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吧 关注:1,849贴子:176,789

回复:【谈邓羌】邓羌军事战绩全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刚恢复实力的姚襄, 第二次受到打撃, 然而姚襄仍然没有放弃西进的打算, 由河东西渡, 不过他并不是由前秦重兵防守的蒲阪渡河, 而是由北面渡口进入关中。入关之后, 姚襄兵分三路, 一路挑起关中亲附姚氏的部落反叛, 一路取鄜城, 自率一军进据杏城。
注:
姚襄将图关中,夏,四月,自北屈进屯杏城,遣辅国将军姚兰略地敷城,曜武将军姚益生、左将军王钦卢各将兵招纳诸羌、胡。兰,襄之从兄;益生,襄之兄也。羌、胡及秦民归之者五万余户。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姚襄遣姚兰、王钦卢待招动鄜城、定阳、北地、芹川诸羌胡,皆应之,有众二万七千,进据黄落。 《载记第十二 苻洪苻健苻生》
襄寻徙北屈,将图关中,进屯杏城,遣其从兄辅国姚兰略地鄜城,使其兄益及将军王钦卢招集北地戎夏,归附者五万余户。《载记第十六 姚弋仲姚襄姚苌》
襄寻从北山将图关中,进屯杏城,遣辅国将军姚兰略地鄜城。 《十六国春秋·后秦录》


IP属地:中国香港17楼2020-10-02 16:59
回复
    日后姚苌起兵, 所召集到的兵力, 也不过是【五万余家】, 而且姚襄还有跟随他多年作战的精兵, 实力比姚苌起兵时更为雄厚。
    苌惧,奔于渭北,遂如马牧。西州豪族尹详、赵曜、王钦卢、牛双、狄广、张干等率五万余家,咸推苌为盟主。 《载记第十六 姚弋仲姚襄姚苌》
    姚襄西进入关, 是继桓温北伐后, 前秦第二次面临亡国危机, 而且前秦还没有由桓温北伐的损失中完全回复, 上一年还【千里大饥】, 比桓温入关时的局势好不了多少


    IP属地:中国香港18楼2020-10-02 17:05
    收起回复
      2025-07-17 22:23:35
      广告
      苻生先派新兴王苻飞讨伐姚兰, 而姚襄在失去了姚兰这支部队后, 进一步推进至黄洛。苻生再派出苻黄眉率苻道、苻坚、邓羌等一万五千大军讨伐姚襄。对比起此前桓温北伐, 前秦能集结五万大军对抗桓温, 前秦无疑是大大衰退了, 而姚襄参照各种记载, 则有二万七千人
      注:
      秦将苻飞龙击兰,擒之。襄引兵进据黄落;秦主生遣卫大将军广平王黄眉、平北将军苻道、龙骧将军东海王坚、建节将军邓羌将步骑万五千以御之。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生遣苻黄眉、苻坚、邓羌率步骑万五千讨之。 《载记第十二 苻洪苻健苻生》
      苻生遣其将苻飞拒战,兰败,为飞所执。襄率众西引,生又遣苻坚、邓羌等要之。 《载记第十六 姚弋仲姚襄姚苌》
      (寿光)三年四月,姚襄遣姚兰等众二万七千进据黄洛。生遣平王黄眉、东海王坚、建节将军邓羌等步骑万五千以讨之。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
      遣辅国将军姚兰略地鄜城。符生遣符飞拒战。 《十六国春秋·后秦录》


      IP属地:中国香港20楼2020-10-02 17:46
      回复
        是次作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就是姚襄在敌境内坚壁不战, 固垒不出。
        这种战术并不首见, 在王翦灭楚、晋楚交战时也可见。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稳扎稳打的做法, 假如己方有补给优势, 是可以拖垮敌方。
        (见《唐代史书《通典》里面列举的跟王翦灭楚战术相同的春秋战役》)
        《通典卷一百五十五兵八》:
        春秋时,晋将栾书伐楚。将战,楚晨压晋军而阵。 (压窄其未备。)军吏患之。裨将范匄(音盖)趋进,曰:"塞井夷灶,阵于军中,而疏行(户郎反)首。(疏行首者,当阵前决开营垒,为战道。 )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书曰:"楚师轻窕,(土凋反。)【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终败楚师】。
          秦将王翦率兵六十万击楚,楚王悉国中兵以拒之。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楚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拊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楚又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军蕲南】,因而灭其国。


        IP属地:中国香港22楼2020-10-17 17:12
        回复
          然而, 姚襄这个做法很快就为邓羌看破, 他提出了几点:
          1. 宏观上:
          受了伤的雀鸟很容易受到惊吓, 姚襄初时固垒不出, 不是有什么深远谋略, 只是之前输给桓温、张平, 已经是是穷途末路, 出于恐惧而退缩
          2. 微观上:
          然而姚襄并不是一个容易退缩的人, 他性恪【性刚很,易以刚动】
          3. 应对方法:
          派军队一路擂起战鼓而前进, 一路在他垒门前列阵, 必定可以刺激到姚襄出战, 然后可以生擒姚襄
          对比起此前此后对姚襄的大力称赞, 例如杨亮、姚苌等人极力称许姚襄的才能, 邓羌对姚襄本质的剖析更为入木三分。


          IP属地:中国香港23楼2020-10-17 17:23
          回复
            姚襄战前的一番话, 和襄国之战被他打败的冉闵的一番话, 简直互相辉映, 两人在穷途末路之前, 也是赌徒心理:
            襄将战,沙门智通固谏襄,宜厉兵收众,更思后举。襄曰:「二雄不俱立,冀天不弃德以济黎元,吾计决矣。」
            闵欲自出击之,卫将军王泰谏曰:「今襄国未下,外救云集,若我出战,必覆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固垒以挫其锐,徐观其衅而击之。且陛下亲临行陈,如失万全,则大事去矣。」闵将止,道士法饶进曰:「陛下围襄国经年,无尺寸之功,今贼至,又避不击,将何以使将士乎!且太白入昴,当杀胡王,百战百克,不可失也!」闵攘袂大言曰:「吾战决矣,敢沮众者斩!」《通鉴》
            姚襄的决定也是有其难处, 就是他的【补给线即将断绝】。
            姚襄分兵的另一路已经为前秦军所撃败, 加上他当下仍然有兵力上的优势, 假使他当下不出撃, 等待另一路前秦军加入作战, 他的处境会更艰难。之前秦军伐楚, 后勤稳定, 可以相峙日久, 而姚襄一支孤军, 深入敌境, 当然急于出战。


            IP属地:中国香港24楼2020-10-17 17:41
            回复
              第二阶段, 就是邓羌亲率三千骑兵引诱姚襄出战, 再诈败而逃, 到达指定地点后回军反撃。事实上, 这个战术难度极大, 因为敌前撤退, 本来就需要极高的军事素养, 日后慕容垂打慕容永的敌前退却, 也是同样招数:
              己亥,垂陈于台壁南,遣骁骑将军慕容国伏千骑于涧下。庚子,与永合战,垂伪退,永众追之,行数里,国骑从涧中出,断其后,诸军四面俱进,大破之,斩首八千余级,永走归长子。 《通鉴》
              而最后一个阶段, 就是苻黄眉等的主力在三原出阵和邓羌夹撃姚襄, 姚襄兵败被俘, 而被苻坚所杀。
              姚襄和冉闵最后的死亡原因, 也极为类似:
              闵溃围东走二十余里,朱龙忽毙,为燕兵所执《通鉴》
              襄有骏马,日行千里,是战也,马倒而擒之。眉等振旅而归。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


              IP属地:中国香港25楼2020-10-17 17:55
              收起回复
                姚襄是次战役失败的原因, 不在于他出战, 而是他在被选中的时间地点出战。
                事实上, 姚襄这次战役, 最大胜机是北上岭北, 收集部众, 这也是日后姚苌和刘勃勃成功的原因, 再不然一开始就应该长驱直进, 一往无前。


                IP属地:中国香港26楼2020-10-17 18:04
                收起回复
                  2025-07-17 22:17:35
                  广告
                  第三部 平定并州
                  前情提要
                  苻生在苻黄眉取胜不久后, 以谋反为名, 将他以及其他亲近宗室大清洗。于是前秦上层人人自危, 引发了苻坚兄弟的叛变, 由于苻生之前加强专制的各种手段引起的问题, 苻坚兄弟成功篡位, 苻生时代结束。
                  苻生并不是一个没有人情的暴君, 但也算不上一位明主, 在三原战前就曾经将邓羌下贬至咸阳太守:
                  夏,四月,长安大风,发屋拔木。秦宫中惊扰,或称贼至,宫门昼闭,五日乃止。秦主生推告贼者,刳出其心。左光禄大夫强平谏曰:「天降灾异,陛下当爱民事神,缓刑崇德以应之,乃可弭也。」。生怒,凿其顶而杀之。卫将军广平王黄眉、前将军新兴王飞、建节将军邓羌,以平,太后之弟,叩头固谏,生弗听,出黄眉为左冯翊,飞为右扶风,羌行咸阳太守,犹惜其骁勇,故皆弗杀。 《通鉴》


                  IP属地:中国香港28楼2020-10-24 14:48
                  回复
                    张平南下
                    不管如何, 前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张平放任姚襄入关的计划完全成功, 不仅收拾了姚襄这个大患, 还令前秦陷入动荡之中。准备充足的张平, 立即开始大举南下河东。拥有并州六郡的张平, 实力不下于日后慕容垂西征消灭的西燕, 甚至在忽略了河东郡的情况下, 比西燕多出数万户。
                    张平据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之地,壁垒三百余,夷、夏十余万户,拜置征镇,欲与燕、秦为敌国。冬,十月,平寇略秦境,秦王坚以晋公柳都督并、冀州诸军事,加并州牧,镇蒲阪以御之。 《通鉴》
                    永所统新旧八郡户七万六千八百及乘舆、服御、伎乐、珍宝悉获之,于是品物具矣。 《晋书》


                    IP属地:中国香港29楼2020-10-24 15:13
                    回复
                      3. 汾上之战
                      刚刚上任的苻坚, 为了建立威信, 不得不亲征张平。他选了和他在三原之战合作的邓羌为前锋, 带兵五千东出汾上。而邓羌和张平养子, 日后和他齐名的张蚝在汾上相持了十多日
                      秦王坚自将讨张平,以邓羌为前锋督护,帅骑五千,军于汾上;平使养子蚝御之。蚝多力趫捷,能曳牛却走;城无高下,皆可超越。与羌相持【旬余】,莫能相胜。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其将张平以并州叛,坚率众讨之,以其建节将军邓羌为前锋,率骑五千据汾上。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张蚝音刺。本姓弓,上党泫氏人也。膂力过人,能却曳牛走,张平爱而子之。淫于平妾,知而责之。蚝惭,割阴以自誓,遂为阉人。坚甚宠之,常侍左右,终为名将。所在有殊功,称邓羌、张蚝「万人敌」也。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


                      IP属地:中国香港30楼2020-10-24 15:19
                      回复
                        汾上之战, 是邓羌军事生涯中, 鲜有的平局。
                        张蚝作为一时的猛将, 居然将抵挡邓羌的攻势长达十余日, 实在是他发挥出色的一役, 只有潞川和淝水战前打退晋军可以比拟。不过汾上之战由任何方面来看, 只是更大规模对决的前奏, 并没有任何决定性意义。


                        IP属地:中国香港31楼2020-10-24 16:16
                        回复
                          4. 铜壁决战
                          三月,坚至铜壁,平尽众出战,蚝单马大呼,出入秦陈者四、五。坚募人生致之,鹰扬将军吕光刺蚝,中之,邓羌擒蚝以献,平众大溃。平惧,请降。坚拜平右将军,以蚝为虎贲中郎将。蚝,本姓弓,上党人也,坚宠待甚厚,常置左右。秦人称邓羌、张蚝皆万人敌。光,婆楼之子也。坚徙张平部民三千余户于长安。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坚至铜壁,平尽众拒战,为羌所败,获其养子蚝,送之,平惧,乃降于坚。坚赦其罪,署为右将军,蚝武贲中郎将,加广武将军,徙其所部三千余户于长安。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从坚征张平,战于铜壁,刺平养子蚝,中之,自是威名大着。 《晋书 载记第二十二 吕光吕纂吕隆》
                          这场决战, 是前秦平定并州的决定性战役, 前秦军虽然是苻坚名义上亲征, 然而由各种记载来看, 真正撃败张平的, 还是邓羌。苻坚用兵一直有一个特色, 就是以将将为主, 他淝水之战前每次亲征都是调派手下将领打出决定性胜果, 因此东征西讨无往不利, 但也奠定了他日后失败的伏笔, 当他亲自在战术层面上指挥, 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败。


                          IP属地:中国香港32楼2020-10-24 16:28
                          收起回复
                            铜壁之战, 可以分析的地方不少, 其中一个特色是, 张蚝亲自多次突阵, 力图在前秦阵中撕开决口。这种做法在十六国猛将中不少见, 例如当初蓝田之战, 苻生也亲自突阵, 斩杀晋将, 可见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方式:
                            桓温之来伐也,生单马入阵,搴旗斩将者前后十数。 《晋书》
                            然而这套方式面对有组织和纪律的部队, 并不能打开局面或者奠定胜局, 甚至有被敌军刺中的风险, 例如吕光在此役中刺中张蚝, 简直重现了小说式两将对决的局面。这套做法极高风险, 也可能一举扭转战局, 例如苏峻先用数十骑突阵破赵胤, 也因亲自突阵轻敌而战死。
                            峻与匡孝将八千人逆战,峻遣子硕与孝以数十骑先薄赵胤,败之。峻望见胤走,曰:「孝能破贼,我更不如乎!」因舍其众,与数骑北下突阵,不得入,将回趋白木陂,牙门彭世、李千等投之以矛,坠马,斩首脔割之,焚其骨,三军皆称万岁。 《晋书苏峻传》


                            IP属地:中国香港33楼2020-10-24 16:39
                            收起回复
                              2025-07-17 22:11:35
                              广告
                              此战记载, 《晋书》和《通鉴》的时序不一致, 《通鉴》认为是吕光、邓羌合力擒获张蚝在先, 然后献俘, 张平军大溃在后, 《晋书》以为邓羌破张平在先, 张蚝被擒获在后。本文采纳《晋书》的说法, 张蚝是可能在一次突阵被刺中, 然而被邓羌追撃俘获, 但是邓羌在两军交战分出胜负前, 很难先行向苻坚献俘的。个人认为这场是十六国猛将的顶上对决, 此前此后, 也很少见双方猛将捉对式的撕杀。
                              由《晋书》记载可见, 邓羌是先撃败张平, 再在追撃过程俘获张蚝, 张蚝被刺中而退, 很可能是引致张平军溃退的原因。张平大败后, 苻坚再次收降了张平, 将他的部份户口迁入关中, 又将他手下猛将张蚝收编入军中, 从此张平一蹶不振。


                              IP属地:中国香港34楼2020-10-24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