回复
          决定性在周瑜手里。
          这个问题很明显,枪杆子在周瑜手里,做不做打的准备,是他的事,你张昭压根儿说不上话。
          于是孙权找到了周瑜。
          周瑜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心里早一团怒火了。
          “当年要不是孙策发生意外,早袭取你曹操的许昌了,哪还轮的上你今天在这里耀武扬威?一封信就想让江东送质子,蒙牛喝多了吧!”
          不过怒归怒,怒在很多时候可以解决问题,但在有些时候也解决不了问题。
          比如现在的事情。
          现在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可能,不是两军即将交战,没必要搞的太过,影响内部团结,所以在这件事上,最好还是采用一些手段。
          孙权找到周瑜问答案,周瑜只说了一句话。


          566楼2012-09-18 13:44
          收起回复
            这是家事。
            孙权一听,明白了,马上带着周瑜去见母亲。
            这里要说一句,他的母亲,并不是吴国太。吴国太是三国演义所创的角色,设定为孙坚的次妻。实际上,见于记载的孙坚夫人,就是一个,武烈皇后,也称孙破虏吴夫人或吴太夫人。
            吴夫人的祖父是季札的直系后代吴允承,父亲是吴惴,个弟弟叫吴景。江表传记载她死于202年,资治通鉴载记死于207年。
            而她,就是周瑜小时侯接孙策到自已家住,有无通共,升堂拜母的那个“母”。
            这一手玩的很高。
            一个家事,就把张昭等人全撇外边了。
            送质子,送的是孙家人,所以当然是人家孙家的家事。周瑜与孙策有拜母通无之情,昆仲之意,所娶的又是一对姐妹,当然的也是宗室之一,比一般外戚还要亲些。
            这是我们在谈自家的事儿。所以也不伤那些主张送的人的面子。
            一举两得。
            周瑜见到了吴夫人,继续发挥文学功底。


            567楼2012-09-18 13:49
            回复
              这次发挥比较多,很长,就不摘录了。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不送。
              吴夫人同不同意?
              当然同意
              一个女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家了。只有说送质子,她会心痛,要人劝。哪有不送,她反倒不同意的道理?
              吴夫人听了周瑜的话,非常高兴,郑重向孙权表示:“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孙权一面点头称是,一面回头看看周瑜,哥俩儿同时阴险地笑笑。
              孙弟弟这两年,已经跟着周瑜这个混子哥哥彻底混出来了。来这一趟,谁都知道结果是什么,但就是为了走这么个别人说不出来不满的过场。
              于是,江东开始有俩混子了。
              结豪族,扩人才,稳内安,拒外威,这大体就是周瑜在这六年共掌政期间做的事情了。
              周瑜,做为总司令,却在吴郡静静的管了六年的政务,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是一种当兵不怕秀才的精神。
              而在他终于完成了江东的第一件大事,将孙策死后的烂摊子,基本的回复,并更有盛之的意思之后,他终于可以开始,做现在江东的另外两件大事了。


              568楼2012-09-18 13:52
              回复
                中午先到这儿咯,睡会儿去~


                569楼2012-09-18 13:52
                回复
                  2025-07-27 18:0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贴留名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571楼2012-09-18 15:38
                  回复
                    再更一点儿就要准备晚上开会的宣讲稿了 不会TJ的= = 别急


                    572楼2012-09-18 15:40
                    回复
                      另两件事,南平夷蛮,西讨荆州。
                      夷蛮,和荆州刘表,一直是江东政权的两个最大外患。
                      江东,吴越之地,南方多未开化,一直不服从当地政权的管理,孙策当年居会稽,一方面是不愿意和吴郡豪强打交道,另一方面也是在作讨伐蛮夷,为江东孙氏政权建立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可惜,还没完成时,就永远离开了。
                      所以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
                      而刘表,则是另一个大问题,四字足概括,“家仇国恨”
                      家仇,刘表,更确切说是刘表的部下黄祖,杀了孙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国恨,则是地理位置问题了。
                      荆州,在长江上游。
                      因此,对于任何起家江东的政权来讲,得到荆州,都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荆州,顺水而下,对江东是致命的威胁。
                      家仇国恨下,刘表问题,也必须解决。
                      谁解决呢?
                      刚刚居吴六年理政,还没放个长假旅旅游来个大休的周瑜,胸脯一拍,战甲一穿-----依然是我来解决!
                      六年前,年放少年,血气方刚,正要有一番大作为的周瑜,却因孙策之死,不得不将他的天下利剑静静雪藏。
                      六年后,当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后,他终于可以再回到他最爱的那片地方。
                      建安十一年,周瑜,打破岁月的封印,再度拿回他那把赤焰之剑,继续去实现那孙周当年的梦想。
                      这剑一旦出鞘,便永远不会再收回。
                      它将一路斩将杀敌,血过无存,震天动地,诛魔灭神,划出一道光照整个三国时代的耀芒,直到
                      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命不止,此剑不休!


                      573楼2012-09-18 15:47
                      收起回复
                        周瑜领兵出战了。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把江东最强之剑,一旦出手,就不能去搞点小鱼小虾。
                        那去搞什么呢?
                        麻保二屯。
                        单说这么几个字,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毕竟不是帝都魔都这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名字。
                        然而我们可以用史实来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574楼2012-09-18 15:49
                        回复
                          对这个地方,之前江东就出两次过手,而当时的统兵人物是。
                          孙策,孙权。
                          来看看志中的记载。
                          《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三国志凌统传》记载: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
                          《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为:“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
                          第一次麻保之战,时间,建安二年(197年)。统帅,孙策。
                          建安二年,孙策发兵万余人,围攻麻保。为太史慈迷冿冿乐道的那场箭法表演----将对方将领的手反钉在城上,就是发生在此战,只不过演义将他搬到了对严白虎之战上。
                          结果是平定了叛乱,此地暂时安稳。
                          第二次麻保之战,时间,建安八年(203年)。统帅,孙权。
                          这一战里,凌统相当猛,但非常可异的是,孙弟弟在带兵上,保持了相当稳定的风格,这一战里,因为耗时日久,结果导致平一处,另一处又起。最后山贼集体分散突围,蓄势再发。
                          二战麻保,还全部是统帅亲征,发兵人数都是过万,那么这麻保之地,究竟是何等重要之地,要动这么大的阵势呢?


                          575楼2012-09-18 15:57
                          回复
                            麻、保二屯,位于扬州丹阳郡春谷县沿江一带山区,大致是今天安徽省铜陵市、繁昌县一带。
                            这个地方,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他多么富,税收多么多,而是因为,他是战略要地。
                            所谓战略,必须结合长远去看。
                            从长远看,江东的下一个目的,就是西征荆州,而西征,就必须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水作战,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必须要时刻保证人力物力的充足,因此,补给线必须安全。
                            而非常不巧,这麻保之地,就在这条补给线上。
                            这里有上万山贼作乱,就等于卡住了江东的脖子。换句话说,一旦荆州联合了这里的山贼,那对江东就是一个更加致命的危胁。
                            孙子兵法第十一篇,《九地》有云:“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屺地,有围地,有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这麻保之地,就是其中的“争地”。
                            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是孙策孙权都要亲征,二伐麻保的原因。
                            而非常不幸的,两位君主的亲征,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时至如今,这里还是万余山贼,在那里大唱:“我得意的笑,我得意的笑。”
                            别笑了。
                            周瑜挥剑的第一役,就指向了这里。


                            576楼2012-09-18 16:02
                            回复
                              2025-07-27 18:02: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建安十一年,周瑜来了。
                              估计山贼这个时候很兴奋。如果他们可以穿越一下看到水浒传那本书的话,他们会觉的那群水泊草寇的表现完全就是在模仿自己。而且水平差的远,梁山二败官军,也不过是打败的高太尉。而自己呢,两次君主亲征,都没能解决,这可比梁山好汉英雄多了。
                              听到周瑜来的消息,他们早就在磨拳擦掌了。“宋徽宗”两次亲征都不成,这回换个“高太尉”来,有个屁用?干脆把“高太尉”捉来,让爷几个再威风一次吧!
                              很可惜,周瑜,不是高太尉。
                              而且周瑜好像也没当成什么事儿。他一没带太史慈,二没带凌统,周泰董袭什么的也放假休息,就带了个孙瑜来顺顺练练级。
                              孙瑜,是孙静的次子,比周瑜小两岁。之前没什么带兵征战经验,但周瑜看出他是个人才,又是宗室,就把他拉来跟着涨涨经验,以后要交于重任。周瑜生前的最后一计,就是打算让孙瑜来带一个军团的。
                              这次的征战,没有像山贼想象的那样可以再威风一次,志中的一句话,说明了他们的下场。
                              “十一年,(周瑜)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官亭”
                              没把“高太尉”捉了,反而被杀了,并顺带搭上了一万多口子人。
                              九年未平的麻保问题,就这么简单的彻底解决了,从此这里划入了江东政权的稳定补给线内。
                              周瑜收剑归隐多年,这一出手依然是当年烈烈雄风,武功不退反涨。
                              太邪门了。
                              而似乎有人不太信这个邪。


                              577楼2012-09-18 16: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