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吧 关注:91,135贴子:4,491,758

回复:【堆】许多许多的河水流过以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一个“世纪”似乎格外地漫长,以至于我已经学会了这远道而来的新奇的词眼。百年不长不短,刚好令你片刻纠结于叉手礼还是作揖,握手还是微笑点头……点头之余,又过百年。此身虽在堪惊!剑某种程度上比长留的尸身更加长久,我不禁去思考它的真实意义,对你,对我,脱破我本将流变的诗首,把这单薄的字拆解成更零落的勾画。虫足鸟喙、龟腹鱼鳞,假天地时岁推衍它身后的隐匿:五十春而知天命,四十九盏是望祭的渔火,九年足以容许我们的兰台成长为一个新的诗家,八荒的广莫之野遍散你的微尘,七月七日不可道,六军至今犹趑趄。离坎未济,物不可穷,公无渡河何苦渡!推背不能断痴迷。为等待你而求卜于巫筮的的时间早已比真正不遇不见的时间还要长了,倒置本末,倒悬火宅,百年虽近,刹那已远。这是某些颇为微妙的怅然若失,时间于我是宽裕的,未尺之木,日取其半而不竭,于是失去并不能称为失去,获得也并不有厌足了。活着,或只是说存在,已经愈发像是一种苦熬,没有终末,无极无垠:一潭浮荡的死寂,空山雾滞,流水冰凝。取代寂寞的久奥不再被易数演算,静观默照,观不到前缘,照不见后世,惟有我还茕茕孑伫在此地,天圆的中央,地方的质心,剑定天地,榆枋而止,数仞而下,小年万顷,不知语冰,跃迁不出乾坤的类象八千。从前我尚有一叶小舟,舴艋似杪,棹桨如蛾,铗断羁束的绳以后,便可以无忧无虞地击水中流了。可如今这小舟也溘然长逝——不系的舟是不长久的,海上的火燎毁樯橹,何况于这一支尚未楚说的越歌。现在看来,刻舟求剑也远远不能够了,翠衣白冠,则沦为千年以前不寻的旧约。你的期约又总是被违背的,时人日中去,何为抱琴来?中道改路,唯灵修之故也。兰觞流却,金谷酒散,终于只好只好放你几马,有朝再劝;至于你那未尽的三血三白,不能敬鬼神,亦只好只好酹贵乡江河的水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8-28 16:59
回复
    挺喜欢这段的前面一半 字被拆解笔画后的溯源可以一直到上古时期的象形 即对所谓虫鸟龟鱼的模仿 这种笔画拼凑又让我想到蓍草卜筮法 所以后文的一段数字都是和这个相关的 大衍之数五十 四十九根蓍草 九八七六分别对应老阳少阴少阳老阴 穿插了一些别的典故 此后离坎未济和公无渡河的连用是我很喜欢也意外地非常适合的 恰好表达了类似的意味……除此之外推背的确不能断痴迷 毕竟李庸安先生迷信那么久还是一次也没算到小唐啥时候回来 后文就有点写不下去硬用典故堆的嫌疑就不赘述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8-28 19:53
    收起回复
      2025-07-13 23:08:28
      广告
      关于前面发过的修辞与泛灵论那句灵感源自于某天坐车经过市中心某栋建筑物 外墙上固定了很多攀爬状的粉色卡通大熊毛绒玩具 同行人指给我看说哎呀它们这么扒墙不累吗 我说嗯嗯看着都累 然后突然意识到非生物当然是不会累的 那么这种非同类共情的来源就很有意思了。。这个和我通过写东西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路径很像 把情感外化加诸无生命个体 儿童泛灵论是这种行为的最原初体现 修辞特别是拟人是这种行为的文学性乃至于传达(具体指前文说的写作目的)性的体现 文学发展的时期大可以对标人成长发育的时期 在前者的角度上 这种成年人上古的泛灵论与后世发展完全的修辞的联系显而易见 于是在后者的角度上婴幼儿时期对世界理解的残留与成人后的语言表达修饰的联系也不难证明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8-28 22:52
      回复
        博主写东西的视角挺好判断的 说话一堆地狱笑话动不动就碎///尸的是匣中鸣唐鸿寻 说话特别晦涩还叫安之的是匣中鸣李庸安 说话特别晦涩还叫公子的是先秦小伙 说话特别浪漫还老用感叹号的是现代小李 说话像理工直男哥的是现代小唐 说话特别像老头回忆人生或者忠心不二的怨妇的是正剧李庸安 说话特别冷静清醒性冷淡的是正剧唐鸿寻 说话招欠想让人抽他的是酒中仙或者李展堂 具体区别是前者小泥敢抽后者大爹不敢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8-28 23:04
        回复
          叙拉古的雨粘稠且优柔寡断,滋生苔藓、湿痕与经久不散的潮意。草地与铁制栅栏被蒸出腐坏的味道,锈和霉交合后,人们终于能够嗅到死去已久的血腥气和旧年代的余烬。泥土翻起,落下,在这无形的铁的巨大障壁里,红发的德米特里站在伞下,像一盏将熄的灯。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9-03 21:55
          收起回复
            唉开学了有点忙 但估计写东西的频率比起假期会高很多 有空就来发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9-03 21:58
            回复
              然而可怕可笑又可悲的是,你与你父亲不约而同的创想源自于最深久的联结,你缰绳的一段将永远握在你的血亲手里,你的血管里流淌着你的姓氏,贝洛内。我猜罗德岛,亲爱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会给你提供全身换血服务——那里没人想要大少爷的血。你我产生于此的纽带却在这洗刷下变得愈发脆弱,因为只有家族才是叙拉古的根深蒂固。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那些死于家族者并非死于家族,而是叙拉古的规则,你本懂得这些。亘古的荒原催生法则,法则构筑叙拉古的根系,树干的每一根纤维都是一个家族,名为贝洛内一株的断裂无法撼动它,更何况我们的旧族一息尚存。我相信你厌倦你所熟悉的雨,而这场无休的雨仍将继续供养名为叙拉古的巨木。新城市这位叛逆期的独生子会回归家族,身在那里的你也将如此。铳终究是拉特兰的舶来品,你的武器终究不是秩序或法律,莱昂图索·贝洛内,你也许能够抛弃身份,但永远剔除不了家族的烙印。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9-04 20:37
              回复
                百年苦易满,公子。一百年于我如同太短太短的石中火,它们在寒冷的梦里熄灭,像麟阁昭穆高悬的伟人。这短暂的驹影间,我天葬的骨殖不及于溃烂,我已亡故的记忆不及于复苏,却也不及于彻身湮灭。可一千年于这些同样太长远,千岁之忧的蜗头上是颀瘦纤狭的触角,让我想起当年被寒鸦啄断的,有着错落的罗星似的花序与分离的蛛网般的支茎的蓍草。大衍和甲子轮逝足以销骨,使蜃阁下的形容不必为蛟龙得;只是我的灵神,已无椁而殓的灵魂,继而丧其棺室,盗其饭琀了。言谈让人不至于忘却,蝉舌让死者得以有所铭记……而我不再想得起我的故人,惟放焰口时也许能够自火宅脱身,感察到千年以上古老的遗忘。
                你知道,遗忘是很可怕的。尤其对你来说。你希望自己的声名和文章永远地流传下去,不像年寿有时而尽,不与荣乐止乎其身,早早地意识到及时行乐是一个谎话,秉烛夜游并非良有以也。你企望自己与自己的文章盛事不朽,摩肩接踵于无穷的知名前代而不泯泯然众生。于是夙嗟夜叹,恐怕世人遗忘你的千秋万岁之名,不得与椿齐寿。因此你难以再那样吝惜你的生年,即使它不满百年而已:你也难以去那样顾念你的后身,以逝者如斯,身外之事,泉下无知。
                那么一死生其真为虚诞吗?我是无法告诉你的,公子,那不过是至人们的诡辩。然反而行之,一死死如何其呢?倘若赞和,我便是不会为你祭祀的,而身后名无疑是一种供奉:你的答案显而易见。——就更无需祭祀了。或者你想要让大海殡停你,效法我的父亲,把渔火作为烝飨,寄身鱼水,以身名流遍九州。这是更有由来的抉择,上溯到我的生年以来,死在水里早就成了诗人的俗习。可惜的是其中的我并不懂得楚骚,也从未与天有疑。因为我与天是同年的,用你的话说,“两小无嫌猜”。她亦如此以百年为短,却又无情而不老了:她和我、我和你,姑且是无异的。千年苦易满……他的灵肉也会溶散么?我倒总不愿望是这样。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9-08 15:27
                回复
                  2025-07-13 23:02:28
                  广告
                  四十二死去许多年了,你看,我早就说过我的记性不好。她准备离开时,我还以为她当兰台刚满十二月,要补办个宴会接去年的风洗去年的尘,直到她握着我的手,要我向十年未见的你打声招呼,我才将将发现她已长得较你高些了。人好像是很容易突然死去的,近来我才对这事有所知觉。你的离去不像死亡,而我太久没能理解过这个词了。我记得我们所有人的生年与卒年,历史同样记录下它们,只是因为我们无一不是诗人。四十二是新年头的难以为诗者,于是她的音尘注定悄然无踪。时间让本就平凡的人更加籍籍无名,我们有幸尚未被磋磨殆尽——只是因为我们是诗人。诗人是个老生常谈,早就止步在了今天和明天的凌晨,明日复明日,以后的日子里不会有人再被记住,他们的面孔模糊一片,他们的生平暧昧不清。历史死在过去,史官笔耕犹饿,万年会成为一个一笔勾销的轮回,无人拥有自己的姓甚名谁。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9-11 22:05
                  回复
                    叙拉古的雨会记得每一个人。淋过这里的雨后,你再也无法放逐叙拉古的影子:它像一场深窟中的记忆,根植于每个人的心脏。血肉的根系不会动摇,篡改的代价是急性心肌梗塞,死于非命是叙拉古人可知的命运。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9-11 22:06
                    回复
                      还能够作诗与做梦的岁月离开我太久,键盘粘滞在我的指头上……当然不是因为一不小心按了太多次shift键,只是我忘了怎么去握一支笔了。愈发湿冷的天气让这双手总是沁着薄薄的汗,落到纸上,会留下过劳死一般的水渍。这水渍我似乎在玄关的地毯下见过的,小玥浇花浇过了头,盆托里水漫金山,给我的弃诗们妆上一层沉着肥泥的面纱。阴干以后是一模一样的,死得透透的又氤氲了。汗水和肥水的成分没有两样吧?你这个理科生,可憎的理科生,你一定知道,你学了太多没用的大知识了。那又怎样呢?我猜肯定都是盐吧。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9-12 21:23
                      回复
                        不见诗骨依然瘦/诗病咨嗟久/诗偏险韵一首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09-12 22:03
                        回复
                          长安一片月 醉卧瑶台 飞觞诗吟云端
                          牛渚西江夜 尊酒谁人 千年遥吊青山
                          感我涕沾衣 哀我心茫然 昔是今非 夜已残
                          既非相思 独为何事摧心肝
                          濯飞泉 逍遥年忘 许明时 书剑路长
                          峨眉秋 白练千丈 金陵酒 门断楚江
                          孤帆远影日边望 不见匡山读书处 掬水怜故乡
                          当歌时 与君问别意 浮云游子 各尽觞
                          黄云城栖乌 西都难居 蜀道穷途
                          碧山叠 天珍珑 拔剑顾 岂知子胥弃 楚臣哭
                          迷花酒隐安陆 蛰人吟梁甫
                          追仲连 孰轻管葛自负
                          大道青天 独不得出
                          黄河九万里 置酒高殿 长醉愿做刘伶
                          天地一逆旅 金樽寂寞 长门弹铗歌行
                          沧溟风云遇 狷笔拜公卿 骊宫待诏赋清平
                          大隐金门 倏忽见弃仙人京
                          烟涛微茫 几载藏名姓
                          春日赴东行 齐歌空复忆 悠悠天地
                          金龟陈迹 著乌巾 伤四明 楼东树 月夜思静
                          飘忽此身何寄 秉烛趁佳兴
                          幽州客 燕台绝泣 北风紧 虞帝隳圮
                          众鸟尽 苍梧凄 桃花潭上 清水何离离
                          闻胡尘 卧龙又起 戈鋋罗星 落凤旗靡
                          荼火赤壁 公竟渡河 东风未济
                          泽畔吟骚赋 夜郎僝僽 离忧歌舞
                          刘郎事 白帝朝 江陵暮 重到谢公处 苍苔覆
                          请缨病缚当涂 草堂枕上付
                          抱月没 骑鲸不觉归路
                          知我弃我 获麟绝书
                          敏捷诗千首 拂衣浩叹 青草烟尘漫漫
                          酹酒对明月 阁下执戟 谪仙乘鹤未还
                          我欲醉眠久 阑干凭栏杆 危楼扶摇攀星寰
                          今月曾经 照遍诗襟三尺寒
                          飘零酒一杯 拂衣浩叹 青草音尘漫漫
                          酹酒问明月 高唐云雨 穆王何事难还
                          醉后凉风起 阑干凭栏杆 危楼扶摇攀星寰
                          明月曾经 照彻诗心一寸丹
                          留半盏 水晶绝句 犹待春风寄燕然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09-12 22:05
                          收起回复
                            最近时不时在思考用典这个手法,按我个人归类在诗文整体的层面上应该分成三种,一是依事,二是依情,三是依意境,三者的关系类似赋比兴之于诗经,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而以偏向程度来划分。
                            依事用典偏好罗叠精炼后的旧事,从每个典故中各取所需,以相类的要素穿成一条诗线。典例是辛弃疾,如“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一阕三典,说实话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联系。这样的写法使本已叙事的典故可以活用作为修辞服务于另一叙事,但同时可见地削弱了诗歌尤其是词的原教旨主义派美感,较短诗歌(而词更是)一般注重描写抒情的点到为止的模糊感且不那么重于叙述,按此逻辑相较之下辛弃疾的确应称作以文入词。这种用典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旧书堆里的恢宏史诗感,用时代和旨意均跳跃的节点拉开短短篇幅的内容广度,感情藏在无数扇门后的书袋里。因此说到辛弃疾的诗歌鉴赏,高中范围以内的感情感答起来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概括性的心怀天下壮志难酬,但事实上单篇分析的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用典本已难答,该手法导致的实际情感同典故情感的偏差难上加难,只可会意,无法落到纸上。
                            依情用典注重使用主旨相类的典故,多数为人物,精确地表达情感。李白是其中的佼佼者,如“陈王昔时宴平乐”“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许多情况下可能连用,因此与依事用典很类似,有别之处是此用法的中心指向性更加明确,有统一的感情主题,为抒情而非叙事服务。赋到沧桑句便工,而有负向情感的人会趋近有同样感受的群体,求同是一种自我排解,把自己的愁苦溶进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更大的愁苦中去,对于诗人来说,是将目光投向过去的更伟大的人。更伟大的人都如此,那么我也如此的话,比起更羞愧或许会是更有认同感甚至是自豪感,当然也只是一种宽慰。这很好证明,浪漫主义教主李白为什么不经常用浪漫主义始祖屈原的典故,因为他不像屈原,也不想当屈原,他们的感情不相似,写屈原疏解不了他的忧愁。像李白一样的诗人把自我藏到更伟岸的人背后去,窃用言外之意,纵他人之口舌抒躬身之沉浮,文人相轻的壁垒被久远的年代打破。
                            依意境用典通过在对汉字本身的实视觉、对被描写景象的虚视觉、对典故中情境的想象视觉,自然也包括五感其他觉中接受被诗人主观筛选过的信息,传达难以被实际感知的氛围、情绪等大体积的抽象概念。这种隐晦委曲的表达注定使之比起另两者更为独立存在,如果说依情用典是精确,那么这种手法就是精微。很完美的例子是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叙事了吗?好像没有。描写了什么?没什么。抒的什么情?不好说。同时也未咏物和说理,也不是什么我目前没想起来的类别。他完全把典故当修辞手法用,这个修辞比比喻拟人都高级,后两者是把不可感知概念的抽象程度降级到可感知级别,然后再通过读者的脑内翻译抽象升级还原到原概念,相当于有损压缩再解压(事实上这里就是前文的实际运用),李商隐跳过了这个步骤直接导出了40.0G大文件,好处是信息传递准确,坏处是对两方配置要求都太高,诗人要有足够的笔力功底就不说了,读者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读进脑子。为了达到目的,依意境用典的使用者潜心于文句的雕琢,不要多繁复佶屈,但必须恰到好处,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感觉惯用类似手法的还有李贺姜夔等,前者有“东关酸风射眸子”“羲和敲日玻璃声”,后者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突然发现这段好像没怎么说典故的事,总之这样的用典手法表面上已经可以形成赏心悦目的感觉,深层次上通过对典故多维度的要素提取,千丝万缕地构成统一的诗境。与依事用典不同的是,这里选取的典故联系更为幽深紧密,拥有各个方面更类似的情态,从而达成独特的表达效果。
                            前两者需要读者对典故有一定了解,最后一种虽然没有太多积累也能读懂,但读出字面之外的超链接含义的话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9-14 22:15
                            收起回复
                              2025-07-13 22:56:28
                              广告
                              邶风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与日月兮齐光
                              鸣镝其熠击鼓其镗
                              万姓拜上苍
                              奔窜流血死亡
                              从军向城荒 帝星飘摇
                              渚边马蹄踏碎月中江
                              北风寒凉 凫雁将翔
                              行止成行
                              短兵交 礼乐崩伤
                              始作牺牲不见人为羊
                              无措亦遁逃 无路亦独往
                              空仓皇

                              离离春草陌上
                              一别枯荣几度炎凉
                              相逢如参商
                              无物同心偕藏
                              万劫驻颜光 飞驰俯仰
                              独我临路不知怀哀伤
                              秋水幽冥 远隔重壤
                              故人谵妄
                              神灵倏忽 濯足沧茫
                              自照当时面容已荡漾
                              江水何汤汤 余襟何浪浪
                              又沾裳

                              东海欲渡千重浪
                              回首委辔向河梁
                              如见君子夜未央
                              云雨巫山枉断肠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有一川烟草 一城絮飘
                              一去薤露蒿里梦不到
                              百年跌宕 尚寐无恙
                              鸟尽弓藏
                              唯觉时 柏舟轻桨
                              忽如邂逅诗中的兰皋
                              欸乃欸乃 公子可听我 越歌扬?

                              东海欲渡风波长
                              回首久立烟苍茫
                              既见君子中心摇
                              云雨巫山不能忘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邶风》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4-09-16 18: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