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 这些人由于 山东俶扰不遑,率家人避居汴京,食录于梁郡。壬辰年金灭之后, "始祖刘公原籍梁郡因黄河犯滥兵荒交加逃难居于山西,宋元时期返回在今大刘庄村结草为庐居住生息。后刘公返山西探亲殁于途中未归,太君逝为守三年之孝之便葬之于村前。" 这说明:刘墉的先祖在壬辰年金灭之后,迁居山西,到了1278年左右(”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 。”),返回在今大刘庄村结草为庐居住生息。到了元朝中后期,刘清又因避战乱面逃离家乡,落籍雎宁朱家集东凌家集。关于刘清迁雎,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当年刘清逃荒来到雎宁,在当地凌举人的宅后休息。正值凌举人在后堂打瞌睡,梦见一只白虎而惊醒。此时家人来报,说有一后生睡在宅后石碾上。凌公将刘清叫来询问,见其身材魁梧,颇有贵人之相,联想先前所梦,认为此人必非凡人。凌公因此有意与刘清结交,先将他留在凌家避难,后又将独生女嫁给他,招他为东床快婿。刘清因此落籍雎宁,成为雎宁刘氏的发派始祖。
刘清入赘凌家后,在凌举人的教导下苦心攻读,后来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考取进士,步入仕途。他初任松江府(在今上海市)同知,6年后升为知府,最后升任元朝行人官。刘清去世后葬在凌家集庄南,他的事迹见载于《雎宁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