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生死朋友
“季洁,你不要查林莉么?我陪你。”大曾一路小跑从楼梯上下来,头也不回。
“干嘛呀,又什么事儿啊?”季洁轻轻挣脱大曾的拖拽,转身问。
“不想惹麻烦就赶紧走吧!”大曾使劲拍拍季洁,差点儿把她直接扔出门去。
“大曾,季洁!”老郑还是追来了,“你们俩走了我找谁去?”
“完了。”大曾有种慷慨赴死的感觉,“让你快点儿吧?”
老郑呵呵笑着,冲大曾抖了抖手里的纸,道:“帮个忙呗,又不是外人的事儿。”
“不是外人也不是内人啊!”大曾这么胡搅蛮缠一番,倒把季洁逗乐了,“老郑,您别有这种好事儿就找我成么?您睁眼瞅瞅,这屋里谁闲着,您找谁去吧。”
“什么事儿到底?”季洁雪中送炭,主动接过老郑的东西。
“看看人家,你看看、看看!”老郑和大曾一唱一和,终于把季洁骗进了套。
“不就丢东西么,我去吧。”季洁把纸卷成卷儿,顺手塞进包里,“不过现在我得出去了。大曾,你还去吗?”
“都没事儿了,我就别去了吧。”大曾的坏笑让季洁恍然大悟,“技术科还等我呢,打完招呼了都。”
“就知道你们俩下套儿等我呢。哼!”季洁甩头走了。
大曾和老郑对视一笑:“让她忙着点儿,她心情也能好点儿。”
新的一天。
屋外,刚回来的宝乐、小童二人拦住要去打饭的大曾,一左一右地把他夹在中间:“曾头,我们查了五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住户、租户,这是筛出来的,有嫌疑的,差不多200人。”
“大曾,这是这两个月的流动人口登记表。还有,红色富康的登记表,这儿呢。”小童把一堆白花花的东西硬塞给大曾。
“成,先吃饭再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曾一反常态,把两个年轻人一个劲儿往外推。“大曾,不是……今天不吃盒饭啦?”小童还本能地往休息室走,被大曾一把拽回来。
“等你上研究生课的时候,吃盒饭的时候多着呢,不在乎这一两顿的。”
“就是,除了方便面,你就爱吃盒饭,有那么好吃么?”宝乐掺和。
“你不懂,什么人吃什么饭。吃食简单,说明吃的人就俭朴,这才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呢,是不是大曾?”听罢小童的一番“独见”,大曾笑着点头。
“呵呵,我就说‘近墨者黑’嘛。”老郑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窜出来,“大曾,小贺儿说话现在可跟你一味儿!”
“嗨,跟我学挺好。赶明儿再学学京剧?”
“算了吧。可是大曾,你干吗不让我们进办公室啊,说什么也得把资料先放回去吧?”
“季洁。”大曾压住声音,“季洁接的案子出了点儿麻烦,正跟电话那前儿上火呢。你敢这当口进去招她?”
“我们还以为你是好心请客呢,白激动半天。”宝乐鼓着嘴表示不满,其他人都乐了。
六组办公室,季洁的电话响个不停。
“余先生,我知道您丢了东西着急。不过我得告诉您,我们这儿是办公室电话,您别一会儿一个的打,耽误了正事儿你付不起责!”季洁气呼呼地把电话摔回原处,胡乱抓了几把自己的头发,之后又匆匆把躁乱的头发整理好。刚刚的火还没下去,电话就又响起来:“六组季洁……哦局长……不是抢劫,现场也没发现盗窃痕迹……成,我保证尽全力……局长再见。”电话接着响:“六组……您能确定这回是真想起来什么了吗?好,我这就去。”季洁收拾完凌乱的桌子,又从抽屉里掏出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匆匆忙忙工作去了。
院子里,季洁上车前恰好遇上午餐回来的同事们。“季姐,又走啊?”小童觉得他每次见到季洁都是在出门的路上。
“噢,‘那个’案子有线索。”季洁说着,瞪了眼大曾。
“没吃饭吧?要不我跟你去一趟?”大曾装好人。
“不用您了。”季洁也没好气,“还不都是拜你所赐的。”说完,季洁开车走了。
人散一些后,大曾和老郑走在一起,边遛弯儿边聊:“大曾,咱这合适吗?季洁家里够乱了,案子上咱还给她加码。”
“唉,对不住季洁呀。”大曾最近总说这话,“可话说回来,我要是不让她多惦记着工作上的事儿,她一天到晚就得缠着我问杨震那边儿的情况。现在这种情况,你说我怎么跟她说?总不能实话实说吧?”
“是啊。苦了季洁了。哎上次你回来,跟我说什么‘杨震父亲的事儿’来着?”
“杨震他爸叫杨学伟,冀北人。杨震从小就没妈,他对他生父的情况也知道不多。不过杨震是这个叫杨学伟的人一手带大的,直到九年前去世。去世之前,杨学伟告诉杨震说自己不是他亲爸,他亲爸是杨学伟的发小儿、拜把子兄弟,叫瞿丰书,现在就在北京。杨震从冀北的公安局调来咱们这儿之后,就找到了亲生父亲,不过这个瞿丰书在很多年前就得了精神分裂症,而且这个姓瞿的,好像还和季洁她们家有不小的渊源。”
“哦?”
“这个杨震没细说,看他的样儿好像是不愿意说。”
“你再去的时候再问问,不过可别逼他。”
“老郑,我再跟你说一事儿。”大曾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开口,“我从杨震、季洁、老季这三边儿都了解到一件事儿,季洁和杨震好像都不打算结婚了,可能他们俩要吹。”
“小道消息。”老郑不以为然,“杨震季洁的事儿我比你清楚。他们俩经历过生死,搭档了那么长时间,还有一年非同寻常的共事经历。一句话,我是看着他俩怎么走到一块儿的,这种牢固的关系,绝对不会被一次诉讼打散。”
“他们俩吹,不会因为这次对杨震的诉讼,而是因为他们对彼此都更了解。老郑,我把话放这儿,虽然我打心里希望他们俩生活到一起去,但是,说实话,希望渺茫。”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坐在了组长办公室里。大曾扔给老郑一支烟,回工作岗位了。老郑对着这不长的烟卷看了很久,越看越发现,大曾的话不无道理;或者说,大曾的想法也许会成为现实……
“季洁,你不要查林莉么?我陪你。”大曾一路小跑从楼梯上下来,头也不回。
“干嘛呀,又什么事儿啊?”季洁轻轻挣脱大曾的拖拽,转身问。
“不想惹麻烦就赶紧走吧!”大曾使劲拍拍季洁,差点儿把她直接扔出门去。
“大曾,季洁!”老郑还是追来了,“你们俩走了我找谁去?”
“完了。”大曾有种慷慨赴死的感觉,“让你快点儿吧?”
老郑呵呵笑着,冲大曾抖了抖手里的纸,道:“帮个忙呗,又不是外人的事儿。”
“不是外人也不是内人啊!”大曾这么胡搅蛮缠一番,倒把季洁逗乐了,“老郑,您别有这种好事儿就找我成么?您睁眼瞅瞅,这屋里谁闲着,您找谁去吧。”
“什么事儿到底?”季洁雪中送炭,主动接过老郑的东西。
“看看人家,你看看、看看!”老郑和大曾一唱一和,终于把季洁骗进了套。
“不就丢东西么,我去吧。”季洁把纸卷成卷儿,顺手塞进包里,“不过现在我得出去了。大曾,你还去吗?”
“都没事儿了,我就别去了吧。”大曾的坏笑让季洁恍然大悟,“技术科还等我呢,打完招呼了都。”
“就知道你们俩下套儿等我呢。哼!”季洁甩头走了。
大曾和老郑对视一笑:“让她忙着点儿,她心情也能好点儿。”
新的一天。
屋外,刚回来的宝乐、小童二人拦住要去打饭的大曾,一左一右地把他夹在中间:“曾头,我们查了五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住户、租户,这是筛出来的,有嫌疑的,差不多200人。”
“大曾,这是这两个月的流动人口登记表。还有,红色富康的登记表,这儿呢。”小童把一堆白花花的东西硬塞给大曾。
“成,先吃饭再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曾一反常态,把两个年轻人一个劲儿往外推。“大曾,不是……今天不吃盒饭啦?”小童还本能地往休息室走,被大曾一把拽回来。
“等你上研究生课的时候,吃盒饭的时候多着呢,不在乎这一两顿的。”
“就是,除了方便面,你就爱吃盒饭,有那么好吃么?”宝乐掺和。
“你不懂,什么人吃什么饭。吃食简单,说明吃的人就俭朴,这才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呢,是不是大曾?”听罢小童的一番“独见”,大曾笑着点头。
“呵呵,我就说‘近墨者黑’嘛。”老郑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窜出来,“大曾,小贺儿说话现在可跟你一味儿!”
“嗨,跟我学挺好。赶明儿再学学京剧?”
“算了吧。可是大曾,你干吗不让我们进办公室啊,说什么也得把资料先放回去吧?”
“季洁。”大曾压住声音,“季洁接的案子出了点儿麻烦,正跟电话那前儿上火呢。你敢这当口进去招她?”
“我们还以为你是好心请客呢,白激动半天。”宝乐鼓着嘴表示不满,其他人都乐了。
六组办公室,季洁的电话响个不停。
“余先生,我知道您丢了东西着急。不过我得告诉您,我们这儿是办公室电话,您别一会儿一个的打,耽误了正事儿你付不起责!”季洁气呼呼地把电话摔回原处,胡乱抓了几把自己的头发,之后又匆匆把躁乱的头发整理好。刚刚的火还没下去,电话就又响起来:“六组季洁……哦局长……不是抢劫,现场也没发现盗窃痕迹……成,我保证尽全力……局长再见。”电话接着响:“六组……您能确定这回是真想起来什么了吗?好,我这就去。”季洁收拾完凌乱的桌子,又从抽屉里掏出一块巧克力塞进嘴里,匆匆忙忙工作去了。
院子里,季洁上车前恰好遇上午餐回来的同事们。“季姐,又走啊?”小童觉得他每次见到季洁都是在出门的路上。
“噢,‘那个’案子有线索。”季洁说着,瞪了眼大曾。
“没吃饭吧?要不我跟你去一趟?”大曾装好人。
“不用您了。”季洁也没好气,“还不都是拜你所赐的。”说完,季洁开车走了。
人散一些后,大曾和老郑走在一起,边遛弯儿边聊:“大曾,咱这合适吗?季洁家里够乱了,案子上咱还给她加码。”
“唉,对不住季洁呀。”大曾最近总说这话,“可话说回来,我要是不让她多惦记着工作上的事儿,她一天到晚就得缠着我问杨震那边儿的情况。现在这种情况,你说我怎么跟她说?总不能实话实说吧?”
“是啊。苦了季洁了。哎上次你回来,跟我说什么‘杨震父亲的事儿’来着?”
“杨震他爸叫杨学伟,冀北人。杨震从小就没妈,他对他生父的情况也知道不多。不过杨震是这个叫杨学伟的人一手带大的,直到九年前去世。去世之前,杨学伟告诉杨震说自己不是他亲爸,他亲爸是杨学伟的发小儿、拜把子兄弟,叫瞿丰书,现在就在北京。杨震从冀北的公安局调来咱们这儿之后,就找到了亲生父亲,不过这个瞿丰书在很多年前就得了精神分裂症,而且这个姓瞿的,好像还和季洁她们家有不小的渊源。”
“哦?”
“这个杨震没细说,看他的样儿好像是不愿意说。”
“你再去的时候再问问,不过可别逼他。”
“老郑,我再跟你说一事儿。”大曾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开口,“我从杨震、季洁、老季这三边儿都了解到一件事儿,季洁和杨震好像都不打算结婚了,可能他们俩要吹。”
“小道消息。”老郑不以为然,“杨震季洁的事儿我比你清楚。他们俩经历过生死,搭档了那么长时间,还有一年非同寻常的共事经历。一句话,我是看着他俩怎么走到一块儿的,这种牢固的关系,绝对不会被一次诉讼打散。”
“他们俩吹,不会因为这次对杨震的诉讼,而是因为他们对彼此都更了解。老郑,我把话放这儿,虽然我打心里希望他们俩生活到一起去,但是,说实话,希望渺茫。”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坐在了组长办公室里。大曾扔给老郑一支烟,回工作岗位了。老郑对着这不长的烟卷看了很久,越看越发现,大曾的话不无道理;或者说,大曾的想法也许会成为现实……