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哪怕抛去智斗上的种种槽点,十日依然拥有着相当大的问题。作为一个网文的第一个故事,必须要快速的将人物的形象快速的烙进读者的脑海中。第一印象搞不好,抱歉,放弃。说实话,在b站看完第一场智斗对应的解说后,我完全对这部作品失去了兴趣。后面试着去看原文,依然没法继续深入。对我来说,本书主要的核心问题在于主角的高智商人设立的非常敷衍糟糕。首先要明确一点,一个作者是写不出比自己聪明的角色的,而真正高智商的人也不太可能来写这种作品,所以角色设定上的绝对智商都是放屁,最后还是要归咎于作者在一次次游戏中对主角的塑造。要塑造好这样的角色有很多种方法,最显著的方法就是破解其他人解不出来的绝对难题,比如一些相当复杂的游戏(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空气扑克)。然而我之前已经论证过了齐夏破解说谎者的方式多么牵强,这一方面的塑造已经是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另一种方法则是在和其他角色内部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描写出各个角色之间的智力,而相对塑造出主角的高智商。这种方法并不强求主角必须鹤立鸡群,就好像一个班里的学生,可能一道有些难度的大题有一半的学生都能解出来,但聪明的学生就是要解得更加的快。这种解法能够贡献出更加刺激激烈的智斗,但对作者的要求可能也更大。而十日的塑造则犯了一个相当大的错误,就是在应该考虑塑造相对智商的时候按照绝对智商去塑造。想要塑造出绝对智商的高度,首先得要保证至少不会被读者看出高度上限。你的表现首先得超出读者评判的智力坐标系。因为读者是会分析你的谜题的,所以至少得保证主角的背景板的智商表现不超出读者的下限吧。作者费心竭虑抄来的空气含量破局法,真的就那么高端吗?平心而论,在说谎者游戏那种高压环境下,参与者确实有很大可能忽略掉空气这个疑点,但当主角最初点破这点时,不管是认同还是反对,怎么说都得有人悟到主角的意思吧,这又不是什么复杂到完全解不出的问题。结果非要到最后主角将思路计算全说出来,各位才方然领悟。你是显得主角智商相比较之下智商高了,但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的相对高峰和平原上的绝对高山,含金量能一样吗?更何况主角本身除了注意力外的智力表现也不出挑。3×4×4和4.2×12这种数学题竟然需要纸笔验算,说实话连高智商的主角本身,表现都够呛能过十日终焉一般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