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541贴子:26,937,074

回复:中国机床工业发展历程及数控高精加工纵横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述18罗汉基本代表了中国机床制造业的水平,当然并非没有上榜的就不行,这只是作为参考。现在这些企业的发展都不错,虽然还有问题,但客观来说进步很大。
在国内也有很多机床企企业相当不错,不过有个例子很典型,被小鬼子涮了一把,那就是银川的宁夏小巨人。


IP属地:上海68楼2013-04-03 19:27
回复
      当时自治区重工业厅多次召开合资论证会,虽然不少专家提出质疑,但是日方态度很坚决,为了自治区的招商大局,宁夏作出了让步,同意合资。
      他山之石还是引狼入室?
      小巨人独资带给宁夏的是什么后果?至今仍有争论。曾代表中方出任小巨人合资公司董事长、如今受聘于日本人独资公司总经理的孙文靖说,小巨人独资后积极意义很大,至少带给宁夏数百名工人的就业和日益增长的税收,此外,日方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宁夏乃至中国的机械制造业是一个推动和促进。
      但也有不少专家及业内人士持有异议,在宁夏机床行业干了一辈子的原大河机床厂总工程师孙志成说,日方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将中方机床市场严重侵占,挤压国内机床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且牢牢控制核心技术,让中方沦为“马仔”,无异于引狼入室。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看得最紧的门户,很少有从合资企业外方拿到核心技术的成功案例。跨国公司的研发基地一般都设在本国,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投入合资公司。他们把在华的合资公司作为一个加工厂,甚至仅仅是一个生产车间。
      宁夏大河机床厂一位工程师说,外资对就业的好处,其实是我们一直含糊的一个环节,表面上合资、独资企业需要用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小巨人建厂时只招收一百多人,却差点挤垮拥有数千人的宁夏两个本土机床厂,造成的失业比就业多。道理就这么简单。
      此外,国内企业人才本来就匮乏,加上近几年日趋严重的技术人才流失,形成技术研究缺失又没有后续的技术与人才支持的恶性循环。宁夏大河机床厂原先的研发队伍几乎全被当地新成立的日本独资企业小巨人机床挖走,其总工程师也跳槽到了小巨人。长城机床厂情况好一些,但近年来流失的重要技术人员也有数十人。
      宁夏长城须崎铸造厂原厂长王学维说,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利用外资”,实际上是“被外资利用”。
      王学维强调说:“我们的官员几年一届,而企业的发展则是长远利益,当初搞合资的主要领导调走之后,日本人就撕毁合约。这样的事例在全国存在不少,我们应该反思地方的招商引资机制了。”


    IP属地:上海70楼2013-04-03 19:28
    回复
      2025-07-25 09:37: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现在大家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思维上:似乎只有所有部件都是国产化的才能算是先进的,关键设备部件用了国外的还是落后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做到全部自产或者全部国产,拆开瑞士的机床,看看它的控制系统用的是谁的?


      IP属地:上海71楼2013-04-03 19:28
      回复
        现在再聊一下数控技术,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是美国人发明。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计算机控制机床的设想。
        1949年,该公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室的协助下,开始数控机床研究,并于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不久即开始正式生产,于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


        IP属地:上海72楼2013-04-03 19:28
        回复
          但是你可能想不到的是,中国1958年就由清华大学和北京第一机床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控制三坐标数控铣床,这个记录领先于日本。但是地球人都知道,最后是日本在数控技术领域脱颖而出,这是个眼光的问题。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3楼2013-04-03 19:29
          收起回复
            因为数控机床发展的早期,大部分公司认为任何设计优良的传统机床只要装备了数控装置就能成为一台完善的数控机床,当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传统的机床上进行改装,或者以通用机床为基础进行局部的改进设计,这些方法在当时还是很有必要的。但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考虑到它的控制方式和使用特点,对机床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传统机床的一些弱点就越来越明显,比如结构刚性不足、抗振性差、滑动面的摩擦阻力较大及传动元件中的间隙等,而且其某些基本结构也限制着数控机床技术性能的发挥。例如数控机床通过数字信息来控制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它要求在相当大的进给速度范围内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当进给速度范围在5~15000mm/min,最大加速度为1500mm/s2时,定位通常精度为±0.05~±0.015mm;进行轮廓加工时,在5~2000mm/min的进给范围内,精度为0.02~0.05mm。而如此高的加工要求就不难理解当时已逐步由改装现有机床转变为针对数控的要求设计新机床的原因,日本人认为单独发展数控技术是未来方向,他们在这个时候抓住了机会。


            IP属地:上海74楼2013-04-03 19:29
            回复
              1956年,日本预见到未来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富士通信制造株式会社(即现在的富士通公司)挑选出稻叶右卫门(1946年东京大学机械系毕业)负责控制科研组的工作。
              1959年首先推出了电液步进电机,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以硬件为主的开环数控系统。
              进入70年代,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FANUC公司毅然舍弃了使其发家的电液步进电机数控产品,一方面从GETTES公司引进直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1976年FANUC公司研制成功数控系统5,随时后又与SIEMENS公司联合研制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7,从这时起,FANUC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占据了全球数控系统半壁河山。


              IP属地:上海75楼2013-04-03 19:30
              回复
                我们再来看看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由程序编制及程序载体、输入装置、数控装置(CNC)、伺服驱动及位置检测、辅助控制装置、机床本体等几部分组成。
                一、程序编制及程序载体
                数控程序是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在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零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上的相对位置,即零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位置;刀具与零件相对运动的尺寸参数;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切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以及辅助装置的动作等。得到零件的所有运动、尺寸、工艺参数等加工信息后,用由文字、数字和符号组成的标准数控代码,按规定的方法和格式,编制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单。编制程序的工作可由人工进行;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则要在专用的编程机或通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编程(APT)或CAD/CAM设计。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6楼2013-04-03 19:30
                回复
                  2025-07-25 09:31: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编好的数控程序,存放在便于输入到数控装置的一种存储载体上,早期是穿孔纸带,后来是磁带和磁盘等。


                  IP属地:上海77楼2013-04-03 19:31
                  回复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
                    二、输入装置
                    输入装置的作用是将程序载体(信息载体)上的数控代码传递并存入数控系统内。根据控制存储介质的不同,输入装置可以是光电阅读机、磁带机或软盘驱动器等。数控机床加工程序也可通过键盘用手工方式直接输入数控系统;数控加工程序还可由编程计算机用RS232C或采用网络通信方式传送到数控系统中即DNC阶段(新型HAAS机床也支持U盘)。
                    零件加工程序输入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边读入边加工(数控系统内存较小时),另一种是一次将零件加工程序全部读入数控装置内部的存储器,加工时再从内部存储器中逐段逐段调出进行加工。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8楼2013-04-03 19:31
                    回复
                      三、数控装置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装置从内部存储器中取出或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一段或几段数控加工程序,经过数控装置的逻辑电路或系统软件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控制信息和指令,控制机床各部分的工作,使其进行规定的有序运动和动作。
                      零件的轮廓图形往往由直线、圆弧或其他非圆弧曲线组成,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按零件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进行运动,即按图形轨迹移动。但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只能是各线段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等数据,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进行轨迹插补,也就是在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之间进行“数据点的密化”,求出一系列中间点的坐标值,并向相应坐标输出脉冲信号,控制各坐标轴(即进给运动的各执行元件)的进给速度、进给方向和进给位移量等。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9楼2013-04-03 19:31
                      回复


                        IP属地:上海80楼2013-04-03 19:32
                        回复
                          做过普通车床6140 6150 的顶你一下!!


                          81楼2013-04-03 19:32
                          回复
                            镇楼图……


                            83楼2013-04-03 19:32
                            回复
                              2025-07-25 09:25: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五、辅助控制装置,通常是PLC
                              辅助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接收数控装置输出的开关量指令信号,经过编译、逻辑判别和运动,再经功率放大后驱动相应的电器,带动机床的机械、液压、气动等辅助装置完成指令规定的开关量动作。这些控制包括主轴运动部件的变速、换向和启停指令,刀具的选择和交换指令,冷却、润滑装置的启动停止,工件和机床部件的松开、夹紧,分度工作台转位分度等开关辅助动作。由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具有响应快,性能可靠,易于使用、编程和修改程序并可直接启动机床开关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作数控机床的辅助控制装置。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4楼2013-04-03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