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章 春心不待花争发
阴暗潮湿的空间,狭小而拘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似有似无的霉烂气息。墙上一方天窗,有明媚的阳光撒入,被窗上的铁条截成了细细长长的一条条光束,如金色的织锦绸缎。
肤色白皙的男子倚墙靠着,形容憔悴却不失出尘的气质,俨然于此地的森然格格不入。
牢狱的大门被推开,有狱卒点了灯开路,引人进来。一路之上,两边牢房中的犯人无不呼喊哀嚎,甚至把手脚从木栏的缝隙中奋力伸出,口中模模糊糊大呼冤枉。一时之间,如百鬼啼哭,整个狱中,气氛哀凄得人心慌。
而进来那人却始终冷着俊面,丝毫也不动容。一路走,直走到靠里的一片牢房。这里关押的都是罪大恶极之人,自知叫冤无望,反没有外面来得聒躁。
狱卒停在一道狱门之前,掏出铁匙开了门。见身后的男人走了进去,才悄无声息地退开。
陈吟风踏入牢中,鼻间瞬间涌进阵阵酸腐的气息,不由皱了笔直的剑眉。同时,心痛伴着怜惜再次不可抑制地涌上胸口。薄薄的胸腔,像是要承受不住这些情绪的冲击,微微发着疼。
不由伸出手捂住胸口,陈吟风转首望向墙角的人影。
那人偏头望着天窗射入的阳光,目光凝滞,曾经潋滟无比的桃花眸中并没有他的身影。
心中的怜惜转而又被一阵无名的业火所扼息,走近那人,下了狠力猛得抬起其纤细尖瘦的下巴。
下巴被钳制,眸中被迫映入了他的身影,而风挽月的神情却仍是淡淡的。
“陛下,牢狱重地,污浊晦气。岂是九五至尊停留之地。若没有其他甚麽事,陛下先请回去罢。”谁也没料到竟是风挽月先打破了这诡异的相对无言。
“挽月啊挽月,这般性情,真教人不知对你该当如何……”似呢喃,如吐诉。明明昧昧,真假难辨,心思难猜。
拇指指腹抚上浅樱色泽的唇,一直划到唇畔。粗糙的指腹造成的触感,直教风挽月拧起了修眉。
陈吟风像是在把玩着一件爱不释手的珍玩,满心满脸的都是痴迷之色。
风挽月的下巴被迫高高抬起,看着眼前背光而立的高大男子,也微微陷入失神之境。即使下颔骨传来酸痛之感,也浑然未觉。
许久,陈吟风才心满意足地松开了手:“再忍耐一天,朕必光明正大地带你走,今后再也不离。”
再也不离…再也不离…多美好的想念。
这个男人,还可以再相信他一次麽?明知道同样的错误必须要杜绝再犯一次的可能性,明知道传闻中他大变的性情、纵情而又寡幸,明知越是温柔越有可能是陷井……但是,心会仍然会为了最后一句话而微微触动,裹挟了铺天盖地的暖意。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病入膏肓、执迷不悟、明知故犯、无可救药了罢。
那人说完便匆匆走了,漆黑的牢狱中又剩下他一人。精致的唇角,不由斜挑,笑意中满是嘲弄意味。
姑苏州衙。
陈吟风高坐堂首,而当地太守刚率一众州官,侍于堂下。
“陛下,此贼人胆敢于府衙之间,刺杀朝廷命官。非千刀万剐,无以平民愤也。”杨德群上前一步,拱手请辞。
“杨大人所言甚是,犯下这等罪状,绝不应姑息。”其他官员见状争相上前附和。
“朕……知道了。此案朕定会严加处置。但此案涉及重大,当交刑部定案裁决。”星目瞬间黯了下来,出口的声音倏地一沉。
众人顿觉一阵压迫感袭面而来,无人敢再出声谏言。惶恐之余,心中莫不感叹起帝王之威。
“陛下,关于此事,还请三思。”
无人言语的堂上一道声音响起,众人皆惊讶地转头望向声音的源头。
绿荷立于正中,微低的面上神情复杂。
她无法理解陈吟风的作为,故人重逢,怎就偏生了这样的事端。即使此事属实,那风大哥所轼之人定是恶贯满盈之辈。凭陈大哥如今身份大可压下此事,让其权当其未发生。为甚其非但不如此,还大有火上浇油之势。
思虑了良久,也不知该不该插手此事。但一忆及往日情由,便忍不住站出来劝其三思。
“卿暂且放心,此事朕自有分寸。”世人可以都不理解他,认为他是一个残暴昏庸的君主。但…眼前的女子,却是值得他解释的人。
“臣谨遵圣命。”微微的叹息逸出唇瓣,如花般年纪的女子不符年龄的沧桑。
兄妹情分,在朝堂之上,也只有君臣之礼而已。世事无常,能奈几何?纵是往日情深若此,不也成了阶下囚徒?
三日后,长安城中,刑部收到天子亲笔公笺。遂昭告天下,姑苏太守被刺一案告破,凶手现已揖拿归案。此为新朝建立起第一重案,刑部表示将严厉处置。
此诏一出,震惊朝野,轰动一时。当时普天之下,百姓、官员莫不阵阵唏嘘,想一探此事内情。
……
手脚都被缚了铁索,男子蔽衣垂发,神情却是淡漠得可怕。虽是一副死囚装束,此时却乘在华辇之中。
四壁皆是铺以华贵的织锦绸锻,辇外覆了一层御寒的毛皮。呼啸的北风丝毫也透不进来,轿辇之内温暖如春。而此时,其内却流转隐藏着蚀骨的寒意。
皇帝以方便更好监视贼人的理由,与其共辇。众人虽疑惑不解,而其贵为天子,所言不可违逆,是以只好依其言而行。
陈吟风望着对面的人,目光炽热,眸中像是要燃起熊熊的火焰一般。
阴暗潮湿的空间,狭小而拘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似有似无的霉烂气息。墙上一方天窗,有明媚的阳光撒入,被窗上的铁条截成了细细长长的一条条光束,如金色的织锦绸缎。
肤色白皙的男子倚墙靠着,形容憔悴却不失出尘的气质,俨然于此地的森然格格不入。
牢狱的大门被推开,有狱卒点了灯开路,引人进来。一路之上,两边牢房中的犯人无不呼喊哀嚎,甚至把手脚从木栏的缝隙中奋力伸出,口中模模糊糊大呼冤枉。一时之间,如百鬼啼哭,整个狱中,气氛哀凄得人心慌。
而进来那人却始终冷着俊面,丝毫也不动容。一路走,直走到靠里的一片牢房。这里关押的都是罪大恶极之人,自知叫冤无望,反没有外面来得聒躁。
狱卒停在一道狱门之前,掏出铁匙开了门。见身后的男人走了进去,才悄无声息地退开。
陈吟风踏入牢中,鼻间瞬间涌进阵阵酸腐的气息,不由皱了笔直的剑眉。同时,心痛伴着怜惜再次不可抑制地涌上胸口。薄薄的胸腔,像是要承受不住这些情绪的冲击,微微发着疼。
不由伸出手捂住胸口,陈吟风转首望向墙角的人影。
那人偏头望着天窗射入的阳光,目光凝滞,曾经潋滟无比的桃花眸中并没有他的身影。
心中的怜惜转而又被一阵无名的业火所扼息,走近那人,下了狠力猛得抬起其纤细尖瘦的下巴。
下巴被钳制,眸中被迫映入了他的身影,而风挽月的神情却仍是淡淡的。
“陛下,牢狱重地,污浊晦气。岂是九五至尊停留之地。若没有其他甚麽事,陛下先请回去罢。”谁也没料到竟是风挽月先打破了这诡异的相对无言。
“挽月啊挽月,这般性情,真教人不知对你该当如何……”似呢喃,如吐诉。明明昧昧,真假难辨,心思难猜。
拇指指腹抚上浅樱色泽的唇,一直划到唇畔。粗糙的指腹造成的触感,直教风挽月拧起了修眉。
陈吟风像是在把玩着一件爱不释手的珍玩,满心满脸的都是痴迷之色。
风挽月的下巴被迫高高抬起,看着眼前背光而立的高大男子,也微微陷入失神之境。即使下颔骨传来酸痛之感,也浑然未觉。
许久,陈吟风才心满意足地松开了手:“再忍耐一天,朕必光明正大地带你走,今后再也不离。”
再也不离…再也不离…多美好的想念。
这个男人,还可以再相信他一次麽?明知道同样的错误必须要杜绝再犯一次的可能性,明知道传闻中他大变的性情、纵情而又寡幸,明知越是温柔越有可能是陷井……但是,心会仍然会为了最后一句话而微微触动,裹挟了铺天盖地的暖意。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病入膏肓、执迷不悟、明知故犯、无可救药了罢。
那人说完便匆匆走了,漆黑的牢狱中又剩下他一人。精致的唇角,不由斜挑,笑意中满是嘲弄意味。
姑苏州衙。
陈吟风高坐堂首,而当地太守刚率一众州官,侍于堂下。
“陛下,此贼人胆敢于府衙之间,刺杀朝廷命官。非千刀万剐,无以平民愤也。”杨德群上前一步,拱手请辞。
“杨大人所言甚是,犯下这等罪状,绝不应姑息。”其他官员见状争相上前附和。
“朕……知道了。此案朕定会严加处置。但此案涉及重大,当交刑部定案裁决。”星目瞬间黯了下来,出口的声音倏地一沉。
众人顿觉一阵压迫感袭面而来,无人敢再出声谏言。惶恐之余,心中莫不感叹起帝王之威。
“陛下,关于此事,还请三思。”
无人言语的堂上一道声音响起,众人皆惊讶地转头望向声音的源头。
绿荷立于正中,微低的面上神情复杂。
她无法理解陈吟风的作为,故人重逢,怎就偏生了这样的事端。即使此事属实,那风大哥所轼之人定是恶贯满盈之辈。凭陈大哥如今身份大可压下此事,让其权当其未发生。为甚其非但不如此,还大有火上浇油之势。
思虑了良久,也不知该不该插手此事。但一忆及往日情由,便忍不住站出来劝其三思。
“卿暂且放心,此事朕自有分寸。”世人可以都不理解他,认为他是一个残暴昏庸的君主。但…眼前的女子,却是值得他解释的人。
“臣谨遵圣命。”微微的叹息逸出唇瓣,如花般年纪的女子不符年龄的沧桑。
兄妹情分,在朝堂之上,也只有君臣之礼而已。世事无常,能奈几何?纵是往日情深若此,不也成了阶下囚徒?
三日后,长安城中,刑部收到天子亲笔公笺。遂昭告天下,姑苏太守被刺一案告破,凶手现已揖拿归案。此为新朝建立起第一重案,刑部表示将严厉处置。
此诏一出,震惊朝野,轰动一时。当时普天之下,百姓、官员莫不阵阵唏嘘,想一探此事内情。
……
手脚都被缚了铁索,男子蔽衣垂发,神情却是淡漠得可怕。虽是一副死囚装束,此时却乘在华辇之中。
四壁皆是铺以华贵的织锦绸锻,辇外覆了一层御寒的毛皮。呼啸的北风丝毫也透不进来,轿辇之内温暖如春。而此时,其内却流转隐藏着蚀骨的寒意。
皇帝以方便更好监视贼人的理由,与其共辇。众人虽疑惑不解,而其贵为天子,所言不可违逆,是以只好依其言而行。
陈吟风望着对面的人,目光炽热,眸中像是要燃起熊熊的火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