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枫川吧 关注:1,018贴子:190,554

回复:医者父母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头发•头皮与脏腑的关系‼️
1⃣头发全白,既是是血虚也是肾虚的表现:肾主黑,肾精充足,头发就会乌黑有光泽;肾精不足,就会出现白发。
2⃣两鬓斑白,是少阳火飘的表现:就是胆经的火偏旺,敛不住了。
3⃣黑白相杂的花白头发,是胃肾两虚的表现:这种人的性格也如同头发,一会儿一个注意,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也容易消沉。
4⃣常掉头发,是脾肾两虚造成的:中医认为,肝入脾,脾对应土,而肾对应水,土能克水,如果过食甘味的食物,就会抑制骨头的凝敛功能,就会头发脱落。
5⃣头顶脱发,与肝经和脾胃相关:这种人的个性表现出无端思虑过多,思则气结、伤脾伤血。
6⃣头上斑秃,民间叫“鬼剃头”与人的情志很有关系:如果过度焦虑或生大气,或者总打不开心结,都有可能造成斑秃。
7⃣头屑旺盛,是阴盛阳虚,虚火上炎的表现:就是指肾精不足敛不住虚火,上面的火太盛,精血就会慢慢减少,头皮缺少滋润自然就产生头皮屑了。
8⃣头发出油,是脾输布太过表现:土不生金,肺的肃降不够,营养只能在上面飘着。这个现象与脾、肺两脏有关。
9⃣头发为什么叫“烦恼丝”,生理上是火上头的意思。君子之人应积极进取,有追求烧攀比,就不烦恼。
网摘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2-06-07 08:36
回复
    ♥大病必损元气,损肾阳。肾水不能蒸动,则虚火旺。
    现在中医界,温病派为主,见火就要去火,要滋阴。
    越大的病这样越不行。就像叶天士这样老练的大师,能够在尽可能不伤元阳的情况下去除虚火,那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治标不治本。这就是所谓好中医,管用的中医难寻的实质。
    这就是所谓的扶阳。其根本核心,是扶肾阳!肾阳足,就是正气元气足,就是免疫力足,就是身体自己的调节能力足。那自然百病不生,阴阳相济。根本不需要寒凉阴药。
    从这个角度出发,温病派问题,就在于舍本逐末了。总是追求高难度的精细活,想方设法地给元阳不足的病人,在不过多损耗元阳的情况下清热
    去火,一心走这个钢丝,忽视了补元阳补元气这个人体健康的根本问题。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5楼2022-06-09 18:0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脾胃虚弱的14个阶段,看看你在哪个阶段?总结了该阶段有什么表现和舌象分析,快来自测一下!
      1、湿重便溏-------舌象:下焦舌苔白厚;
      2、湿重气滞-------舌象:舌头中间鼓胀;
      3、脾肾两虚-------舌象:舌中、舌下凹陷;
      4、脾肺脾虚-------舌象:舌上,舌中凹陷;
      5、脾不统血-------舌象:舌头淡白,无血色;
      6、脾胃积滞-------舌象:舌头伸出来,舌苔特别的厚;
      7、肝郁克脾-------舌象:舌头两边和中间都是鼓胀的;
      8、心脾两虚-------舌象:中焦和舌尖都有凹陷,脾虚;
      9、脾虚气陷-------舌象: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中间有凹陷;
      10、脾虚生湿-------舌象:舌淡、苔白厚、舌体胖大、齿痕多;
      11、脾胃湿寒-------舌象:舌色淡、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
      12、脾气虚-------舌象:舌苔比较白,然后有齿痕的印,舌体并不胖大;
      13、湿热蕴脾-------舌象:这类人群舌质红,舌苔黄腻的,也会出现齿痕;
      14、脾虚痰湿-------舌象:舌头伸出来一看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2-06-11 07:00
      回复
        身上肉瘤:鬼针草+黄糖+酒打烂后的汁和渣敷瘤,不动刀。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7楼2022-06-11 07:37
        回复
          麻辣用得妙.五脏坚如钢.能吃辣者无消化系统病.能喝白酒可自控者无心脑血管疾.辣椒.花椒亦是乙肝克星. 基本上玖成多之肿瘤都是寒症.吃辛辣是可缓和病情的. 把辛辣食品吃好总比吃药好十倍.远离医院最幸福 .寒症多数可以辣治.应该吃辛辣.
          肠胃差必须吃香喝辣.吃香辣大排是正向. 辣椒实在是神奇食材.其药用价值类比参附.喜欢上它则可预防一切肠胃病与心血管病.且对大部分肿瘤有抑制作用并有止痛功能.
          吃辣不是长痘的根源.而吃辣会推动皮下脂肪升发.有短时长稀疏小痘的过程.但不化浓不发黑.把颗粒脂肪排出自平无疤.脂肪排到一定程度就平衡不长痘了.
          有囊肿就是生殖系统出偏差.生殖中心内讧.根本无卵可排.至于血糖血压就更不在话下.只要能吃辣.辣椒.花椒.大蒜.姜葱每天吃够量.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不必用药这么严重.
          油腻太多不喝咖啡是化不了的.不关辣事.且吃辣本来拉肚是正常态.错以为胃病吃胃药就引出胃病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8楼2022-06-15 12:44
          回复
            西安最近连续高温,济世堂温馨的提醒[玫瑰][玫瑰][玫瑰]。一是三伏天气高温快到了,空调绝对不能打得太低,空调更不能对着人直吹,尤其不能高风直吹。如果太低,又是高风直吹很容易引起微循环(毛细血管循环)问题。因为寒冷,毛细血管的血液很容曷凝固,慢慢就逐渐在身体上反应出来。
            二是另一个感悟。就是夏天最好不要用竹子的凉席。竹子的凉席,如果一开空调,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因太凉而冻麻木,出现与凉席接触面部分的微循环问题。可能当时没有感觉,但时间一长,对身体很不利。我现在不用竹子凉席了,还是改用古老的草席好。
            第三个感悟。真正的高温夏天将到,天气很热,千万不要喝冰凉的饮料、冰啤酒。不能因为嘴巴上错误信号感觉很凉爽而喝冰饮食。这个绝对是错误的信号。您要有,并且一定要有健康的理念!要想想太凉的东西,嘴巴是爽了,然而您的胃受得了受不了?!
            大道(规律)无形,但却可寻。在红尘中修行[合十]!原所有朋友们,珍爱生命,健康幸福![握手][抱拳][抱拳]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22-06-19 16:00
            回复
              ♐从另一个层面讲,夏天炎热,五脏中,心最怕热。心主神,怒是神的表现,受热之后,人就容易发怒,这也是夏天人们更容易发火的原因。
              ▶️如果汗液能够正常排泄,热邪趁机透出,不至于郁闭在内,不会影响到心,人也就不会莫名其妙地想发火。
              ▶️用好一杯茶,清火解郁
              ➡️如果阳气已经郁在了体内,怎么办呢?此时,不仅要把邪火祛除,还要把通路打开,让邪气有出路,推荐一款清火解郁饮。
              🔸取淡竹叶1克、蒲公英5克、紫苏5克,用80度左右的水泡,代茶饮即可。
              🔆阳郁,祛内里邪火很重要,淡竹叶味甘性寒,可以清热除烦、利尿通淋,引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去;内郁的邪热很旺,清解需要力度,再用蒲公英来清热解毒。
              📛火之所以郁住,是“寒包火”在作祟,想要把寒这层“壳”破开,就需要辛味的药来解表,紫苏味辛性温,用其解表散寒,打开腠理,让郁住的邪顺利出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2-06-19 16:01
              回复


                IP属地:辽宁101楼2022-06-29 23: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2-07-01 09:50
                  收起回复
                    提供一个减肥的方子给大家,减肥不伤正。
                    白术30,茯苓30,荷叶15,陈皮15,山楂15白介子30,阳虚者可加附子干姜。
                    先泡一个小时,加水1200毫升,煮成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22-07-02 08:55
                    回复
                      加麦芽糖技巧:空碗时,用勺子背面挖糖,涂抹在碗内,省事,加盐,倒入药汤,开始加热,让糖融化,搅拌。加酒喝。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4楼2022-07-11 23:32
                      回复
                        势与道
                        文/疗心
                        势者一时之态也;道者,成势之因也。
                        有甲乙二人:甲,家资巨富,然吃喝嫖赌,不务正业,久之归于穷;乙,幼时贫困,然勤俭有为,奋发图强,久之归于富。
                        贫富——势也,所行——道也。两者,道不同,而得势各异。
                        势与道,因果也。道重于势,不可因一时之势而悲喜,唯应以道之正误而警惕。
                        转载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2-07-12 06:16
                        回复
                          ✍提醒您开始养生[太阳] ☂三伏天☂[太阳]
                          初伏,7月16日一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一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一8月24日
                          ✍ 三伏天不要做的五件亊:
                          1 出汗不洗冷水浴。
                          2夜里不能光身睡。
                          3胃肠不能进冷饮。
                          4喝水不能喝太快。
                          5皮肤不能遭暴晒。
                          ✍ 三伏天不能多吃的水果:
                          1火龙果,性凉。
                          2荔枝,容易上火。
                          3西瓜,易伤脾胃。
                          4芒果,增加体内湿气。
                          ✍ 三伏天养生食品:
                          莲藕凉血,
                          鸭蛋补夏,
                          豆芽清热,
                          苦瓜降火,
                          绿豆解毒。
                          ✍ 三伏天要注意:
                          1 颈椎怕吹。
                          2头发怕湿。
                          3胃最怕凉。
                          4喝水怕快。
                          5眼晴怕晒。
                          6晨炼怕早。
                          祝[玫瑰]“三伏”天快乐常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2-07-16 13:59
                          回复
                            运动迷们看调研:从调查来看,江苏的百岁老人,绝大多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进行锻炼。这可能与当时老人生活的年代、文化有关。但这也提示我们,适度合理的运动,不要过度锻炼、过犹不及。
                            在百岁老人的所有长寿“密码”中,饮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内容。书中考察了江苏百岁老人的日常食谱,他们“吃出来的长寿”还是有迹可循的。江苏的百岁老人 主食是杂粮、米和面粉,近八成的百岁老人每天主食能吃4-7两。关于水果,天天吃的百岁老人还不到1/4,有时吃的占到近1/2,还有近1/4则很少吃。①至于蔬菜,每天吃两三种的百岁老人占85%,但多数老人常吃肉、鱼、蛋和腌菜,90%以上的老人经常吃豆制品。调查来看,七成多的百岁老人喜欢喝水,他们大多有早晨起来喝水的习惯,而且近九成老人常喝的是白开水,只有约1/8的老人平时喝茶。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22-07-17 22:0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中医养生、今天分享:小暑后,高温天,6个养生宝典,简单实用!
                              2022-07-07中医养生
                              07-27
                              小暑后,高温天,6个养生宝典,简单实用!
                              1. 一杯荷叶茶·荷叶茶能有效消除暑气,驱走身体多余的热气,改善夏季头晕胸闷、肠胃不适的症状。·方法:取荷叶1张切成细碎状、绿茶3克、茉莉花3克,将荷叶与其他两种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一起煎煮约5分钟后饮用,每天一次,服用2-7天。
                              2. 一碗三白饮·三白饮分别是白茅根、白扁豆、白木耳。在中药店抓白茅根100克、白扁豆10克、白木耳10克,用砂锅煮15-20分钟,每天喝2-3次,在消暑利湿方面有一定功效。·其中,白扁豆化湿健脾,补气和中,善治暑气,是暑天常用药;白茅根的主要功效是清热止咳,生津利尿,还有滋阴之效,善于透发体内之热;白木耳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滋阴润肺。
                              3. 一碗祛湿解暑粥赤小豆薏米茯苓小米粥适合在湿热的天气里吃。把赤小豆、薏米、茯苓、小米,这几味食材按照个人口味熬成粥就行。它不仅可以祛除湿毒,也有利水、降温、消暑的功效。
                              4. 揉一揉内关穴·内关穴是中暑时保护心神的重要关卡,高温环境待久了及时地按揉一下这个关卡还可以防范暑邪的进攻,对保护心神是非常必要的。·方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5. 按一按中府穴·汗出过多不但造成人体水分的不足,也会导致气的耗损,出现口干、不欲言语、精神疲乏等症,可常按中府穴。中府穴是肺气收藏的地方,故按揉该穴可以补益肺气,使得人体津液不易丢失。·方法: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是此穴,可用对侧拇指或食、中二指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觉酸麻为度,每次可揉10-15分钟,每日可行多次。
                              6. 每天按时午睡气温升高加剧了人们的焦躁情绪,而心情烦躁更让人心神不宁,加重烦热躁急症状。让心神安定下来的最好办法就是睡午觉。中午11点到13点,正是心经经过的时候。吃完午饭休息一下,小睡一会儿,下午才会精神饱满。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22-07-20 15: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