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吧 关注:26,665贴子:204,185

回复:关于山东胶南龙古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观刘氏族谱,一世为思源祖;二世为福、禄诸祖,其中,福祖率三子恒去诸城逄哥庄(今属高密,即刘墉老),而将长子志干、次子志贞托付给禄祖照管。禄祖,字班爵,配邱氏,生五子(为三世)。其中,长子志才,字伯贤,配邱氏,又生五子(为四世)。其三子刘海,字习川,庠生,配穆氏,生八子,(即五世),迁朱家庙,分上下天井.又分支岔头等庄。
——《大张宋村刘氏溯源》
终于看到了一份关于刘福刘禄二祖的说法。这个禄祖与龙骨山禄祖不沾边。


IP属地:山东187楼2014-08-05 20:07
收起回复
    我认为: (一)<1> 西北龙骨刘氏的始迁祖是 刘迁 。迁入的时间是 明末。佐证是: 胶南大村镇东龙古村刘 ,据传,元末刘福\刘录兄弟由四川省吉子滩迁至安徽省砀山县大刘滩黄山观,不久又迁此立村,取名刘家庄。因地处龙古山东北麓,亦称龙古。明末为与另一龙古村区别,改称下龙古庄。清后期,又改称东龙古。 <2> 刘迁是福祖之后,与刘恩智的两个儿子刘通和刘远是堂兄弟。系属刘墉家族同宗。佐证是:村中有一本族谱为刘墉提笔、盖印,确认同宗,为当时祖携带族谱去刘墉府中确认的,除在这本族谱上签字、盖印外,还赠送一对带有“相府”二字的灯笼。 (二)东龙骨刘氏是禄祖之后,也系属刘墉家族同宗。福禄是亲兄弟无需置疑。佐证是:“在楼主的探访中,也有比楼主大几岁的西北龙古刘氏后人曾明确告诉楼主,他小的时候(四清)以前,每年过年都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到东龙古村的祠堂去磕头拜年。楼主年小,对此没有记忆。”


    188楼2014-08-06 11:43
    回复
      2025-07-19 05:03:30
      广告
      我认为:“始祖兄弟二人文秀、文通,文通支在三世有兄弟四人:福、禄、钦、铭。” 这个记载是错误的。 应该把 “在” 字改为 “越” 字。 既:“始祖兄弟二人文秀、文通。文通支 越 三世有兄弟四人:福、禄、钦、铭。” 就是说 “福、禄、钦、铭。” 是文通的曾孙。


      189楼2014-08-06 13:15
      回复
        文秀、文通——景翠、景其——思成、思龙、思臣;思源、承源、接源、续源、根源。——福、禄、钦、铭、、、、、、。


        192楼2014-08-06 17:19
        收起回复
          勋祖居客岭时,祖坟地在客岭北顶子后路西。世代老人达此路过必指曰:此罗锅子茔也(刘墉系勋之子,背驼,人咸称刘罗锅子,以此知之,非刘墉葬此,实其祖坟是也)。
          墉祖居客岭时,家计艰难,辗转迁徙至诸城乃定居,遗下祖坟无人管理,后剩下一堆乱石,合作化时平没。


          193楼2014-08-06 21:55
          收起回复



            194楼2014-08-06 23:45
            回复
              山东胶南龙古刘氏源流考:(一)这支刘氏的大体编年是这样的::(1)靖康之乱(公元1126~1127年)以前居 河北省定州市。系属 沛县刘园藜照堂刘氏。 (2) 从靖康之乱(公元1126~1127年)到1214左右居日照小沂水。(3)(1214——1234)居梁郡。(4)(1234——1278)居山西。(5)(1278——1330)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6)(1330——1360)居雎宁朱家集东凌家集。(7)(1360——1369)居牟平县养马岛。(8)(1369——1404)居山东省黄县西乡黄山馆西头阁外。(9)(1404——1430)居荣成客岭村。(10)(1430——1460)居日照喜鹊窝。(11)(1460——1490)居日照大刘家沟。(12)1490年前后 刘智 迁居山东胶南龙古村。


              196楼2014-08-13 11:51
              回复
                我祖在山西跟随宁海王“阔阔出”远征云南有功,1278年被裂土分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是我祖的受封之地。“宋元时期返回在今大刘庄村结草为庐居住生息。后刘公返山西探亲殁于途中未归,太君逝为守三年之孝之便葬之于村前。" “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


                198楼2014-08-13 13:19
                收起回复
                  2025-07-19 04:57:30
                  广告
                  “传闻我族 晋末 迁徙至沛,后入河北,隶籍定州。委因金社将屋,我祖见机,复归故里,择地小沂水而居之。” 据我考证:(1)刘贤佐在金世宗时,由河北定州官居阖闾之莒,告老没有还乡,择莒萁山下吉地”徕庄“而卜居之。壬辰年金灭之后,他的后人归附了”李氏政权”。系属“拔都”部下。“平阳分地””时一支去了安徽霍邱莱儿庄,一支去了山西洪洞县,还有一支去了日照小沂水。(2)我认为文登客岭刘氏的南北宗之分似乎是错误的。刘兴虽然是刘整的胞侄,但是他们并不是一支人。刘兴来自河南砀山大刘村,刘整来自安徽霍邱莱儿庄,他们同祖不同宗。否则,他们的墓地只能有一个。根本不能 分而葬之 ,分出南北宗。


                  199楼2014-08-13 13:50
                  回复
                    我认为:(1)“文秀 配 孙氏 子一 景翠 配刁氏 子三 思成思龙思臣。”这支人应该还在文登客岭生活。(2)是“文通“祖的坟地在客岭北顶子后路西。世代老人达此路过必指曰:此罗锅子茔也(刘墉系勋之子,背驼,人咸称刘罗锅子,以此知之,非刘墉葬此,实其祖坟是也)。
                    墉祖居客岭时,家计艰难,辗转迁徙至诸城乃定居,遗下祖坟无人管理,后剩下一堆乱石,合作化时平没。


                    200楼2014-08-13 14:31
                    回复
                      刘清——刘子云——文通——景其——思源——福禄钦铭诸城的。
                      。《3》由于刘子云 之子 刘兴 当时任文登县赤山寨巡检,又转迁文登客岭村。
                      这就是说刘子云至少有三子:刘兴、文通、文秀。是这样吧。
                      “后来 福、禄二祖,同迁大刘家沟。又避匪,禄祖之后迁居山东胶南龙古村。” 不知从哪一辈迁去的,从龙古山族谱看,只知道禄祖第四辈六子:除长子失考外,其余分散到:东龙古、西南龙古、阡上、河崖、刘家沟。也可能禄祖一直在刘家沟,至第四代才分散。


                      IP属地:山东201楼2014-08-13 21:29
                      收起回复
                        感谢宝贵资料,基本理顺了,刘智是前龙古始祖的爷爷,但前龙古立村资料还说是刘智立村。西北龙古呢?始祖刘迁,以及族谱上的“朱氏四辈”,能找到么?


                        202楼2014-08-14 09:49
                        收起回复
                          前龙古村 据传,明洪武二年,刘氏始祖与王氏始祖情同兄弟,由海州迁往龙古山角下而居,取名前龙古村,(据传,明中期刘智从今黄县迁至东龙古定居。明末,三世迁此立村。因在下龙古庄西,地势较高,故名上龙古。清后期,改称前龙古。)(位于大村镇驻地北5公里)


                          203楼2014-08-14 10:47
                          收起回复
                            阳壮4---考证的正确,刘智先迁至东龙古,三世时迁至前龙古。 希望能考证一下西北龙古始祖刘迁及来历。


                            204楼2014-08-14 10:49
                            收起回复
                              2025-07-19 04:51:30
                              广告
                              十分感谢“阳壮4”、“haiyingliu777”、“明水兵”各位宗亲的考证和分享!


                              205楼2014-08-14 1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