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奇组画的高妙之处在于它并非完全是对赞助人的歌功颂德,后半部分的几幅作品是对路易十三亲政后母子反目、后党与王党争权的大胆写照。1614年9月路易十三年满13岁,玛丽名义上的摄政期宣告结束,国王开始亲政。《路易十三成年》(图20)刻画的就是母子移交权力的场景。面对贵族内讧和宗教骚乱死灰复燃的严峻局面,在国王的恳请下,玛丽的摄政期又延长了三年。不过到1617年,后党与王党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1619至1620年间酿成两次母子战争17。因对太后过度干政不满,路易十三下令将其母软禁于布洛瓦城堡,《太后逃离布洛瓦城堡》(图21)描绘的就是玛丽在支持者的协助下逃离软禁之地。画中的太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狼狈的迹象,她昂首挺胸地站在簇拥者们中间。《昂古莱姆条约》(图22)表现的则是太后出逃两个月后,与母后僵持不下的路易十三率先提出和解。此画涉及的主题乃是组画中最为棘手的,它是第一幅表现玛丽被迫妥协的画,而且现实中昂古莱姆条约已被证明是无效的。不信任其子的玛丽并未真正接受和约,而是进一步集结支持者,与国王进行武装对抗。最终在经历了两次母子战争的完败后,玛丽被迫签署了和平协议。《在昂热缔结和平》(图23)是组画中唯一呈现玛丽疲态的作品,在漫天硝烟与阴谋毒蛇的衬托下,太后面带愁容,显得相当无奈。传统的历史叙事画遵循“大叙事风格”,为保证主人公的尊严,画面中不能出现任何有损庄严气氛的场景18,美第奇组画则超越了这类套式,戏剧性地呈现了现实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