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吧 关注:1,849贴子:176,808

回复:【谈邓羌】邓羌军事战绩全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话说回来, 慕容德的建议, 真的能够灭秦?
我以为很大商确之处:
首先, 皇甫真的将材, 真的能够应付邓羌和王猛的攻势? 恐怕燕军一至, 就很大机会被邓羌来个【逆撃, 破之】
其次, 慕容垂手上的兵力, 其实少得可怜, 只有一万人:
吴王垂为都督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荆州牧,配方一万,镇鲁阳。
再者, 前燕军队战斗力实在很低下, 一年后桓温北伐, 前燕诸将兵败如山倒, 除了慕容垂指挥作战外, 其他燕将表现极差


IP属地:中国香港80楼2020-11-29 16:57
收起回复
    但我以为, 五公之乱实在是前燕最后的良机。
    前提是, 慕容垂能够总揽全局, 指挥诸军协同伐秦。 但这种事情, 前燕君臣当然是不可能容许的
    邓羌和慕容垂, 也就没有分出胜负的机会


    IP属地:中国香港81楼2020-11-29 17:00
    收起回复
      2025-07-24 07:53: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历史的玄幻之处, 以邓羌和王猛联手, 我以为配合起来,是有战胜慕容垂的机会。
      可惜, 苻柳却成为邓、王二人的受害者, 被两人前后配合夹撃,被迫退回河东, 奠定东线战局的胜负


      IP属地:中国香港82楼2020-11-29 17:04
      回复
        9. 攻陷蒲阪
        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战略论》, 都指出了一点:
        攻城是一个相当不经济的做法, 一个优秀的将领都尽量不透过攻城完成战略的目标。因为在冷兵器时代, 攻城手段是很不发达的, 高欢在玉壁城下失利, 慕容垂三攻邺城, 都体现了如果守军有足够的准备, 在足以抵挡数量上远胜于己的对手。但这不代表将领不应该攻城, 而是透过各种手段去夺取城池。


        IP属地:中国香港83楼2020-11-29 18:20
        回复
          九月,王猛等拔蒲阪,斩晋公柳及其妻子。猛屯蒲阪,遣邓羌与王鉴等会攻陕城。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
          猛又寻破蒲阪,斩柳及其妻子,传首长安。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在之前的会战中, 苻柳的二万大军已经输到只余下数百骑, 但王猛等仍然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攻下蒲阪。


          IP属地:中国香港85楼2020-11-29 18:27
          回复
            九月, 前秦东路军攻陷蒲阪后, 前秦西路军回师东讨。王猛本人坐镇蒲阪, 而派邓羌和西路军的王鉴配合杨安和张蚝攻陕。过了三个月, 到本年年底十二月, 前秦军才攻下陕城。在五月, 苻柳大败后, 四公已经处于劣势, 但过了七个月, 这场叛乱才被平定。五公之乱被平定后, 邓羌终于被任命为洛州刺史, 储备粮草, 准备东征前燕


            IP属地:中国香港87楼2020-11-29 18:34
            回复
              五公之乱有一个失败原因是未被提及的, 就是苻坚能够确保有充足的补给作战, 粮草供应不绝, 因此能够对蒲、陕二城展开长期的围城战。
              日后淝水兵败后, 在和燕秦交战中, 苻坚粮草已绝, 甚至出现人相食的局面, 长期缺粮的前秦军队, 难以取胜


              IP属地:中国香港88楼2020-11-29 18:41
              收起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89楼2020-12-05 17:06
                收起回复
                  2025-07-24 07:4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古以来, 关西和关东主要有三条出入口:
                  一条是经河东渡蒲阪以进河北
                  一条是经潼关、陕城以进河南
                  最后一条是经武关出南阳
                  一般而言, 关西和关东的集团, 都在河东、潼陕一线相持双方争夺的要地包括平阳、宜阳、洛阳
                  邓羌取代苻廋镇陕, 代表前秦打算由河南路线进军, 但这是不是一个十分合理的决定, 就留待洛阳战役再分析。


                  IP属地:中国香港92楼2020-12-05 17:37
                  收起回复
                    第六部 桓温伐燕
                    由这战开始到潞川之战, 是邓羌人生用兵的顶峰, 在短短两年之间, 他完成了东征的三大战役, 个人认为虽然史料不多, 也值得吹一吹。
                    桓温有北伐之心, 就不用再多分析。
                    先前前秦五公之乱的时候, 他没有派兵介入, 一来是他曾经北伐关中, 还心有余悸, 当年前秦在内叛军四起, 在外他, 司马勋和王曜夹三路攻前秦, 居然打不下, 现在更加没有理由进攻, 二来, 前燕在最近几年频频对东晋用兵, 在慕容恪当政的时候, 亲征取洛阳, 派慕容评攻取了汝南诸郡, 桓温一度亲自应对但不成功, 当前大敌是燕而不是秦。
                    玮复使慕容评寇许昌、悬瓠、陈城,并陷之,遂略汝南诸郡,徙万余户于幽、冀。 《晋书载记第十一 慕容玮》
                    桓温之所以下定决心伐燕, 固然有很大的私心, 但他敢于北伐 却不是没有原因的:
                    1. 慕容恪新死, 桓温当然要乘丧伐人, 日后刘裕等姚兴一死, 马上大举进攻后秦, 也是同样之理
                    2. 他曾经和新任执政慕容评交手, 认为他不足为惧。很少人留意到, 他和慕容评曾经在汝南战役交手过。当时, 他只是派了部将刘岵, 就一度撃退了慕容评, 既然刘岵打得赢, 他更加打得赢!
                    评遂侵汝南,太守朱斌遁于寿阳。又进围陈郡,太守朱辅婴城固守。桓温遣江夏相刘岵击退之。 《晋书. 帝纪第八》
                    3. 前秦刚刚平定内乱, 自顾不暇, 他深信以之前燕秦在五公之乱的交恶, 前秦只会坐收渔人之利, 不会出兵援燕。日后刘裕判断后秦不会救燕, 桓温恐怕也有同样判断, 不然怎会听到前秦出兵, 就马上退兵。
                    结合上述几点, 他制定了一个史无前例, 后无来者的北伐计划。


                    IP属地:中国香港93楼2020-12-05 21:30
                    收起回复
                      桓温这个北伐计划, 即使在十六国南北朝, 也是极之冒险的大手笔计划, 结合了他二次北伐和伐成汉的成功经验。
                      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失败, 他认为很大程度由于断粮, 于是今次北伐他不再依赖敌方的粮草, 他不就完蛋。换而言之, 今次用兵, 他很大程度靠后方的粮草支援。于是,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水运大量运送粮草。
                      确保粮运, 是今次北伐的重点, 决定他的成败。但整个计划的执行, 又十分奇怪, 他要求袁真和他两路并进, 然后又要各自达成战略目标。
                      而这个战略目标, 是要直接由淮南打到黄河边, 而这次北伐, 两路都要达成这个【夸张】的战略目标, 才能够成功


                      IP属地:中国香港94楼2020-12-05 21:43
                      收起回复
                        这次北伐, 和日后刘裕北伐相比, 冒险程度不可同日而语。首先, 桓温两路不过五万人, 而且分开两路, 这要求晋军极高的战斗力, 以及前燕军队相比之下极低下的战力:
                        太和四年,又上疏悉众北伐。平北将军郗愔以疾解职,又以温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率弟南中郎冲、西中郎袁真步骑【五万】北伐。 《晋书. 桓温传》
                        刘裕对付的后秦, 实在十分虚弱, 姚兴晚年的后秦, 陷入夏、西秦、仇池等夹攻, 丧师失地。就在他进军伐秦的时候, 姚氏宗室、胡夏进攻后秦, 后秦根本抽不出兵力东下救援。最可笑的一点的, 东晋军打到潼关的时候, 姚秦宗室还在河东搞叛变。因此, 刘裕伐后秦, 前期极为顺利, 而前燕完全没有这个情况。
                        前燕是北方第一大国, 国力极为雄厚, 秦灭燕后搜得户籍九百万户口。
                        这个户口数目是曹魏的两倍, 前燕大臣曾说过:
                        中州丰实,户兼二寇,弓马之劲,秦、晋所惮 《晋书》
                        前燕是时国内未有叛乱, 在外也不见强敌的入侵, 表面上仍然是一个很危险的对手。
                        而且这次北伐, 和刘裕北伐不一样, 刘裕多路并进, 其中一路失利, 其他几路仍然可以补上, 当然计划成功, 也是后秦内外交困的成果


                        IP属地:中国香港95楼2020-12-05 22:01
                        回复
                          这个计划, 很明显和伐成汉有异曲同工之妙, 袁乔当年那番话, 恐怕一直影响桓温的决策, :
                          乔劝温曰:「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今天下之难,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易者。今溯流万里,经历天险,彼或有备,不必可克。然蜀人自以斗绝一方,恃其完固,不修攻战之具,若以精卒一万,轻军速进,比彼闻之,我已入其险要,李势君臣不过自力一战,擒之必矣。」
                          【智者只要自己算好了计划, 就不用理他人的反对, 用精锐士卒突入敌人的腹心然后一战, 敌人必为所擒】


                          IP属地:中国香港96楼2020-12-05 22:16
                          回复
                            但桓温肯定没有记起袁乔的另一段说话 -
                            分为两军, 军力不一, 万一偏败, 大事要完。
                            乔曰:「今深入万里,置之死地,士无反顾之心,所谓人自为战者也。今分为【两军,军力不一,万一偏败,则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胜可必矣。」


                            IP属地:中国香港97楼2020-12-05 22:18
                            收起回复
                              2025-07-24 07:41: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文拿曹魏和前燕对比, 可能有人不服, 说曹魏还有士家那一堆人呢, 很遗憾, 因为不止曹魏有人口不计入内, 前燕更加严重:
                              燕王公、贵戚多占民为荫户,【国之户口少于私家】,仓库空竭,用度不足。尚书左仆射广信公悦绾曰:「今三方鼎峙,各有吞并之心。而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殚尽,委输无入,吏断常俸,战士绝廪,官贷粟帛以自赡给;既不可闻于邻敌,且非所以为治,宜一切罢断诸荫户,尽还郡县。」燕主暐从之,使绾专治其事,纠擿奸伏,无敢蔽匿,【出户二十余万】
                              【国之户口少于私家】, 即九百万人, 还不是前燕的真实户口


                              IP属地:中国香港98楼2020-12-05 22: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