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女吧 关注:4,687,023贴子:100,680,721

古今邪行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今邪行故事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0-11 23:53回复
    146.福建省福州县,有一生员姓林名涛,年少貌美,有一日到乡下向佃农索取田租,某次抽闲出去散步,回来后看见自己书桌上突然多一株兰花,开过一会儿,忽然出来一位少女探头偷看,林涛问她兰花是不是她拿来的?少女笑着说:“这兰花是我姐姐要赠送给你的。”又问:“为什么要赠花给我呢?”回答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请问公子是否可以与姐姐相会呢?”少女还没等他回答就进去了。
    不一会儿,又走出未一位带着笑容的美丽少女,林公子一见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不胜钟情销魂,於是乘机向她道谢并用言语挑戏她,少女约他说:“明天我父兄都要进城,须过夜才回来,黄昏后你可以从我家屋后偷偷进来,我当不锁门以等待您。”
    当天林涛如期赶约,进到屋内,但见绣房清洁,芳香扑鼻,二人坐在床前细语,两相慕悦,爱情悖发,**马上炽烈起来,正想越礼之际,林涛忽然想起家中的妻子而暗中自言说:“我已有妻子,而她尚未出嫁,虽然两相恋爱,但如此,岂不是亏损了阴德,枉费我读了这么多圣贤书,明年科考已近了,功名怎有希望呢?”这念头一转,就如冰雪泡身,**全消,於是改对小姐婉转言说,辞别出来。
    自从那夜回来后,便不再前往,那少女等他不来,得了一场病,险些儿病死,林某闻知也丝毫不痛惜,以常人的情理来衡量,林涛虽然近乎绝情,但“情逢多处必生淫”,多情往往容易犯淫过,只有能意念端正,不妄动情爱,才称得上是奇男子。
    次年林涛即考上举人,后来更步步高升,柏云居士有感而作诗一首如下:
      欲 火如焚胆包天,猛省回头脱火坑,
      若非降下冰泉露,何能脱却爱情关,
      若见美男如猛虎,丽女狐狸毒一般,
      邪缘容易迷心窍,不迷之人不等闲。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10-11 23:53
    回复
      2025-07-25 05:57: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47.陕西的长安城里,有许多子弟喜欢玩蟋蟀。有一家兄弟三人,都处于青少年时期。一天夜晚,月光明亮,他们在坟墓之间捉蟋蟀。忽然看见一个少妇,姿色绝伦,三人一同追赶捉拿。这时少妇突然变脸,七孔流血,舌头拖出一尺多长,兄弟三人同时被吓死。第二天,家里人找到了他们,救活了一个,才知道事情经过。被救活的那一个,大病了几个月才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10-15 15:54
      回复
        148.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今陕西省)。汉光武帝即位以后,官拜太中大夫。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旬邑侯。他把自己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俸禄,一并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因此家中并无资产,以清廉的德行而闻名。当时正逢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丧夫寡居,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常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为姐姐找一个丈夫。
        一天,二人谈及朝中大臣。公主说,宋公威容德器,朝中无人能及。光武帝知道姐姐的意思后,就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光武帝对宋弘说:“俗语说:‘贵易交,富易妻’。这是人之常情,卿可知朕的心意否?”宋弘答道:“我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听了这话,光武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于是他对公主说:“此事不成。”
        尉迟恭之妻,外貌平庸。唐太宗念及他是共创唐朝国基有功之臣而嘉许他,想把幼女赐与尉迟恭为妾,尉迟恭委婉而恭敬的答曰:‘皇上厚爱,微臣铭感于内,实因下官内人虽妇容丑陋,但善守妇德。古有名训:“富贵不淫,乃仁者德行。”微臣慕此德行而仰之;祈请皇上原谅,臣不敢领旨。’唐太宗虽被拒绝,反而更加赞叹其仁者之风,不以妻妾攀结权贵、纳妾联姻,这种人之行为必光明磊落,可以辅君并且忠君;因此更加尊重与信任尉迟恭。尉迟恭子孙兴旺富贵,绵延千年。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10-15 15:58
        回复
          149.刘廷式是北宋齐州人氏,在苏轼任密州(今山东青岛市高密)太守之时,前来接风洗尘的正是密州通守刘廷式。当时年约四十岁,河南口音,衣着朴素,为人忠厚、老成。在他年轻时发生了这么一段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也因此苏轼为文赞美他人品的高洁。
          刘廷式年轻时与一位邻家女子订下婚约,后来他进入太学,经过五年的苦读终于考取了进士。心情雀跃的他迫不及待地回家乡准备成亲,谁知等他回到家乡时,早已人事全非,邻家老翁已经过世,家道顿然中落,邻家女子伤心悲痛以致双目失明。
          刘廷式明白了这个情形,却不因此违背婚约,依然选择吉日良辰要举行婚礼。邻女却推辞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
          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令尊翁有约,岂可因为尊翁已死、孝女哭瞎了双眼,而违约忘信呢?这可是一生的承诺啊!」刘廷式有情有义的一番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两人终成眷属,婚姻生活和谐而幸福,并且生了两个儿子。一直到刘廷式到密州城任官时,夫人因病而逝世,他哭得很伤心。
          当时任太守的苏轼安慰刘廷式说:「我听说悲哀是由爱念才产生的,爱念又是由于美色所引起的。你娶了盲女,爱从何而生呢?」刘廷式回答:「我只知道死去的是妻子,所哭的也是妻子而已,她是否目盲并不重要啊!如果真是因为美色而产生爱念,因为爱情而产生悲哀,当美色衰退而爱念断绝时,哪里还有所谓的情与义呢?难道在街市上倚门卖笑,骚首弄姿的风尘女子,都可以娶回家做妻子吗?」
          苏轼听了,十分感叹佩服。后来盲女所生的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考试也都登第。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10-15 16:01
          回复
            150.王曾宋朝益都(今山东省昌乐县)人,字孝先,为人正直,心地仁慈,为宋代名臣。宋真宗咸平年间,参加省城乡试,名列第一。
            其后又以乡贡(会试中式的贡士),前往京都参加礼部廷试,途中住宿一家旅馆,听见附近人家有母女二人,哭声非常悲切,王曾探问邻居,得知因为欠官债四万,家中贫困,一时无法偿还,由于官方追逼很急,迫不得已,只有将女儿卖给商人,母女就要远别,从此永远不得相见了,因此哀伤痛哭,王曾听了,怜悯母女处境凄凉,对其母说:“你的女儿可以卖给我,我在官宦中往来,你们母女也可有相见的机会。”于是拿出银钱来,退还商人,并清还所欠的官债,约定三天之后前来迎娶。
            过了三天,其母不见王曾前来,心中感到奇怪,便到旅馆去访问,旅馆主人对她说:“王曾已经离开了,留下一封书信,托我转交给你。”不料信里并不提到钱的事,只是叫她选择好人家婚配。这才知道原来王曾是一位仁人君子,有心相助,母女感激万分。
            王曾到达京都,应试礼部及殿试应对,都名列第一,先后连登三元,亲友临门道贺,有人对王曾说:“恭喜士子,状元及第,今后一生吃穿享用不尽了。”王曾以严正的态度回答说:“我王曾生平,志不在温饱,难道做官,就是为了讲求个人的温饱享受吗?”
            不久,王曾入直史馆,又转任翰林学士,其后又升任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正直立朝,一丝不苟,政事功业,高超特立。到了仁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位),封沂国公,去世后赐谥号文正。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10-15 16:09
            回复
              151.陆修,明朝未期,浙江一位书生,在一个指挥使家里做私塾教师。一天他有病感到寒冷,叫学生进屋去拿一床被子。学生不小心把家母的鞋卷在里面,掉在塾师的床下,师徒二人都没有发现。指挥使无意中看到了,便怀疑妻子与塾师私通,审问妻子,但她坚决不承认。指挥使就让家中的婢女假传妻子的意思,请陆修前去私会。自己拿着刀躲在门后,若是陆修出门赴约,就把他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杀了。陆修听到敲门声,问婢女有什么事?婢女说:“我家夫人有意请你相会。”陆修听后很生气,态度严厉地把她赶走。指挥使又强迫妻子亲自去和塾师约会,陆修说:“我是你们家请来的塾师,怎么可以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事呢?请立刻回去。”指挥使的怒气这才稍稍平息。第二天,陆修向他辞职,准备离开这里。指挥使这时才知道自己错了,向陆修表示道歉,详细述说了其中的缘由。第二年,陆老师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大理正卿。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10-17 00:08
              回复
                152.程颜宾是一位勇敢善战的军人,当他率兵攻下宁县的时候,部属们为了庆祝胜利,在民间物色了三位年轻貌美的小姐,献给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当时他虽喝醉了酒,但并没有丧失理智,面对如花如月的绝色佳人,并没有动一丝一毫的邪念,他庄严和蔼的对三位小姐说:‘你们都好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我应当保护你们,怎敢违背良心,妄想侵犯你们呢?明天我一定通知你们的家长,领你们回去。’说罢,令部属把三位小姐妥善的安置一室。第二天早晨,立刻寻访她们的父母,把他们的女儿分别领回家中。当地的民众,对于这位人格高尚的军官,都十分爱戴,树立了真正英雄不好色的正确观念。因为他的声誉日隆,深为上级器重,不久升任巡察使。享寿九十三岁,临终以前,预知时至,告别亲友,含笑而逝。他有几个儿子,都很显达。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10-17 18:09
                回复
                  2025-07-25 05:51: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53.唐昭宗天佑年间,秦州有个叫刘自然的人,主管义军案卷文书。因为连帅李继宗要招集乡兵保卫四川,成纪县的老百姓,有个叫黄知感的,他的妻子长了一头的秀发,刘自然就想要它。他对黄知感说:“如果你能把妻子的头发拿来,我就免除你去当乡兵。”
                  知感将此事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说:“我把自己微弱的身体都托付给你了,头发剪去还可以长出来,人如果死了,就永远不能再见了,你如果去南边打仗不能回来,我的头发再秀美又有什么用呢?”说完,就把头发剪了下来,知感心里十分的痛悔和忧愁,又被征兵所逼迫,就只好将头发献给了刘自然。
                  其实刘自然之意并不在头发,所以黄知感最终也没有免除征召,只好去当了乡兵。不久就在金沙之战中死去了。他的妻子昼夜对着天祷告,号哭着向苍天诉说此事。这一年,刘自然也死了。
                  后来黄家的一头母驴生下了一个驴驹,在左肋下写着字。是“刘自然”。城里的人们把这件事传扬开去。于是被郡守知道了,郡守就把刘自然的妻子和孩子叫来辨认。刘自然的大儿子说:“我父亲一生喜欢喝酒吃肉,如果它能够饮酒吃肉,就是我的父亲。”郡守让人搬来了酒肉,结果那驴驹喝了好几升酒,吃了好多块肉。吃完,就长鸣不已,流下了很多眼泪。
                  刘自然的儿子准备了百千钱请求买回这头小驴,但黄知感的妻子却不接受这个要求,并且每天用鞭子抽打它,后来经过丧乱,也就不知道这头驴的下落了。刘自然的儿子后来也因惭愧遗憾而死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7-10-20 15:59
                  回复
                    154.宁波有一读书人某生,喜欢寻花问柳,但个性颇长厚,因赴考到省城,考期尚早,觉得枯坐无聊,就起了寻芳的兴致,友人带他到一民宅,有一少妇坐着刺绣,旁有一老妇,是少妇的婆婆,某生看这少妇肤色如玉、瘦腰纤趾、盈盈可爱,就拿钱请老妇办理酒食,饮酒作乐既久,蜡烛将要烧尽,友人就先行辞去,老妇与少妇就引客人到房间,老妇也避出。
                    某生就引少妇并坐在灯前,抚摩谑浪,正要解开衣装时,少妇非常害羞,以致于泪下,某生非常惊骇地说:「你怎么会这样呢?」少妇说:「我父我兄都是读书人,我公公我丈夫也都是诸生,但因都早逝,使我一茕茕弱女子沦落至此,想起这些过逝的人,能不伤心吗?」某生听了也觉得凄然,便说:「那你为什么甘心这样作呢?现在是第几次了?」少妇说:「我婆婆因为缺乏食物,一直劝我作这种事,怕违背她老人家的意思,因此勉强相从,今天才初次而已。」某生惊叫说:「大嫂既然有心守贞,我怎么敢玷辱呢?」于是拿出数金相赠,说:「所带的钱不多,希望能帮你奉养老人家,我先走了。」于是就从后门离去。
                    出来之后,因夜色迷蒙,也分不清路径,当时刚好是战乱之后,即使城里也有很多荒僻的地方,走了很久,忽然看到有一小屋,微露一点灯光,当中有读书声,便前往叩门问路,门开后是一老先生,有一少年正在桌前写文章,老先生自称某姓少年是他的儿子,并说:「今年主考出题的某公,是他的旧识,因此就出了一个题,让少年揣摩,以便投某公之所好,但他还没抓到要领,某生就看了一下少年的文章,并说:「令公子的文章是我所不及,老先生怎么说还不行呢?」老先生说:「如果你不信,我就试着改正一番,于是就拿起笔在桌上改了上百个字,说:「这样就差不多了。」某生再读一次,不胜叹服,并说:「老先生真是作论文的高手。」于是就不断地吟诵,老先生笑着说:「您竟然这么喜欢就奉送给您好了,某生很高兴,就在灯前读诵,一直到不自觉的入睡。
                    等到醒来,太阳已经出来了,发觉自己只是在土堆之下,根本没有房屋,于是知道自己所碰到的是鬼,因想到昨天去的那妇人家跟老先生同姓,该不会就是那妇人的公公和丈夫吧?于是就回到妇人家询问,面貌形态都相符,某生大为吃惊。
                    于是又回去拿了数十金回来赠给老妇,并说:「您的媳妇很贞洁,以后不要再强迫她作那样的事。」等到入考场时,所出的题刚好就是之前老先生所出的题,于是就将先前的文重写一次,开榜时,竟中了榜首,于是又筹了千金带去赠给那妇人家。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7-10-20 16:12
                    回复
                      155.明朝的吕青,平日喜好谈论淫秽之事和偷窥妇女;他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家里贫穷到了极点,两个儿子相继的死去。
                      有一天,吕青忽然暴毙,见到了祖父很生气的对他说:“我们家两代积善,你命中该发巨万的财富,没想到你心爱美色,口眼都在造孽,福报都快要折尽了;我恐怕你会真的去犯邪淫的恶事,那么我们吕家的后嗣,就没有指望了;所以我才哀求恳请冥王,把你拘到阴曹地府来看一看,你便会知道厉害了啊!”吕青说:“听说奸淫别人的妻女,会得到绝嗣的报应,事实上我也很害怕会得到这个报应,所以我未曾犯过啊!”
                      旁边一位冥官说道:“岂只是绝嗣而已啊!如果是女子主动来勾引,而自己就顺水推舟不推辞,这个罪孽,就是只有绝嗣的报应;若是自己引诱逼迫人家,以及屡屡再犯的人,迫害别人的伦常,使人家堕胎杀子杀丈夫,这些都是何等的大罪,岂只是绝嗣而已呢?对于邪淫的罪恶,在阳世间的法律太宽松,但是阴间的法律却是最严。凡是人一动了邪淫的欲念,三尸神就会自首,灶君和城隍,就会据实的申奏,如果他们隐匿或是漏掉,便是大过啊!你试看今天的发落,便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鬼卒们就带了许多犯过邪淫罪恶的犯人来到殿前,他们都带着枷锁跪在地上,冥王厉声的吩咐道:“某人变乞丐疯哑,某人变娼妓眼瞎,某人两世为牛,某人十世为猪。”冥王吩咐完毕,鬼卒就押他们出去投胎。吕青看了吓得毛骨悚然。冥官说:‘还有比这个更严重的呢!你千万不要贪图片刻的欢情,失去了人身;应该要避色如同避箭一般,而且要刻印文章劝世啊!’没一会儿,冥王就把吕青放回了阳间。
                      吕青刻印游冥录一万张,以警惕世人,而且尽力的行善。吕青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连续生了两个儿子,而且家财万贯,非常的富有。吕青后来决定避绝尘缘,往南海修道去了。这是吕青的同乡蔡菁,为他所作的记载。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7-10-20 16:17
                      回复
                        156.谢履端,清朝云南人。为人端正好学,从小即有孝友的善名。少年读书时,凡看到有人诲人淫佚的书籍,恐怕它流传人间,使人读了迷失心志,而做出损人败德的事。所以常不吝惜金钱,用高价全部把它买回来烧毁。因此被他焚毁的**非常之多。有一夜,他梦见金甲神对他祝贺说:‘你能不惜重价购买**烧毁,因而挽救很多人免于见了起邪思,所以阴功极为浩大。上帝鉴于你有怕**流毒人间,而误人子弟的善良本性,特赐你功名显耀,冠盖天下’。他梦醒后,知道天心福善,遂更加勤勉好学,努力进德修业。果然在康熙丙子年,一试即中解元。癸未年复以进士及第。后来名显当代,子孙数代皆获贵显。


                        来自iPhone客户端50楼2017-10-22 09:34
                        回复
                          157.华亭人张某,年轻时曾犯邪淫,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都夭折。张某并且又得了肺痨病,长久都无法痊愈。有一次,张某看到了《丹桂籍》,书中注载了许多邪淫报应的案例,自己非常感慨和悔恨,就跪在神前发誓,永远戒除邪淫。并且又印送《文昌帝君阴骘文》,到处施送。过了一段时间后,张某的身体竟完全恢复健康,而且又接连生了三个儿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17-10-22 09:50
                          回复
                            158.上海市有位姓崔的绅士,请人画了十几幅春宫淫画,每幅都画得惟妙惟肖。后来崔某得了疟病,每次疟热发作时,就见到十多对赤身**的美男子和美妇人被两个鬼卒挖肚抽肠,血流满地,接著鬼卒又对崔某剖腹钩肠,崔某疼得哀号惨叫,自己说是受到画十几幅春宫淫画的报应,全屋的人都听到了。崔某清醒后,急忙将淫画全部烧毁。淫画烧毁后,崔的病竟也消除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8楼2017-10-23 15:01
                            回复
                              2025-07-25 05:45: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59.李家骏,山东历城人氏,以贩卖乌枣为生,经常到邻镇做生意。有一次,见邻镇郭永寿的妻子年轻美貌,乘郭永寿不在家,诱骗郭妻回家,不料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被别人拐跑了,据邻居说,妻子跟别人私奔的日子,正好是李家骏私诱郭妻的同一天,李家骏并不因此醒悟因果报应的天理,反而暗自庆幸,幸亏带郭妻回家,否则岂不成了寡佬。
                              由于郭妻本质杨花水性,过了不久,又跟一位比李家骏年青的人私奔了。正当李家骏自叹无奈之时,郭永寿因妻子失踪,一路查访追寻到李家,并且到衙门控告李家骏诱拐他的妻子。但是由于郭妻已再次跟别人私奔,李家骏自恃郭永寿没有证据,故坚持不承认曾经诱拐郭妻一事。郭永寿无可奈何,只可作罢。
                              听乡人说附近关圣帝君庙内有乩笔扶鸾,十分灵验,就请乡人带他到庙中请示,圣帝降乩示诗批说:鸳鸯梦好两欢娱,记否罗妇亦有夫;今日相逢须一笑,分明依样画葫芦。郭永寿见诗文,默默无语低下头,惭愧地离开。陪伴他到庙里去的乡人见状,猜想郭永寿之妻子,必是他以前也是诱拐得来的。可见:『诱人妻子者,妻子被人诱』天理昭昭.


                              来自iPhone客户端60楼2017-10-25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