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吧 关注:17,057贴子:215,122

回复:浅谈如何从练气入手练太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否应该加精此帖,便于拳友查找。


IP属地:加拿大35楼2012-12-09 10:16
收起回复
    34、练太极是不是要很长时间才能出功夫?
    不是,那是一种误解。练太极拳如果真正得法,三五个月绝对可以功夫上身,身体变好那是绝对的事情。所难者,在于后期之修炼。武功一道,本没有境界一说,因为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高人在后头。如果一定要计较,首先要有一个参照的标准,比如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35、太极练出功夫后怎样才能用于实战?
    除陈式外,多数太极拳的最大功用在于桩架合一,只要方法正确,就一定能够练出功夫。其中又有招、劲、气三层功夫,三层互为一体,无法彻底分开。如果从练气如手,劲、气二层功夫可以最早获得,而招功主是在劲气两层功夫已有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各种实战方法(如果劲、气二层功夫不到位,则学招功没有什么意义),这些功夫一旦上身,只要经过次数的磨合,就可以用于实战,磨合的具体办法,就是先和别人友好试劲,会用劲后再与别人友好较计,可以和多种门派的人较量,在现在生活中,学传统功夫的较少,则可以和学拳击、空手道、台拳道之类的朋友进行友好的散打较量,多有几次经验就能实战了。推手练习是不是功夫的,如果有同门人物,可以推手试劲,但不可用推手练实战。
    36、含胸拨背吸气时是否需要收腹?
    不用,吸气时并非小腹略收,而是用意识将胯根内缩。此法亦可以用在练拳时。气向上提是由含胸拔背来完成的。呼气时就不要再注意内部气是如何走的,也不要注意吐气,意识放在下丹田(就是刚才被提上去的气)。脚底涌泉为后天之跟,气沉丹田而沉至脚底,才能根基扎实。


    36楼2012-12-10 12:14
    收起回复
      2025-07-22 03:48: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又来了,继续学习中。


      37楼2012-12-10 14:27
      回复
        俺也来一


        38楼2012-12-10 15:45
        回复
          你怎么能讲的如此清晰明了。


          IP属地:江苏来自贴吧神器39楼2012-12-10 15:48
          收起回复
            加精,最近好帖子多啊!


            IP属地:辽宁40楼2012-12-10 16:21
            收起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1楼2012-12-10 16:50
              回复
                楼主只是给建议!真的假的不是你说的!要试过才知道!


                来自手机贴吧44楼2012-12-11 13:09
                回复
                  2025-07-22 03:42: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请问一个小小问题
                  "气沉丹田的经验多了,气感也就慢慢越来越强了。"
                  如上述 气感也就慢慢越来越强了
                  在身体那个部位会如此呢 ???
                  3Q 3Q


                  45楼2012-12-11 22:32
                  收起回复
                    37、身体的重心变化与双重有关吗?
                    身体重心的虚实跟双重是两回事。双重读作“重” “chong”,即重叠是也,指的是交手双方重叠用力,以致发生顶牛现象而陷于僵局,必然是力大者胜,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推手比赛基本上都是这种现象。所以“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工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惟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所以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唯接手先着力随即放松”实际上就是欲避双重之病的办法。王宗岳强调“人刚我柔谓之“走”,”“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就是克服双重之病的方法。
                    38、练太练有坐胯的说法吗?
                    有,除了缩胯的提法,大感确实还有坐胯一说,身体下坐时要想灵活,就只有把重心坐在股骨上才能做到。意识中的两胯内缩可以催生类似胯跟与股骨分离的状态,才能做到开胯圆档,使上身下沉,使胯根受重力.现在大多数人都是把自身的重心落在跨跟上面,以致造成劲气不能下沉和身体运转失灵。劲气不能下沉,必然发劲不能松透,身体运转失灵必然虚实无法正确体现。
                    39、练太极重点是不是在于练腰?
                    许多人都认为太极拳练的是腰,其实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误会。腰为主宰并没有错,但又并不是练腰,而是练腰眼抽送,古人说是练腰际的左右肾的抽动。锻炼这一部分,可以使人体上身的运动像门轴一样,从上到下一起转动,它的根子就在胯部。练习时要尽量使身体的重心下陷(不是整个人下陷)以求外在的一动全身动,一停全身停。身体内部在内气的引领下慢慢也会做到一动无有不动(需要呼吸配合),最后就形成了所谓的内外相合,从而真正达到全身的一动无有不动。


                    54楼2012-12-12 10:45
                    收起回复
                      纳情潇洒: 你是在说你自已吧,你的东西才是抄的,抄佛家的。


                      IP属地:中国台湾56楼2012-12-12 17:24
                      收起回复
                        佛家有三线放松功?


                        IP属地:中国台湾57楼2012-12-12 17:25
                        收起回复
                          楼主的文章写的很好,不可看起来很象是1988太极明先生东西,但太极明没有这么大的贴子过。楼主文章给我的感觉,好像是对太极明1988先生很多言论的整理,不知是否真的出是太极明1988先生?


                          58楼2012-12-12 18:01
                          收起回复
                            在某太极拳网站看过,好像是500个问题回答。


                            来自手机贴吧59楼2012-12-13 00:24
                            收起回复
                              2025-07-22 03:36: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本贴争议的说法
                              逸湘居士没有真功夫,被我说穿,他没面子了,所以事事针对我,而且还不敢明说,其气量实在不怎么样。
                              关于吧主们的要求,我可以站出来先一下,太极小云看的很准,我贴子里的东西确实大量借用了1988散落在各个贴吧的言论。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真传的东西总是相似度很高,假传的则各有各的面目。我本来想梳理师传心得,指导初学太极拳的人,不经意间发现1988所说的东西和师传非常相似,所以也懒得动笔了,自已去想了,干脆把1988这些散乱的言论整理一下,1988的东西其实很好,是真传,但是没有引起网友的重视,而且太散不便网友们学习,整理一下比较好,也算功德一件。
                              我贴子里的那些内容,从版权上来说,是属于1988的,没有疑问。但里面谈到的功法则是杨式太极自古以来的传承,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所有练杨式的人就应该了解的。1988的好东西还很多,与师门传承都很相合,现在还没整理完,我将继续整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这人不善说话,也不想与人争执,你别人有意的争执,我将直接无视并从我贴子里删除,请闹事者自重,也请各位网友谅解


                              60楼2012-12-13 15: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