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吧 关注:26,664贴子:204,180

回复:关于山东胶南龙古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阳壮宗亲的资料整理如下:是否正确,请校正
(6)(1330—1360)居雎宁朱家集东凌家集。——刘清
(7)(1360—1369)为避乱,由诸城逃居牟平县养马岛。——刘子云
(8)(1369—1404)奉旨迁居山东省黄县西乡黄山馆西头阁外。——刘子云
(9)(1404—1430)随子由黄县西乡黄山馆外转迁居荣成客岭村。—刘子云—刘兴—文通—景琪
(10)(1430—1460)由客岭村迁居日照喜鹊窝。——刘景琪
由喜鹊窝迁居草涧壮——刘思源
(11)(1460——1490)居日照大刘家沟。——刘禄
(12)1490年前后刘智 迁居山东胶南龙古村。——刘智……


IP属地:山东206楼2014-08-14 19:29
回复


    IP属地:山东207楼2014-08-14 19:56
    收起回复
      2025-07-18 22:36:03
      广告
      顶起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08楼2014-08-14 21:54
      收起回复
        “朱氏四辈”有两种意思:(1)刘迁配朱氏。(2)刘迁的曾祖母姓朱。(3)如果刘迁不是配朱氏,那么就应该是刘迁的曾祖母姓朱。


        209楼2014-08-14 22:18
        收起回复
          西北龙古始祖刘迁是娶丁氏。 至于前龙古刘智,资料少也未考证,只是听他们村里的人说。 我还是关心西北龙古的来历,因为村庄几乎全部姓刘,来历、资料考证不多,希望各位多提供。


          210楼2014-08-15 08:49
          收起回复
            (一)从龙古山族谱看,只知道禄祖第四辈六子:除长子失考外,其余分散到:东龙古、西南龙古、阡上、河崖、刘家沟。也可能禄祖一直在刘家沟,至第四代才分散。
            (二)前龙古村 据传,明洪武二年,刘氏始祖与王氏始祖情同兄弟,由海州迁往龙古山角下而居,取名前龙古村,(据传,明中期刘智从今黄县迁至东龙古定居。明末,三世迁此立村。因在下龙古庄西,地势较高,故名上龙古。清后期,改称前龙古。)(位于大村镇驻地北5公里)


            213楼2014-08-16 08:43
            收起回复
              阳壮:(5)(1278——1330)居徐州府砀山县[url]http://大刘家村[/url]。(6)(1330——1360)居雎宁朱家集东凌家集。
              《大张宋村刘氏溯源》:“我刘氏原籍江南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时值元社将废,红巾乱起,我祖避居东海当芦(路)村,洪武下旨迁民,迁日照西乡喜鹊窝庄。
              在编年中怎么缺少“东海当路村”这一段。


              IP属地:山东217楼2014-08-16 20:23
              收起回复

                从砀山到诸城,在这漫漫长途中,刘墉先祖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
                  明初大移民,江南直隶南京徐州府砀山县大刘村(今属安徽)刘思源兄弟五人,奉朝廷诏命,于洪武三年(1370年)迤俪北去,刘承源徙居安丘,刘思源率刘接源、刘续源、刘根源三个弟弟来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今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与莒县交界处,见这里群山环绕,涧水涓流,花草茂密,古树参天,住着一窝喜鹊;涧边山岭,两翼宽阔,北高南低,象一只传说中的凤凰,乃一风水宝地。于是,便定居下来,取名喜鹊窝。后因祖居失火,住宅西移,因此处三面环山,中间平地杂草丛生,涧水涓流,故改名草涧村,这就是日照西部刘姓的始祖。
                刘思源兄弟五人直接从砀山县迁喜鹊窝。中间没有刘子云、刘兴、文通等


                IP属地:山东218楼2014-08-16 20:36
                收起回复
                  2025-07-18 22:30:03
                  广告
                  上段文字摘自《老家日照——老家黄墩“刘罗锅”(上)


                  IP属地:山东219楼2014-08-16 20:40
                  回复
                    江苏连云港当路村刘氏:据当路村刘加金讲述先祖刘佩同,兄弟三人,刘佩同为长子,由于洪军赶散,从山东刘大庄,迁到了当路村,至于迁当路村的原因,是因为刘佩同的妻子王氏的娘家是当路村人,同来的两个弟弟后来又分别从当路村迁走,老二带着家谱迁到了上海,老三到了现在的连云港市中云乡落户,他们兄弟在当地都有后人,其中上海的后人解放前曾回当路祭拜了刘佩同的坟墓,上海有家谱和祠堂.但现在无法联系.中云乡的后人至今一直没有音讯.现在云台这一片有不少姓刘的都是刘佩同的后代。老人说他们的字号是振.国.庭.家.建.永.父亲刘庭税,祖父刘国桢,太祖父刘振方,其中刘振方兄弟五人,老二刘振洪(或雨)抽壮丁去了山东日照,开始听说打仗死了,过了许多年却又回家了一趟,告诉家里他已在日照落户,并娶妻生子.现在和刘家金同辈的本家兄弟,在连云港市猴嘴镇居住的比较多.从当路村迁出的刘佩同的直系后代在丹霞乡的猪嘴及宿迁市沭阳县各有一支。


                    220楼2014-08-16 21:30
                    收起回复
                      东关刘已阅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1楼2014-08-17 15:24
                      收起回复
                        (一)“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熙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至熙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 (二)洪武二年(1369)下诏:“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人户,许以原报抄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明史·食货一·户口》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在命大将军徐达挥师北伐中原的同时,下令迁徙苏州府富民充实濠州(今安徽凤阳)。此为明初移民之始;
                        洪武三年(1370)五月,在河南设立司农司,议计民授田,负责移民垦荒事宜。六月,以苏、松、嘉、湖、杭五府地狭民稠,而皇明发祥地临濠地多闲弃,迁五府无田贫民四千余户往耕。(《明太祖实录》卷五五)
                        洪武四年(1371)三月,移山后之民一万七千户到北平耕种。六月,复徙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户、十九万七千二百人入籍北平各处卫所和州县。不久,移徙沙漠故元遗民三万二千八百六十户到北平开荒种田,分别落户于大兴、宛平、良乡、固安、通州、三河、武清、蓟州、昌平、顺义等地。(《明太祖实录》卷三七)
                        洪武九年(1376)十一月,移山西及北直隶真定等处民无产业者,往凤阳垦田。
                        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元将何真所部降民二万四千四百余人到泗州屯垦。
                        洪武二十年(1387)十月,命湖广常德、辰州民有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耕云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八月,移山西泽、潞二州贫民往河南就耕。
                        洪武二十二年(1389)四月,迁苏、松、杭、嘉、湖、温、台诸府民无田者,到滁、和二州等地开荒。九月,召募山西地狭民稠府州县之民,赴北平、山东、河南土旷人稀之地耕作。
                        洪武二十四年(1391)七月,命户部籍浙江等省、应天诸府富民一万四千三百余户,悉徙其家,以实京师(南京)。
                        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二月,移山东登、莱诸府民贫无产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户,赴本省东昌等处编籍耕种。
                        洪武时移民的路线:
                        前期:主要是由塞北→华北;江南→临濠。
                        中期:广东→淮南;全国各地→南京。
                        后期:山西南部→山东南部;河北北部、北京南部、山东东部→山东西部。
                        (三)请问洪武三年海州这边移的是什么民?


                        222楼2014-08-18 10:39
                        回复
                          西北龙古村——
                          1、明初,刘迁自诸城来此立村。自诸城何处无考。???
                          2、西北龙古:据传是洪武二年,由河南迁入,可见是在迁山东前与诸城刘是一家,至于是大刘村刘还是刘套楼刘无考。(此说法未考证,另据说在始祖迁入之前(宋元年间),西北龙古本来就是一个村庄,但是因某个年代的传染病,村庄消失,这一村庄的记录在西北龙古应该还有,暂未找到。)???
                          3、西北龙古家谱上的始祖讳迁,除注明坟在东龙古庄西头外,旁边还有个备注“朱氏四辈”,不明白什么意思,或许是寻根的线索????
                          这些问题,何时解开???


                          223楼2014-08-18 15:27
                          回复
                            既然刘墉能认同宗,而且东龙古又输掉官司,说明西北龙古刘迁祖与福祖必有关系,然而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和禄祖又是什么关系呢?难道刘迁祖真的是福祖托禄祖代养的志干、志贞祖的后人???那么为什么有说是“迁自诸城”呢????


                            224楼2014-08-18 15:36
                            回复
                              2025-07-18 22:24:03
                              广告
                              因为志干、志贞的父亲在诸城,所以有说迁自诸城。


                              来自手机贴吧225楼2014-08-18 16: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